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工作使用的ETM数据景号为131032,采集日期为2000年8月28日。影像图采用ETM遥感图像编制,比例尺为1∶5万。遥感影像图选择了ETM图像的7、4、3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蓝三色并经过了线性拉伸制成的假彩色合成图像。
本测区地貌属XXX高原西部,西临XXXX沙漠,区内为低山区,山体走向呈近东西向,水系发育,多呈南北向,地形切割较深,均为干沟,植被多以草本为主,稀少。解译效果较好,部分地段被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的覆盖,对地层单位、侵入岩形态、构造形态等解译标志有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讲,解译结果可以满足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的精度要求。
一、主要地质体的遥感解译标志
工作中辅以对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反差增强、取反等处理,以突出解译标志,并与原图引进行对比,对形成的不同图像进行对比取得了较好解译效果。
1.地层解译标志
测区地层部分主要分布于XXXX幅,其它三幅沿侵入岩带两侧亦有少量出露,解译标志见表3-3-1 。
地层解译标志一览表 | |||
影像单元 | 分布及岩性 | 影像特征 | |
第四 系 | 风积 | 分布于呼仁陶勒盖以西及昆都仑等地,为风成沙。 | 灰色,斑点、斑块状影纹,地貌为沟谷、丘陵。 |
冲积 | 沿沟谷、河道分布 | 灰色,带状影纹 | |
坡洪积 | 分布于山坡、沟底、缓坡,为松散的细砂、砂砾石等。 | 绿灰色色调,影纹光滑,冲积物带状展布,坡积物面状展布。 | |
测区大部分地段出露为石炭纪—三叠纪侵入岩和脉岩,总体呈东西向带状横亘于XXX三幅之内,XXX幅仅有少量出露,解译标志见表3-3-2 。
主要侵入岩解译标志一览表 | ||
影像单元 | 分布及岩性 | 影像特征 |
Tηγ | ||
P3ηγ | ||
P3η γ β | ||
P1γδ | ||
C2δ ο | ||
C2mν | ||
脉岩 |
测区位于XXXXX,构造活动极为发育,主要构造形迹表现为褶皱、韧性变形带和断裂,但褶皱构造影像不清,而韧性变形带和断裂构造表现非常清晰,其中韧性变形带以北东、北西向为主,断层以东西向断裂为主,次为北西向,解译标志见表3-3-3 。
构造解译标志一览表 | |
构造类型 | 影 像 特 征 |
断裂构造 | |
韧性变形带 | |
褶皱构造 |
蚀变遥感异常提取目的是遥感图像上信息含量相对较少的有关矿化和蚀变的信息,采用的数据是ETM数据,经过了预处理,信息提取方法采用以主成分分析为主、光谱角和比值法为辅进行异常信息的提取。羟基蚀变遥感异常提取选取ETM数据的1、4、5、7波段组合进行主成分分析,铁染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选取ETM数据的1、3、4、5波段组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一)去干扰
工作区遥感景观主要是荒漠戈壁景观区(图3-3-1 )。地面情况简单,存在主要的干扰物为水、白泥地和少量的植被。
图工作区遥感影像图 |
我们在图像上有水域的地方选了几个采样点,在图3-3-2中,我们发现,随着水分的蒸发,反射率在逐渐升高,特别是第3波段和第5波段。因此,采用第3波段高端切割法去除白泥地的干扰,DN阈值是140,水域在第7波段的有低值,但为了不伤暗色岩体,采样条件第7波段低端切割,在第3波段DN阈值120情况下第4波段的DN阈值为100。
水的谱线样式例图
注:谱线a采用在图a处,谱线b采样在b处,谱线c采样在c处,图上6是ETM的第7波段 |
在遥感图像上有阴影或有植被的地方选采用点,在图3-3-3 中,在植被谱线中,它的第4波段相对于第3和第5波段来说比较高,我们采用第5波段与第4波段的比值,阈值取1.2,发现,植被是去除了,但是伤了暗色岩体。为了保护暗色岩体,采用低端DN阈值74作为保护暗色岩体的边界,去除了植被。
" 植被的谱线样式例图 |
1.羟基蚀变遥感异常信息的提取
本次工作工作区已知的蚀变及矿化带中含羟基的矿物主要有绿泥石、高岭土、绿帘石、孔雀石等,光谱分析表明,含羟基矿物的反射率ETM的第5波段偏高,在第7波段偏低。因此,本次工作首先选用ETM的第1、4、5、7波段做掩模主成分分析,以±4σ(标准离差)作为主分量输出的动态范围,获得蚀变遥感异常主分量。异常主分量的本征向量特点是:TM7和TM4的贡献系数与TM5的贡献系数符号相反,本次工作第4主分量符合这一条件。主分量分析处理各参数如下(表3-3-4 ):
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主分量参数表 | ||||||||
主分量 | 本征值 | σ | %变异 | 比例因子 | 本 征 向 量 | |||
目的是提取与含Fe3+的矿物相关的铁染遥感异常主分量。在围岩矿化蚀变中,铁染、褐铁矿化与赤铁矿和金矿等大多数金属硫化物矿床矿化关系密切,许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就是发掘和利用了褐铁矿化形成铁帽这一特征信息,本区属XXXXXX多金属成矿带,铁、铜、金、钨等为找矿主攻矿种,与铁矿化有关的矿化主要为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黑钨矿化、磁铁矿化,因此,提取铁染及褐铁矿化蚀变信息对找矿有重要意义。已有资料表明铁氧化物矿物的波谱曲线在0.4~2.0μm平缓单调升高,但褐铁矿物在TM1、4波段有一较强的吸收带,而在TM3反射率略高于TM1,2波段,在2.35μm处有一个较强的吸收带,硅化、褐铁矿物1.7~1.8μm区间为高反射峰,而在2.2~2.35μm处为一较强吸收带。本次工作选用ETM的第1、3、4、5波段做掩模主分量分析,同样以±4σ做为主分量输出的动态范围。异常主分量的本征向量应具特点是,TM1和TM4的贡献系数与TM3的贡献系数符号相反,本次工作第4主分量符合这一条件。主分量分析各参数如表3-3-5 :
染蚀变信息的提取主分量参数表 | ||||||||
主分量 | 本征值 | σ | %变异 | 比例因子 | 本 征 向 量 | |||
3.异常划分
采取化探异常分级的办法,对所提取的蚀变遥感异常做门限化(Thresholding)处理,门限值取数被标准离差,即以σ做为尺度,用数倍σ值做为阈值,限定异常水平,得到羟基异常和铁染异常的二值图像,所获二值图像可以用色块表示。
4.投影变换与成图
原ETM图像采用的是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48带,
5.检验验证
经解译与实地验证表明,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效果较好,异常提取信息与已知矿化点对应(表3-3-6 ),铁染信息提取结果普遍较差,其信息多数与XXXXXXX及第四系地层相对应。羟基蚀变异常干扰因素主要为结晶灰岩、大理岩分布区,其分布区影象特征与蚀变信息相近,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假蚀变信息。
编号 | 坐标 | 异常特征 | 地质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