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机学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和操作方法;
2.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二、实验项目
1. 用准确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2.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的调节。
(1)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2)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0.5倍额定功率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三、实验步骤及操作步骤
实验接线如图所示。
图1 准同步法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实验接线图
(一) 用准同步法将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必须满足的条件如下:
1)发电机端电压与电网电压大小和相位相同,即 E0II=U1
2) 发电机的频率与电网频率相同,即fII=fI
3) 发电机与电网的相序相同。
本实验按灯光旋转法接线,即指示灯按图1接线。图中电压表与指示灯(两只指示灯串联)应按2倍电网额定电压选择,若电压表分别测量发电机电压和电网电压进行比较时,则电压表的量程只按电网额定电压选择。
起动原动机(并励直流电动机),使同步发电机的转速接近额定值;调节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同步发电机的端电压等于电网电压;按灯光旋转法接线时,若三相相灯依次明灭形成旋转灯光,则表示发电机与电网的相序相同。如发现三相的相灯同时发亮,同时熄灭,这说明发电机与电网的相序不一致,应将开关K打开,然后将发电机(或电网)任意两相互换,使相序一致;当发电机转速接近同步转速,发电机端电压与电网电压相等或接近,各相灯光依次明灭而旋转的速度达到最慢,待直接相连的一相(即A)相灯光熄灭时,立即合上开关K2,把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
(二) 三相同步发电机与电网并联运行时无功功率的调节
1)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零(P2≈0)时三相同步发电机V形曲线
实验接线图同图1。
在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后,调节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使同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2≈0。
在保持P2=0条件下,增加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If ,使同步发电机的电枢电流增加到额定值,记录此点的励磁电流、电枢电流和功率因数,然后减少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If ,使发电机的电枢电流减小到最小值,并记录此点数据,继续减小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则电枢电
流又将增大,直至额定值,在这个过励和欠励的范围内测取5-6组数据,并记录。
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电流应单方向调节。
2)测取当输出功率等于0.5倍额定功率时三相同步发电机的V形曲线
调节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使同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P2=0.5倍额定功率,在保持P2=0.5 PΝ条件下,增加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同步发电机电枢电流增加至额定值,记录此点的励磁电流、电枢电流和功率因数,然后减小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的电枢电流减小到最小值,并记录此点数据,继续减小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则电枢电流又将增大,直至额定值,但不可欠励过多,以防同步发电机失步,若出现失步,应立即增加发电机励磁电流,以便牵入同步,同时注意电枢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在这个过励和欠励的范围内测取5-6组数据,并记录。
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电流应单方向调节。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当输出功率P2=0时
n=nN= r/min U = UN =377 V P2≈0
序号 | 三相电流 | 励磁功率 | |||
Iu(A) | Iv(A) | Iw(A) | I(A) | If(A) | |
1 | 5.450 | 5.472 | 5.223 | 5.382 | 5.6 |
2 | 4.319 | 4.217 | 4.041 | 4.192 | 4.9 |
3 | 3.571 | 3.491 | 3.345 | 3.469 | 4.5 |
4 | 2.132 | 2.101 | 1.914 | 2.049 | 3.6 |
5 | 0.307 | 0.324 | 0.217 | 0.283 | 2.5 |
6 | 0.217 | 0.241 | 0.285 | 0.248 | 2.3 |
7 | 0.683 | 0.678 | 0.731 | 0.697 | 2.0 |
8 | 2.574 | 2.524 | 2.663 | 2.587 | 1.0 |
9 | 3.655 | 3.604 | 3.7 | 3.674 | 0.4 |
V形曲线:
(1)当输出功率P2=0.5PN=500W时
n=nN= r/min U = UN =377 V P2≈0
序号 | 三相电流 | 励磁功率 | 功率因数 | |||
Iu(A) | Iv(A) | Iw(A) | I(A) | If(A) | cos | |
1 | 2.349 | 2.100 | 2.256 | 2.235 | 2.9 | 0.99 |
2 | 5.432 | 5.372 | 5.227 | 5.344 | 5.7 | L0.42 |
3 | 4.367 | 4.308 | 4.227 | 4.301 | 4.9 | L0.53 |
4 | 3.382 | 3.281 | 3.227 | 3.297 | 4.2 | L0.67 |
5 | 2.378 | 2.181 | 2.204 | 2.254 | 3.0 | 0.99 |
6 | 2.600 | 2.402 | 2.539 | 2.514 | 2.2 | C0.88 |
7 | 4.258 | 4.105 | 4.225 | 4.196 | 1.3 | C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