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
(一)学习领域定位
《AutoCAD》是关于用绘图软件绘制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目的的是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计算机绘图方法与技巧,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表一 学习领域定位
绘制领域性质 | 专业基础必修学习领域 |
学习领域功能 | 使学生具备会查阅国家标准、能利用计算机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机械行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
前导学习领域 | 《机械制图》 《计算机基础》 |
平行学习领域 | 《高等数学》 |
后续学习领域 | 《金属材料热处理与加工应用》、《常用机构与零件设计》、《采掘机械设备运行与维护》、《矿山机械液气压传动》、《矿井生产系统认识》、《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运行与维护》、《矿井通压排设备运行与维护》等。 |
本学习领域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技能、突出应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内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及与后继课程的衔接。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1. 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严谨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应了解和熟悉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 社会能力目标:
●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 专业(职业)能力目标:
●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
●理解并掌握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图方法及尺寸标注;
●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画图方法、熟练运用图块操作和快速引线 命令完成相关技术要求的标注;
●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可以考取中级制图员证书。
二、学习领域(课程)描述
学习领域描述包括学习领域名称、学期、参考学时、学习任务和学习领域目标等,见表二:
表二 学习领域的描述
学习领域:AutoCAD | ||
教学时间安排:一学期 课时:52 | ||
学习任务: 学习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熟悉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常用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学习利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方法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能阅读常见的、较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熟悉《机械制图》及其有关的国家标准,具有查阅有关标准手册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 ||
学习目标: 1.熟悉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熟练掌握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 2.掌握常用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3.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三视图画图方法及尺寸标注; 4.掌握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 ||
工作与学习内容 | ||
工作对象 1.需完成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2.待制定的项目绘图步骤; 3.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4.电脑、多媒体设备; 5.待记录、整理和保存的工作文档。 | 工具: 计算机; 《AutoCAD》课本; 相关国家标准。 | 工作要求: 组内成员之间、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 工作中要注重培养严谨、认真意识; 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查阅标准,符合规范要求; 编写和整理技术资料,进行评价和反馈。 |
工作方法: 1.与任课老师沟通,做好制图前的准备工作; 2.分析零件,确定绘图步骤; 3.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任务进行绘图操作; 4.实训上机时,完成教师指定图形绘制。 | ||
劳动组织: 1.学生分组完成任课老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安排的绘图任务; 2.绘图项目完工后,小组自检自评,然后交任课老师或实训指导教师检验。 3.完善、修订得出最佳结果 | ||
学习组织形式与方法 大部分课业的“学习准备”阶段采用课堂教学,部分采用学习;多数决策实施阶段采用上机操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作业设置与企业一致的工作步骤及要求,在绘图过程中尽可能接触实际零件。 | ||
学业评价 (1)在理论知识考评方面,采取参考学生日常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进行积分的给定,重点考核学生参与程度。 (2)在实训技能考评方面,校内实训技能考评采取实训指导教师、同一团队互评的方式评定积分,重点考核学生实训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在综合素质方面,主要考评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4)在注重小组成果的基础上,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
(一)学习项目设计
表三 学习项目设计
序号 | 项目名称 | 任务名称 | 学时 |
1 | AutoCAD基础知识 (6学时) | 1.绪论、AutoCAD简述 | 1 |
2.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 | 4 | ||
3.捕捉自功能 | 1 | ||
2 | AutoCAD基本操作及技巧 (20学时) | 1.AutoCAD的工作界面、创建图层 | 2 |
2.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 2 | ||
3.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移动命令 | 1 | ||
4. 正多边形命令和修剪命令 | 1 | ||
5.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 2 | ||
6. 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 4 | ||
7.圆(相切、相切、半径)、圆角、矩形命令 | 4 | ||
8.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 2 | ||
9.点、缩放、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 | 2 | ||
3 | 二维平面图形的绘制 (6学时) | 1.图形样板文件的创建及运用 | 2 |
2.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及标注 | 4 | ||
4 | 零件图的绘制 (10学时) | 1. 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 | 3 |
2. 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 | 1 | ||
3. 图块操作方法 | 2 | ||
4. 盘盖类和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 4 | ||
5 | 装配图的绘制 (8学时) | 1. 装配图的画法 | 7 |
2. 用快速引线命令编写序号的方法 | 1 |
6 | 三维实体造型 (2学时) | 1. 三维坐标系和坐标 | 1 |
2. 绘制三维实体 | 1 |
包括学习项目名称、学时、学习任务、与其他项目的关系、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学业评价。
表四 学习项目一的描述
学习
项目名称 | AutoCAD基础知识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6学时 | ||||
