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目录)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目录)
【出版日期】2016年
【关 键 字】电子信息 市场分析 市场发展现状 市场运行态势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纸介版:7200元 电子版:7200元 纸介+电子:7500元
【网 址】http://icandata.com/baogao/201611/J37504TR20.html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普遍萎缩,新兴国家肩负着产业增长的重任。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市场规模增速超过5%的只有中国、巴西、印度3个金砖国家;美国的市场增速仅为1%,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若增速保持稳定,中国有望在3 到5 年之内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信息产品市场。
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4 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 万亿元,同比增长7.6%。电子信息软件业收入4.3 万亿元,同比增长16.6%。
2010-2015 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情况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 2013-2016年全球电子信息行业运行态势分析 16
第一节 2013-2016年全球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6
一、全球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概况 16
二、国外电子信息战及其发展趋势 19
第二节 2013-2016年全球几大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概况分析 20
一、集成电路 20
二、软件 21
三、新型平板显示 22
四、太阳能光伏 22
五、音视频 23
六、移动电话 23
七、计算机 24
第三节 2013-2016年全球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6
一、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26
二、光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26
三、分子、生物、传感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27
四、存储/显示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29
第四节 2013-2016年全球部分地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概况分析 30
一、美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 30
二、日本电子信息行业发展 31
三、欧盟电子信息行业发展 31
第五节 2017-2022年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32
第二章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34
第一节 2013-2016年中国经济环境分析 34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34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34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35
四、恩格尔系数(年度更新) 36
2008-2015年中国居民家庭城乡恩格尔系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37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37
七、中国汇率调整(人民币升值) 37
八、对外贸易&进出口 39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环境分析 39
一、《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39
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42
三、《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47
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 52
第三节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社会环境分析 54
一、人口环境分析 54
二、教育环境分析 55
三、文化环境分析 58
四、生态环境分析 58
五、中国城镇化率 58
六、居民的各种消费观念和习惯 58
第三章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59
第一节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59
一、产业规模发展现状分析 59
二、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发展状况 60
三、高端产品增速,产品发展两级分化明显 60
四、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发展概况 61
五、软件增速保持高位,软件出口规模继续扩大 61
六、产业发展区域集中性特征明显 63
七、国有控股和外资企业增速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63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动态分析
一、绵阳高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二、2017-2022年河北电子信息产业增速
三、南充扶持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65
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将壮大 65
五、电子信息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66
第三节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67
一、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生产经营压力 67
二、外资企业增速持续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68
三、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仍未扭转负增长局面 68
第四章 2013-2016年中国部分地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69
第一节 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69
一、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69
二、昆山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70
三、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考 71
四、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72
第二节 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77
一、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77
二、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78
三、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81
四、泉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对策与建议 82
第三节 呼和浩特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 83
一、呼和浩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83
二、呼和浩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4
三、呼和浩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机遇 85
第四节 汕头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86
第五章 2013-2016年金融危机下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走势分析 88
第一节 2013-2016年金融危机下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88
一、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低迷态势 88
二、信息服务业基本保持平稳发展
第二节 2013-2016年金融危机下北京电子信息产业近期走势判断 91
一、不利因素 91
二、有利因素 92
第三节 2013-2016年金融危机下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议 93
