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邱竞俏
教学内容:28—29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数位的意义,以及10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进一步积累比较数的大小经验,发展数感。
3、通过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看一看)
师:同学们,小熊和小猴觉得我们同学很聪明,经常帮它们解决问题。
看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主题图)
生:小熊有多少个红果?小猴有多少个红果?谁的多?
师:怎样来比较谁的红果多?你有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并选出你们最好的办法与同学们交流。
二、 探究新知:
1、 学生分小组交流(想一想、比一比)
2、 学生班内交流(说一说)
3、 可能会有的方法
a:往下数数比较:用数的顺序比较。(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21﹥18)
b:实物模型比较: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发现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
c:借助中间数比较:(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即21﹥18)
d:借助计数器比较:(先把21和18 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即21﹥18)
e:用数的组成比较:21的十位上是2,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即21﹥18)
4、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找到这么多好方法,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用那种方法比较简便?能说说原因吗?
5、师生共同总结:
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用实物模型比较,借助中间数比较,借助计数器比较,用数的组成比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29练一练
第1题
要求让学生对照计数器写出要比较的两个数,然后再比一比。
2、第2题
答案不是唯一,先让学生思考再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对照数线进行思考。
3、第3题
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比较大小,但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三、 课堂小结
1、用数数的方法比较大小,看数的组成比较大小,按数的顺序比较 大小。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