学习任务 | 1.了解CAD的概念、AutoCAD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 2.熟练掌握AutoCAD的常用键盘功能; 3.掌握AutoCAD的坐标系与坐标; 4.掌握捕捉自功能。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的各项规定; 的常用键盘功能; 的坐标系与坐标; 4.捕捉自功能。 技能目标: 1.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各项规定; 2.掌握坐标的使用方法; 3.掌握捕捉自功能。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和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会查阅国标。 | ||||||||
学习内容 | 简述 知识点:CAD的概念、AutoCAD发展、特点和应用领域 的常用键盘功能 知识点:组合键、ESC键、空格键、回车键、鼠标左键、鼠标中键、鼠标右键 的坐标系与坐标 知识点:坐标系、绝对坐标、相对坐标 4.捕捉自功能 知识点:调用方法、功能、操作步骤 | ||||||||
教学条件 | 投影设备、课件、黑板、多媒体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AutoCAD概述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导内容: 绪论、AutoCAD概述、常用键盘功能,重点掌握常用键盘功能。 2. 小组讨论,查阅标题栏的尺寸 | ||||||||
学习任务名称 | AutoCAD的坐标系和坐标、捕捉自功能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
教学流程 | 的坐标系 2.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 3.小组讨论,查阅A4、A3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由学生确定最终绘图方案。 4.练习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按照任务要求做好上机前的准备。 | ||||||||
学业评价 | 按要求完成图纸幅面及图框格式,并满足各项国标要求。 |
学习
项目名称 | AutoCAD的工作界面、创建图层、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4学时 | |||
学习任务 | 的工作界面; 2.创建图层的方法; 3.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了解AutoCAD的工作界面; 2.理解图层的概念、掌握图层的创建方法; 3.掌握直线命令和删除命令。 技能目标: 1.根据图形要求会创建图层; 2.直线命令和删除命令的操作方法; 3.实时平移和实时缩放的操作。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学习内容 | 的工作界面 知识点: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绘图区、命令行、状态栏 2.图层 知识点:图层的概念、图层特性管理器的调用方法、创建图层的方法 3.直线命令和删除命令 知识点:直线命令的操作方法、删除命令的操作方法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AutoCAD的工作界面和图层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内容: 工作界面介绍、图层的概念、图层的创建方法 2.根据任务,分别创建粗实线和细实线图层。 (1)打开图层特性管理器对话框 (2)创建图层 | |||||||
学习任务名称 | 直线命令与删除命令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内容: 直线命令的调用及操作方法、删除命令的调用及操作方法 2.结合实例,用直线命令绘制,绘制A4图幅(竖放)及图框。 (1)调用直线命令 (2)绘制A4图幅和图框,强化对绝对坐标和相对坐标的理解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坐标的重要性。 |
学习
项目名称 | 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4学时 | ||
学习任务 | 1.掌握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2.掌握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2.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技能目标: 1.掌握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的操作方法; 3.掌握拉长、镜像、偏移命令的操作方法。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学习内容 | 1.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知识点:圆命令、移动命令、正多边形命令、修剪命令 2.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知识点:拉长命令、镜像命令、偏移命令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 | ||||||
学习任务名称 | 圆、移动、正多边形、修剪命令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出内容 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移动命令、正多边形命令、修剪命令 2.在绘制平面体和曲面体的三视图中,学习新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作图步骤: (1)用圆命令和正多边形命令绘制特征视图; (2)根据投影关系画其它视图(移动命令、修剪命令操作方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出内容: 拉长、镜像、偏移命令 2.在绘制切割体和相贯体的三视图中,学习新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作图步骤: (1)绘制特征视图; (2)根据投影关系画其它视图(拉长、镜像、偏移命令操作方法)。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
学习
项目名称 | 圆弧、复制、阵列、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8学时 | |||
学习任务 | 1.掌握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2.掌握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2.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技能目标: 1.用所学命令熟练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2.熟练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3.正确标注尺寸。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绘图和读图能力。 | |||||||
学习内容 | 1.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知识点:圆弧命令、复制命令、阵列命令 2.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知识点: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圆角命令、矩形命令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引导文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圆弧、复制、阵列命令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出内容: 圆弧命令、复制命令、阵列命令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作图步骤: (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2)逐个画出各基本体的三视图; (3)标注尺寸。 | |||||||
学习任务名称 | 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圆角、矩形命令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出内容: 圆(圆心、半径或直径)命令、圆角命令、矩形命令 2.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绘制平面图形 作图步骤: (1)尺寸性质分析; (2)线段性质分析); (3)依次画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 (4)标注尺寸。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
学习
项目名称 | 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点、缩放、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 | 学习 领域 | 机械识图与绘制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4学时 | ||
学习任务 | 1.掌握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掌握点、缩放、面域命令夹点功能 3.掌握夹点功能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点、缩放、面域命令 3.夹点功能 技能目标: 1.熟练掌握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2.掌握点、缩放、面域命令; 3.掌握夹点功能。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 ||||||