一、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结构的调整 93
二、建立电子信息产业生态评估和管理体系 94
三、营造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环境 94
第六章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分析--集成电路 95
第一节 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总括 95
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 95
二、中国IC产业应用创新浅析 95
三、集成电路的产业链的发展 96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业发展概况 97
一、中国IC封装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走近 97
二、中国需加快高端封装技术的研发 98
三、新型封装测试技术浅析 98
四、IC封装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 99
第三节 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热点及影响分析 102
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对IC产业的影响 102
二、“首购”对集成电路产业的影响 103
三、两岸合作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104
四、支撑产业的发展对集成电路影响重大 105
五、IC产业知识产权的探讨 105
第七章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细分产业分析--软件 107
第一节 2013-2016年中国软件业运行概况 107
一、我国软件产业特点分析 107
二、我国软件业运营状况分析 107
三、软件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影响 108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软件业动态分析 108
一、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困境与突围 108
二、中国软件产业规模世界排名 109
三、中国软件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110
四、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发展状况 110
五、中国软件产业多核并行化开发情况 110
六、我国软件产业自主创新战略 111
七、两化融合对软件产业调整升级影响 111
第三节 2013-2016年我国软件市场运营透析 112
一、2017-2022年软件产业收入情况 112
二、内需与外包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影响 112
三、中国软件产业市场精细化发展状况 113
第四节 2013-2016年中国软件人才现状分析 113
一、人才橄榄形结构现状 113
二、我国软件产业人才培养状况 114
三、软件程序员专业化分析 114
第八章 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主要数据指标统计分析 116
第一节 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116
一、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数据分析 116
二、2017-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数据分析 116
三、2017-2022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增长性分析 117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数据统计分析 117
一、2013-2016年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数据分析 117
二、2017-2022年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数据分析 118
三、2017-2022年中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增长性分析 119
第三节 2013-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 119
一、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出口数量分析 119
二、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出口金额分析 121
三、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122
第九章 2013-2016年中国移动电话进出口数据监测分析 124
第一节 2013-2016年中国移动电话进口数据监测分析 124
一、移动电话进口数量分析(85171210) 124
二、移动电话进口金额分析 125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移动电话出口数据监测分析 125
一、移动电话出口数量分析 125
二、移动电话出口金额分析 126
第三节 2013-2016年中国移动电话进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127
一、移动电话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127
二、移动电话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128
第十章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竞争情况分析 129
第一节 2013-2016年电子信息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129
一、产业竞争劣势及制约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和矛盾 129
二、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主要瓶颈 130
三、当前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存在三大矛盾 131
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132
第二节 2013-2016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34
一、电子信息产业区域分布 134
二、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竞争 136
第十一章 2013-2016年中国软件开发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138
第一节 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38
一、企业概况 138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38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3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39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39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40
第二节 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0
一、企业概况 140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41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41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41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43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43
第三节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43
一、企业概况 143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44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45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45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45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46
第四节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146
一、企业概况 146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46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47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47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47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48
