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1:03:39
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ò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B.这幅苏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ò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B.这幅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粗糙(cāo)  酒肆(sì)     黝黑(yòu)    广袤无垠(máo)

B.匿名(nì)   禁锢(kù)     畸形(jī)     杳无消息(yǎo)

C.吹嘘(xū)   佃农(diàn)   戾天(nì)     深恶痛疾(è)

D.诘责(jié)  滞留(zhì)    锃亮(zèng)   颔首低眉(hàn)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

B.这幅苏绣作品真是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C.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话,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了。

D.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花开的胜景,让人在艺术品中感受花香鸟语的氛围。

4、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C.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D.我们在考试中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5、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④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A.①对比   ②互文   ③拟人   ④夸张

B.①对比   ②对偶   ③拟人   ④拟人

C.①对偶   ②对偶   ③拟人   ④夸张

D.①对偶   ②互文   ③拟人   ④拟人

6、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项是(    )

①实际上,猪是很聪明的动物,“智商” 远高于牛、羊等家畜。

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③例如,英国曾有一头小猪,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具备了与人握手、从1数到8等技能。

④人们常用笨得像猪形容某人很愚笨。

⑤科学家还认为,猪与狗、黑猩猩、人类等高智商物种一样,具有认知能力。

A.④②①⑤③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白居易)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

⑤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

⑥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①。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②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③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④,了此山水一段情障⑤乎?

(袁宗道《极乐寺纪游》节选)

注:①张盖:打着伞。②斑剥:色彩错杂的样子。③围:周长的计量单位。④进贤冠:古代朝见皇帝的一种礼帽。挂进贤冠指辞官隐退。⑤情障:情欲的魔障。这里指对山水的喜好。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

(2)犬牙差互(________________)

(3)去桥可三里(_________________)

(4)思立亦以为然(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B.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C.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D.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马行绿荫中,若张盖。

4.这两篇文章作者在游玩中所流露的情感有何异同?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 年 10 月 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 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 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 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 。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 191 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是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是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 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 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先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 年 1 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能否删去。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2、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⑤                  。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成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研磨、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研磨耐心,心性,方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1.文章开头的作用是什么?

2.联系上下文,在第⑤小节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3.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你觉得该如何研磨和“耐心”呢?请结合文中观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理解。80-100字。

四、写作题(40分)

根据要求作文。

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网”:人情网、关系网、知识网、校园网、电信网、互联网……人们无不在网间学会生存。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网”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参:

一 

D

C

C

A

A

① 气蒸云梦泽    ②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③ 可怜身上衣正单    ④浮云游子意    ⑤学然后知不足    ⑥不独亲其亲 

二 

1.    愣住的样子    像狗的牙齿那样    可能、大约    认为    

2.B

3.(1)(鱼儿)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与游玩者相互逗乐。(2)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打着伞。

4.相同之处:都表达了对所游景色的喜爱之情。不同之处:《小石潭记》作者的游玩之乐只是一时的,不久就因小石潭景色的清幽寂寥,引发了作者被贬的郁闷悲凉的心境。《极乐寺纪游》则表达了作者想要纵情徜徉山水,了却世俗羁绊的心情。

三 

1.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2.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

3.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4.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 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30 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 “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1.由现实中不少任缺乏耐心的现象引出论题,耐心;②激发阅读兴趣。

2.耐心成就意志之美。

3.引用论证,引用《道德经》和《大学》里的名言,论证了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成就过程之美的观点,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4.研磨和“耐心”,就是凡事要不急、不躁、不厌烦;要坚持到底;要排除杂念,保持纯净,保持心清、心静;要沉得住气,保持淡泊、淡定……联系实际符合题意即可。

四 

文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下载)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糙(cāo)酒肆(sì)黝黑(yòu)广袤无垠(máo)B.匿名(nì)禁锢(kù)畸形(jī)杳无消息(yǎo)C.吹嘘(xū)佃农(diàn)戾天(nì)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锃亮(zèng)颔首低眉(hàn)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他们的演奏戛然而止,但我的耳中还回想着那美妙的乐声。B.这幅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