学习内容 | 1.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知识点:椭圆命令、极轴追踪 2.点命令、缩放命令、面域命令 及夹点功能 知识点:点命令、缩放命令、面域命令、夹点功能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出内容: 椭圆命令、极轴追踪 2.结合实例,学会椭圆命令和极轴追踪操作方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点、缩放、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出内容: 点、缩放、面域命令、夹点功能 2.结合实例,学会点命令、缩放命令、面域命令及夹点功能操作方法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
学习
项目名称 | 二维平面图的绘制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6学时 | ||||
学习任务 | 1.掌握样板图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2.掌握正等测图的画法 3.掌握斜二测图画法。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样板图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2.正等测图的画法; 3.斜二测图画法。 技能目标: 1.掌握样板图的创建和调用方法; 2.掌握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 ||||||||
学习内容 | 1.样板图 知识点:样板图的创建、样板图的调用方法 2.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知识点:正等测图的画法、斜二测图的画法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引导文法、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样板图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导内容: 样板图的创建;图形样板的调用方法。 2.制作A4图形样板 制作步骤: (1)设置绘图环境: 用默认设置开始一幅新图→设置图层→设置文字样式→设置标注样式→绘制图纸幅面、图框和标题栏; (2)保存为图形样板文件; 3.图形样板的调用方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导内容: 正等测图、斜二测图 | ||||||||
教学流程 | 2.根据实例绘制形体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 正等测图的作图步骤: (1)在功能按钮区打开草图设置对话框,单击等轴测捕捉按钮; (2)在功能按钮区打开正交模式; (3)绘制形体的正等测图; (4)标注尺寸。 斜二测图的作图步骤: (1)设置极轴追踪角为45度; (2)绘制形体的斜二测图; (3)标注尺寸。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
学习
项目名称 | 零件图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11学时 | ||||||
学习任务 | 1.复习零件工作图的内容和作用; 2.熟练掌握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3.掌握盘盖类和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4.掌握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方法、图块的操作方法; 5.掌握尺寸公差的标注。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零件图尺寸标注方法; 2.零件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 3.画零件图的方法; 4.了解公差、表面要求的含义和标注方法。 技能目标: 1.认识零件图; 2.掌握常用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3.正确标注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 | ||||||||||
学习内容 | 1.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知识点: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图块的操作方法 2.盘盖类、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知识点:盘盖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学习任务名称 | 轴套类零件图的画法、用快速引线命令标注形位公差、图块的操作方法 | 教学时间 | 6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导内容: 一张完整的轴和套零件图包括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及标注。 2.根据实例绘制轴和套零件图。 任务: 由实例分别绘制轴、套零件图并完成所有的标注。 | ||||||||||
学习任务名称 | 盘盖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导内容: 一张完整的盖零件图包括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及标注。 2.分析盖零件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分析盖零件对表面结构的要求及在图样中的注法;基孔制、基轴制。 任务: 由实例分别绘制盘、盖零件图并完成所有的标注。 | ||||||||||
学习任务名称 | 箱体类零件图的画法及标注 | 教学时间 | 3学时 | ||||||||
教学流程 | 1.引导内容: 一张完整的箱体零件图包括内容、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技术要求及标注。 2.分析箱体零件图的画法和尺寸标注;分析箱体零件对表面结构的要求及在图样中的注法;基孔制、基轴制。 任务: 由实例绘制箱体零件图并完成所有的标注。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
学习
项目名称 | 装配图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7学时 |
学习任务 | 1.复习装配图的内容和作用; 2.复习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3.复习中零部件的编号、标题栏及明细栏掌握常见的装配工艺结构; 4掌握装配图的画法及编号标注.; 5.会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零部件编号、标题栏及明细栏; 2.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3.装配图画法及标注; 技能目标: 1.认识装配图; 3.正确合理标注尺寸; 4.正确读懂和绘制装配图;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 | ||||
学习内容 | 1.装配图的画法 知识点:装配图的画法、尺寸标注 2.编写序号的方法 知识点:用快速引线在装配图中编写序号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教学流程 | 1.内容: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2.以直观教学为主,根据给定的任务分析并绘制装配图,标注装配图中的尺寸、给零部件编号、填写明细栏。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
学习
项目名称 | 三维实体造型 | 学习 领域 | AutoCAD | 教学 时间 | 第二学期 2学时 |
学习任务 | 1.了解绘图空间; 2.理解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3.掌握常见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 ||||
学习目标 | 知识目标: 1.绘图空间; 2.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3.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技能目标: 1.了解绘图空间; 3.理解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4.掌握常见三维实体的创建方法; 综合能力目标: 1.与人沟通与人交往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 | ||||
学习内容 | 1.三维造型的基础知识 知识点:绘图空间、三维坐标系及坐标。 2.绘制三维实体 知识点:创建三维实体 | ||||
教学条件 | 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 ||||
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 ||||
教学流程 | 1.内容: 绘图空间、三维坐标系、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创建三维实体 2.以直观教学为主,根据给定的任务分析并绘制三维实体。 | ||||
学业评价 | 1.作图质量的评价; 2.作业质量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