第五节 浙江海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48
一、企业概况 148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49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49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49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1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1
第六节 北京博电新力电力系统仪器有限公司 151
一、企业概况 151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2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2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2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4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4
第七节 江苏光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54
一、企业概况 154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5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5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5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7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7
第八节 北京长征宇通测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157
一、企业概况 157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58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58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59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59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59
第九节 北京市远东德力电子有限公司 159
一、企业概况 159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60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61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61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61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62
第十节 贵州振华亚太高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162
一、企业概况 162
二、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162
三、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
四、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
五、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1
六、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165
第十二章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趋势及预测分析 166
第一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运行趋势分析 166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66
二、电子信息市场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167
第二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市场预测分析 168
一、电子信息供给预测分析 168
二、电子信息竞争格局预测分析 168
三、电子信息产业需求预测分析 168
第三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市场盈利预测分析 169
第十三章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与风险预警分析 171
第一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投资环境分析 171
第二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投资机会分析 172
一、行业投资吸引力分析 172
二、区域投资优势分析 172
第三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投资风险预警 173
一、市场环境风险预警 173
二、行业竞争风险预警 173
三、技术风险预警 173
第四节 专家建议 174
第十四章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环境与风险预警分析 175(AK WZY)
第一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投资环境分析 175
第二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投资机会分析 176
一、行业投资吸引力分析 176
二、区域投资优势分析 176
第三节 2017-2022年中国电子信息投资风险预警 177
一、市场环境风险预警 177
二、行业竞争风险预警 177
三、技术风险预警 177
第四节 专家建议 178
部分图表目录:
图表- 1:2013年-2016年第三季度GDP增长率 34
图表- 2:2013年CPI增长率走势图 34
图表- 3:2016年1-11月CPI增长率走势图 35
图表- 4:2013年PPI增长率走势图 35
图表- 5:2016年1-11月PPI增长率走势图 36
图表- 6:2012-2013年农村与城镇恩格尔系数对比图 36
图表- 7:2013-2016年PMI指数走势图 37
图表- 8:2013-2016年第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37
图表- 9:201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走势图 38
图表- 10:2013-2016年第三季度出口额增长率 39
图表- 11:2013-2016年第三季度进口额增长率 39
图表- 12:2009-201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规模 59
图表- 13:2016年1-5月北京市技术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分析 90
图表- 14:2014-2018年中国软件产业收入预测 112
图表- 15:2009-2015年11月我国集成电路产量 116
图表- 16:2017-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预测 117
图表- 17:2009-2015年11月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 118
图表- 18:2017-2022年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产量预测 118
图表- 19:2009-2015年11月我国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口量 120
图表- 20:2009-2015年11月我国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出口量 120
图表- 21:2009-2015年11月我国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口额 121
图表- 22:2009-2015年11月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出口额 122
图表- 23: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进口量前十国家或地区 123
图表- 24: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出口量前十国家或地区 123
图表- 25:2011-2015年11月中国移动电话进口量分析 124
图表- 26:2011-2015年11月中国移动电话进口额分析 125
图表- 27:2011-2015年11月中国移动电话出口量分析 126
图表- 28:2011-2015年11月中国移动电话出口额分析 126
图表- 29:2013年中国移动电话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127
图表- 30:2013年中国移动电话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分析 128
图表- 31: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概况 138
图表- 32: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赢利能力分析 139
图表- 33: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139
