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要求
根据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产品方案、原料及使用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及产物节点分析,并对照物料使用过程、生产过程、环保系统、公辅工程等风险识别。本公司针对危险废物制定《××精密部件(××)有限公司危险废物专项应急预案》,该专项预案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按照综合预案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预案的附件,制定了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2 突发环境事件特征
企业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油、废润滑油、隔油池废油、废淬火油(HW08)、废切削液(HW09)、废清洗液、含锌废液、含铬废液、废、综合污泥(HW17)、废反渗透膜、废超滤膜、废石英砂、废活性炭、化学品空桶、空气滤芯/含油滤芯(HW49)。危废贮存间设置于厂内南侧,贮存间内为防腐防渗环氧地坪,设置有收集托盘,当危废发生泄漏时,可进行收集,若处置不当流入土壤中会造成土壤的污染,若流入雨水管网随雨水排入附近水体中,会对其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遇明火可能发生火灾,发生火灾事故时可能产生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非甲烷总烃等大气污染物,火灾事故除产生大气污染外,还会伴生灭火产生污染环境的消防尾水,若流入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水体中,会对其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2.1 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
公司生产过程涉及环境风险物质见下表所示。
表2.1-1 公司生产过程涉及风险物质及储存情况
名称 | 主要成分/规格 | 状态 | 产生量 (t/a) | 包装规格 | 最大贮存量(t) | 存储位置 |
废油 | / | 液 | 240 | 吨桶 | 6 | 危废仓库 |
废润滑液 | / | 液 | 0.5 | 吨桶 | 2 | 危废仓库 |
废切削液 | / | 液 | 60 | 吨桶 | 8 | 危废仓库 |
废清洗液 | / | 液 | 0.05 | 吨桶 | 0.01 | 危废仓库 |
含锌废液 | / | 液 | 40 | 吨桶 | 10 | 危废仓库 |
含铬废液 | / | 液 | 40 | 吨桶 | 10 | 危废仓库 |
废 | / | 液 | 30 | 吨桶 | 3.5 | 危废仓库 |
废反渗透膜 | / | 固 | 0.03 | 吨袋 | 0.01 | 危废仓库 |
废超滤膜 | / | 固 | 0.03 | 吨袋 | 0.01 | 危废仓库 |
废石英砂 | / | 固 | 0.5 | 吨袋 | 0.1 | 危废仓库 |
废活性炭 | / | 固 | 0.2 | 吨袋 | 0.05 | 危废仓库 |
综合污泥 | / | 固 | 250 | 吨袋 | 18 | 危废仓库 |
隔油池废油 | / | 液 | 20 | 吨桶 | 2 | 危废仓库 |
废淬火油 | / | 液 | 40 | 吨桶 | 1.6 | 危废仓库 |
化学品空桶 | / | 固 | 5 | 吨桶 | 1.2 | 危废仓库 |
空气滤芯/含油滤芯 | / | 固 | 2 | 吨袋 | 0.5 | 危废仓库 |
公司生产过程发生火灾时间的危废性和可能影响范围分析如下:
(1)在静风情况下:次生CO落地浓度最大值发生在C-D稳定度下,其值为611.83mg/m3,超过工作场所短时接触浓度限值的范围的最大距离为65.9米,未超过LC50的范围、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2)在小风情况下:次生CO落地浓度最大值发生在E-F稳定度下,其值为2,990.07mg/m3,超过LC50的范围的最大距离为11米,超过工作场所短时接触浓度限值的范围的最大距离为263.4米,未超过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
(3)根据预测结果,发生事故后在小风情况下,企业周边最近的敏感点浓度为14.2703mg/m3,在静风情况下浓度为0.7521mg/m3,远小于其最大落地浓度,影响较小。
②火灾事故水污染源强
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后,会产生大量的事故废水,这些废水必须进入应急事故池收集以便后续处理。
公司雨水排口设有手动切断闸阀并有专人负责,厂区污水需采用水泵提升至污水管网,不能自流进入管网,因此未设置切断装置。公司设有140m3事故池1个,用于收集事故废水。事故池体防腐防渗并配有自动液位溢流闸阀,周边设有视频监控点位。收纳的事故废水及消防尾水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雨水沟连通事故池,以便第一时间将事故废水控制在厂内,以防紧急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漫溢至外环境。
3 应急组织机构
本公司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见《××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 应急处置程序及措施
(1)在发生泄漏时,首先熄灭所有明火、隔绝一切火源,防止发生燃烧和爆炸,确保厂区雨污水排口处于切断状态。
(2)企业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油、废润滑油、隔油池废油、废淬火油、废切削液、废清洗液、含锌废液、含铬废液、废、综合污泥、废反渗透膜、废超滤膜、废石英砂、废活性炭、化学品空桶、空气滤芯/含油滤芯,大部分性状为液体。发生泄漏后,发现人员立即用沙土将泄漏的废液吸附,然后将吸附后的沙土倒入专用桶内,存于危废间。处置过程不得用水冲洗,防止污染区域扩大。
(3)若泄漏量大需使用冲洗水冲刷地面,则处置过程产生的冲洗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事故池暂存。若处置过程发生火灾事故,则产生的消防废水通过雨水管网收集进入事故池暂存。
(4)事故处置结束,处理人员将本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泄漏物、泄漏量、泄漏原因及处置措施详细记录,交与应急办公室存档。
(5)在厂内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后,应立刻切断雨水外排阀,现场运输人员应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手套对泄漏物料进行收集或吸附,并对收集后的物料转移至危废贮存间内存储。
(6)发生事故以后,由于本公司无监测能力,须委托专门机构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应急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分析事故的原因和特点,根据发生事故的类型和现场检测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现场由总指挥统一调配,密切配合消防部门进行抢救,严禁冒险蛮干。努力争取在事故发生的初期阶段控制住险情,如事故可能扩大,应立即上报部门,请求增援。
发生事故时,若公司应急物资不足,立刻向附近企业申请调用,若事故蔓延及不可控,应立即拨打消防部门电话进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