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公必看成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1:06:05
文档

公必看成语

成语部分:【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爱屋及乌】爱人而连带爱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喜爱与之有关人或物。【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忌。【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
推荐度:
导读成语部分:【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爱屋及乌】爱人而连带爱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喜爱与之有关人或物。【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忌。【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
成语部分: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爱屋及乌】爱人而连带爱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喜爱与之有关人或物。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忌。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日: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百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抱残守缺】抱,坚持不放。守住陈旧、残破的东西。不肯放弃。原来比喻泥古守旧。现在比喻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也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

【毕其功于一役】毕,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完成了。

【敝帚千金】敝,破旧。自家的一把破扫帚,却把它看得价值千金。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注意“敝”的写法。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后来形容创业的艰辛。

【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黄河,比喻地势险要。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命意构思。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开辟新路。

【不逞之徒】不逞,不如意,欲望没能满足。以后称犯法或捣乱的人为不逞之徒。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尝鼎一脔】品尝鼎锅中的一块肉就可以推知整锅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陈言务去】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一定。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多指写作时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新。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础润知雨】础,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发生都是有征兆的。

【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

【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道路以目】形容百姓慑于,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断鹤续凫】截短鹤的长腿,续接野鸭的短腿。比喻强行违反自然规律办事。

【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有原因的)。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 差失,违背:~信。~约(失约)。毫厘不~。屡试不~。

【明日黄花】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句。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也没什么好玩赏的了。后来用“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此成语易被想当然地误写成“昨日黄花”。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白谦。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多指男女问幼时的亲密感情。

【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是贬义词。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行将就木】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悬壶济世】指行医救助生灵。壶,药壶。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炙手可热】炙,烧,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含贬义。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情有条理、有层次。

按步就班∶是对成语“按部就班”的同音误用。究其原因,应是因为“步”与“部”读音相同。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深孚众望

深孚众望:孚,使人信服。意思是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易误用成“不负众望”。

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翼而飞∶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侧重于“情”。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一致”。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见解一致”。

独树一帜∶独自另立一面旗帜,来形容新路,自成一家。可指艺术创作,政治道路,也可指工农业产品不同一般。

别具一格∶具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或色彩,多用于艺术作品的构思或对问题的见解。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发奋图强∶指振作精神,奋力自强;侧重于“振作精神”。

发愤图强∶指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侧重于“下定决心”。

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也说东鳞西爪。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褒义词。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名不虚传∶指流传开来的名声和实际的相符,侧重指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副其实∶侧重名声或名称和实际的一样,不论名声好坏都可以,而不一定带有“很好”的意思。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几乎不是人工所能制作的。

巧夺天工∶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冠绝。

注∶在强调技艺精巧高超的程度上,“巧夺天工”侧重指胜过天然,而“鬼斧神工”侧重指非人力所能做到的。

入骨三分∶只用于形容对反面事物的揭露深刻尖锐。

入木三分∶既用于反面揭露,又用于对正面事物的议论深刻。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现象,也可形容社会现象。

生气勃勃∶可形容自然现象,也形容社会现象;生气勃勃还可形容人,生机勃勃不宜形容人。

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劳力小,收到的成效大。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也作未可厚非。

无所不至∶是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多指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明显带有贬义色彩。

无微不至∶是指没有一个细小地方没有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十分细心和周到。是褒义色彩较强的词语。

嫣然一笑∶指美好的样子,形容笑得甜美的神态,仅用于女性。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是沉着自然的微笑,男女通用。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一挥笔就完成了。形容诗文、书画很快就写好画好了。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

一文不值∶形容毫无价值或地位极其低下。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语重心长∶指言词诚恳,情意深长。

苦口婆心∶指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一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装模作样∶形容做作,故意装样子给人看,只有姿势。

装腔作势∶指既有姿势又有腔调。以此吓唬人,引人注意。

文档

公必看成语

成语部分:【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原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雅,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爱屋及乌】爱人而连带爱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喜爱一个人而喜爱与之有关人或物。【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或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顾忌。【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