图表- 34: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能力分析 139
图表- 35:深圳市桑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长能力分析 140
图表- 36: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概况 141
图表- 37:大唐高鸿数据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赢利能力分析 141
更多图表见正文.......
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
1、客户
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报告内容
我司的行业报告内容充实,报告包括了行业产品定义、行业发展现状(产品产销量、产品生产技术等)、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等。对购买者认识和投资该行业起到初级作用。
3、报告重点倾向
我司的行业报告重点倾向主要包括:行业相关数据、行业企业数据、行业市场相关数据等。报告侧重点略有差异,具体情况看报告结构目录。
4、我们的团队
我们的团队人员组成各高校的知名导师、行业高管的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市场调查人员。
我们的团队人员对客户需求定位精准,能抓住项目精华,以合适的文字图表和图形展示项目投资价值。对行业或具体产品的投资特性、市场规模、供求状况、行业竞争状况(结构与主要竞争企业)、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规律、发展机会、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做大做强的对策等等。
我司研究员在信息、理念、创新思维上具有开拓性给客户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5、报告数据来源
我司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2016年热门报告推荐
行业 | 行业 | ||
房产建材 | 石油化工 | ||
2016-2022年中国防水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环氧树脂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光学薄膜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写字楼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工业氧气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装修涂料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三乙醇铵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楼宇智能化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ABS树脂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平板玻璃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天然树脂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地板漆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防锈剂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檀香木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专项化学用品制造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实木楼梯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乳胶手套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活动板房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输液塑料包装袋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行业 | 行业 | ||
电子电器 | 医药保健 | ||
2016-2022年中国空调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基因测序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智能变电站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整流变压器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眼科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家庭保洁机器人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点读机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人用疫苗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空调扇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口腔医院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电炉变压器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理疗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氙气灯市场运行态势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维生素类药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无线充电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药物缓释制剂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行业 | 行业 | ||
商贸旅游 | 食品饮料 | ||
2016-202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进口食品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旅行社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果酸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主题餐厅市场需求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蛋糕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电视购物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冷冻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B2C在线购物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巧克力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日式快餐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水果市场发展现状及战略咨询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2016-2022年中国进口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监测报告 | 目录 |
公司介绍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最专业的调研报告、行业咨询企业。拥有庞大的服务网点,公司高覆盖、高效率的服务获得多家公司和机构的认可。公司将以最专业的精神为您提供安全、经济、专业的服务。
公司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最全最新的深度研究报告,提供客观、理性、简便的决策参考,提供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的有效工具,也是一个帮助咨询行业人员交流成果、交流报告、交流观点、交流经验的平台。依托于各行业协会、机构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国机械电子、电力家电、能源矿产、钢铁冶金、服装纺织、食品烟酒、医药保健、石油化工、建筑房产、建材家具、轻工纸业、出版传媒、交通物流、IT通讯、零售服务等行业信息咨询、市场研究的专业服务机构。经过智研咨询团队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采集、研究、加工、编辑、咨询服务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工业领域各行业信息咨询及市场研究、用户调查、数据采集等多项服务。同时可以根据企业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专项定制课题服务。服务对象涵盖机械、汽车、纺织、化工、轻工、冶金、建筑、建材、电力、医药等几十个行业。
A.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于2008年注册成立,是国内较早开展竞争情报、市场调研、产业研究及专项研究为主的调查研究机构之一,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技术在此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和领先地位:
a)拥有全国百万家企业基础数据库
b)全国各地分支网络和严格的调查控制流程,使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向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c) 超过200多个研究项目的成功案例
d) 研究领域覆盖能源、化工、机械、汽车、电子、医疗等诸多行业
e) 我们很荣幸的为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麦肯锡、通用集团、波士顿
咨询、三菱商事、中国农科院、同济大学、三星电子,松下电器、丸红株式会社海尔、美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提供过咨询服务
B. 艾凯德特调研(行业研究)说明
a) 行业研究部分智研咨询主要采用行业深度访谈和二手资料研究的方法:
b) 通过对厂商、渠道、行业专家,用户进行深入访谈,对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进行了解,并获得相应销售和市场等方面数据。
c) 二手资料收集,对部分公开信息进行比较,参考用户调研数据,最终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d)艾凯德特具有获得一些非公开信息的渠道:
e) 数据与信息
f) 相关的经济数据
g) 行业公开信息
h) 企业年报、季报
i)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
j) 精深严密的数理统计分析
我们的服务领域
产业 | 产品 | 技术 | 企业 |
产业环境 | 产品定义 | 技术现况 | 基本数据 |
市场区隔 | 占有率 | 技术关联 | 发展沿革 |
全球概况 | 应用市场规模 | 新产品技术动向 | 大事纪 |
产销状况 | 市场结构 | 替代技术 | 动大投资 |
产业特性 | 营销通路 | 专利 | 经营概况 |
吸引力 | 供需变化 | 标准 | 竞争优势 |
发展条件 | 产品关联 | 零组件 | 经营策略 |
发展轨迹 | 生命周期 | 技术层次 | 潜在竞争者 |
产业 | 竞争者 | 技术趋势... | |
竞争分析 | 成本结构 | ||
发展策略 |
第二章 2013年中国茶油行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主要结果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88019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19174亿元,增幅为3.4%。修订后的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5322亿元,比重为9.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6810亿元,比重为43.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5887亿元,比重为46.9%。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修订数据与初步核算数据对比表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4-2014年中国GDP增长情况 |
2008-2014年中国人均GDP增长情况 |
进入2014年,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从环比看,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
2014年1-4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
绝对额(亿元)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
GDP | 6363 | 7.4 |
第一产业 | 58332 | 4.1 |
第二产业 | 271392 | 7.3 |
第三产业 | 306739 | 8.1 |
农林牧渔业 | 60151 | 4.2 |
工业 | 227991 | 7.0 |
建筑业 | 44725 | 8.9 |
批发和零售业 | 62216 | 9.5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8750 | 7.0 |
住宿和餐饮业 | 11199 | 6.2 |
金融业 | 46954 | 10.2 |
房地产业 | 38167 | 2.3 |
其他服务业 | 116311 | 8.8 |
GDP环比和同比增长速度
GDP环比增长速度(%) | GDP同比增长速度(%) | |
2013年1季度 | 1.7 | 7.8 |
2季度 | 1.8 | 7.5 |
3季度 | 2.3 | 7.9 |
4季度 | 1.8 | 7.6 |
2014年1季度 | 1.6 | 7.4 |
2季度 | 1.9 | 7.5 |
3季度 | 1.9 | 7.3 |
4季度 | 1.5 | 7.3 |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2004-201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图 |
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2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2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速度(%) |
2004-2014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势图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1983亿元,同比增长33.9%,增速比1-11月份提高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208107亿元,增长13.2%,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81915亿元,增长16.8%,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0451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4681亿元,增长0.7%,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66918亿元,增长13.5%,增速与1-11月份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2916亿元,增长17.1%,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86669亿元,同比增长21.5%,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26.5%,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3.1%,增速回落1.7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0.3%,增速提高3.4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6%,增速回落8.1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227452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414亿元,增长17.2%,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25980亿元,增长17.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477023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11986亿元,增长8.7%,增速回落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11090亿元,下降0.3%,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项目投资25371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比1-11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476634亿元,增长15.9%,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68785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1-11月份持平;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078亿元,增长13.6%,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4.1%,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8.6%,增速回落2.6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增长14.4%,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6.3%,降幅缩小1.3个百分点;其他资金下降5.1%,降幅扩大1.4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
2014年1-12月份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2014年1-12月份 | |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亿元) | 502005 | 15.7 |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 161629 | 13.0 |
分项目隶属关系 | ||
项目 | 25371 | 10.8 |
地方项目 | 476634 | 15.9 |
按构成分 | ||
建筑安装工程 | 341412 | 18.1 |
设备工器具购置 | 99680 | 12.2 |
其他费用 | 60913 | 8.7 |
分产业 | ||
第一产业 | 11983 | 33.9 |
第二产业 | 208107 | 13.2 |
第三产业 | 281915 | 16.8 |
分行业 | ||
农林牧渔业 | 14697 | 31.3 |
采矿业 | 14681 | 0.7 |
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4682 | -9.5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4023 | 6.1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690 | 2.6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636 | 2.9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2046 | 13.9 |
制造业 | 166918 | 13.5 |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 10027 | 18.7 |
食品制造业 | 4463 | 22.0 |
纺织业 | 5306 | 12.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14584 | 10.5 |
医药制造业 | 5205 | 15.1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914 | 13.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5867 | 15.6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7 | -5.9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770 | 4.1 |
金属制品业 | 8620 | 21.4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2132 | 16.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1388 | 14.1 |
汽车制造业 | 10099 | 8.3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147 | 16.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3 | 12.9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7952 | 10.7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22916 | 17.1 |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7538 | 19.4 |
建筑业 | 4450 | 27.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42984 | 18.6 |
其中:铁路运输业 | 7801 | 16.6 |
道路运输业 | 24566 | 20.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6274 | 23.6 |
其中:水利管理业 | 6290 | 26.5 |
公共设施管理业 | 38183 | 23.1 |
教育 | 6678 | 24.0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3983 | 27.6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192 | 18.9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6652 | 13.6 |
分注册类型 | ||
其中:内资企业 | 477023 | 16.3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1986 | 8.7 |
外商投资企业 | 11090 | -0.3 |
分施工和新开工项目 | ||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 968785 | 11.1 |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 4078 | 13.6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到位资金 | 530833 | 10.6 |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 | 25411 | 14.1 |
国内贷款 | 092 | 8.6 |
利用外资 | 4042 | -6.3 |
自筹资金 | 370016 | 14.4 |
其他资金 | 67272 | -5.1 |
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2015年至2017年将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中国“去杠杆化”,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强监管”+“定向宽松的货币”+“积极的财政”+“常态化的微刺激”将在2015年进一步实施。
2015年将是中国大改革与大调整全面推进的关键年,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全面步入“攻坚期”的一年。新常态的4个典型特征将进一步持续,2014年出现的4大新因素还将进一步扩张,宏观经济将面临更大的冲击,各类参数可能出现更多的变异和超预期的变化。增速的持续下滑、结构的持续调整、房地产进一步的周期调整以及改革力度的全面提升,决定了2015年不仅是中国经济转型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也是新常态中最艰难的一年。
1.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引领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按照时间表全面展开经济领域的大改革,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将对传统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模式带来深度冲击。2015年至2017年是宏观经济运行的艰难期和下阶段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期。
2.房地产将在常态化之后步入全面调整期,其调整的路径和幅度将成为2015年宏观经济景气的焦点。但由于房地产参数没有全面恶化,房地产的调整空间依然较大,2015年房地产调整的幅度依然在可控区间之中。
3.“新平庸(New Mediocre)”与“大停滞(New Secular Stagnation)”的世界经济格局将有轻度改善,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增速稳定的基础,并使中国外部不平衡的调整触底回升。但相对低迷的出口增速依然将对内部不平衡的调整带来持续压力。
4.地方在新《预算法》实施、财税改革全面启动、地方融资平台调整和剥离、土地市场低迷以及考评体系进一步改革等因素的作用下将面临进一步的财政压力,地方投资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5.部分国有企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将面临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冲击,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困境”、“银行呆坏账上升”、“失业问题显化”以及“第三产业景气状况的下滑”将在新常态的新阶段出现。
6.金融改革将与“强监管”一起来推动我国经济“去杠杆化”,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推进,不仅对于宏观经济景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去杠杆化”得以推进的关键。
7.投资下滑幅度的加大、消费的持续疲软、去杠杆和去产能的进一步实施,以及输入性通货紧缩的压力进一步强化,不仅将导致2015年GDP增速的回落,同时使中国整体性通货紧缩的压力加大。
8.“强监管”+“定向宽松的货币”+“积极的财政”+“常态化的微刺激”将在2015年进一步实施。改革的顺序对于宏观经济的短期运行依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2014年GDP持续回落的基础上,2015年GDP增速将进一步下滑。预计2014年GDP增速为7.41%,2015年GDP增速为7.18%,经济回落幅度达到0.23个百分点,较2014年的0.26个百分点有所收窄。
第二节 2013年中国茶油市场环境分析
一、七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解析
公布《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意见提出采取七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意见包括:一是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全面推进家电下乡工作。
二是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扩大城市消费。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促进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积极促进汽车消费。
三是提高市场能力,维护市场稳定。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储备机制;切实增强市场应急能力。
四是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支持中小商贸企业发展;实行商业与工业用电、用水同价。
五是发展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进一步促进银行卡使用;大力发展信用销售。
六是切实改善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狠抓流通企业食品安全;加强市场监管,改善交易环境;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七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流通业发展。
二、茶油产业优惠
对食用油发展极为重视,2007、2008年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为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并于2006年、2008年两次分别在江西和湖南组织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国家林业局二○○九年七月)。
编制依据:
1、《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2、《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发办[2007]59号);
3、《关于促进食用植物油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供给安全的意见》(国发[2008]36号);
4、《全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
5、《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
6、《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种苗发展和强化种苗质量管理的通知》;
7、《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的通知》;
8、《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 1328-2006;
9、《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76-2006;
10、《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
11、《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12、《油茶优良种质资源》。
三、茶油的等级与质量标准
1、毛茶油:
毛茶油一般是由茶油产地使用液压榨油机,个别地方采用木榨制取的只经过简单过滤处理的茶籽油,我们又叫它为土茶油,这种油脂的特点是:具有独特的茶籽油清香,我们很多的消费者喜欢这一种香味,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可能相当一部分年轻消费者,不喜欢这种气味。土茶油的色泽一般较淺,但透明度比较差,放置一段时间后有较多的沉淀物析出。土茶油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主要的成分是机械杂质、磷脂、皂素、蛋白质等水溶性杂质以及水分,另外还含水量有相当数量的脂溶性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醛、酮、腊质等一些低分子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微生物的生产繁殖,容易引起油脂酸败变质,而且,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种油脂的烟点比较低,在烹调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烟雾,这些烟雾不仅刺激人的呼吸系统,引发一些呼吸道疾病,而且烟雾中可能含有某些致癌物质,而诱发癌症。同时烹调时也污染了居室内的空气。另外,土茶油在家中放置时间不要过长。油脂从开始酸败变质到我们自己能够感觉到它已经变质了,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只是我们开始感觉不到罢了。油脂在酸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过氧化物,目前认为过氧化物是致癌物质之一。因此,我们家中的油脂存放时间不要太长。
2、二级茶油
二级茶油的原料包括土榨、液压榨、螺旋榨油机榨出的毛油,这个等级的油脂一般经过过滤去杂,水化脱胶处理,去掉了油脂中的机械杂质,磷脂、蛋白质以及其它水溶性杂质,而用现代浸出技术制取的毛油,还必须经过脱酸处理,去掉油脂中的部分游离脂肪酸,按照国家有关的质量标准,二级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大约应该在2%以下,色泽也要比土茶油要淺一些,但茶籽油仍保留浓厚的茶籽油风味,由于烟点比较低,烹调时仍然有较大的烟雾,不过比土茶油要少。
3、精制茶油
精制茶油是采用土榨、液压榨、螺旋榨以及浸出法制取出来的。
毛油经过脱胶、脱色、脱臭处理,也就是“四脱”处理生产出来的档次较高的油脂。这种油脂的特点是色泽比较淺,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按照国家的质量标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不得超过0.5%,由于精炼过程中的脱臭工序采用了高温高真空条件处理,使得茶籽油的气味损失较大,故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精制茶油除在炒菜的时候闻到茶油的清香外,平常几乎闻不到茶油天然的气味。精炼茶油的烟点比较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炒菜的时候要将油脂烧得较高的温度才看到油冒烟的原因。这里我顺便要提醒我们的消费者,等到油烧得冒烟后才把要炒的菜倒进去,其实这种烹调方式对于现在这种精炼程度比较高的油脂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因为这些油的烟点比较高,一旦把它们加热到我们的眼睛看到油冒烟时,温度已经在200oC以上了,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油脂已经开始氧化破坏了,并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油茶籽油-国家标准GB1176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茶籽油的技术要求、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油茶籽为原料制成的商品油茶籽油。
2 引用标准
GB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4478 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残留量卫生标准
GB5127 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残留量标准
GB5524 植物油脂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5525 植物油脂检验 透明度、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法
GB5526 植物油脂检验 比重测定法
GB5527 植物油脂检验 折光指数测定法
GB5528 植物油脂检验 水分及挥发物测定法
GB5529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
GB5530 植物油脂检验 酸价测定法
GB5531 植物油脂检验 加热试验
GB5533 植物油脂检验 含皂量测定法
GB5539 植物油脂检验 油脂定性试验
GB5009.1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阶段总则
3 技术要求
油茶籽油必须具有下列特征:
3.1 折光指数(20℃):1.4671~1.4720
3.2 比重(20/4℃):0.9104~0.9205
4 质量指标
4.1 分级指标见下表:
4.2 油茶籽油以2级为计价基础。
4.3 各级油茶籽油中均不得混有其他食用油或非食用油。
4.4 卫生指标符合GB2716、GB4788、GB5127规定。
指 标 等 级 项 目 | 1 | 2 |
色泽(罗维朋比色计25.4mm槽) | 黄35 红≤2.0 | 黄35 红≤5.0 |
气味、滋味 | 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 |
酸价,mgKOH/g ≤ | 1.0 | 5.0 |
水分及挥发物,% ≤ | 0.10 | 0.20 |
杂质,% ≤ | 0.10 | 0.20 |
加热试验(280度) | 油色不得变深,无析出物 | 油色允许变深,但不得变黑,有微量析出物 |
含皂量,% ≤ | 0.03 |
5 检验方法
5.1 扦样、分样按GB5524执行。
5.2 折光指数测定按GB5527执行。
5.3 比重测定按GB5526执行。
5.4 色泽、气味、滋味鉴定按GB5525执行。
5.5 酸价测定按GB5530执行。
5.6 水分及挥物测定GB5528执行。
5.6 杂质测定按GB5529执行。
5.7 加热试验按GB5531执行。
5.8 含皂量测定按GB5533执行。
5.9 桐掺及其他伪试验按GB5539执行。
5.10 卫生指标测定按GB5009.1执行。
6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6.1 标志
使用标准油桶应有明显的标志,注明品名、等级、毛重、净重、出厂日期。
使用小包装就有标签,标明品名、等级、重量、厂名、批号、生产日期和标准代号。
6.2 包装
油茶籽油的包装分为大包装和小包装。
6.2.1 大包装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规定的200L装标准食用油桶。
6.2.2 小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
6.3 运输
油茶籽油的运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运输有关规定执行。
6.4 储存
油茶籽油的储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