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梁车走行轮动力计算
1 运梁车主要性能参数
额定载重 | 900t |
自重 | 242t |
轮轴数 | 20 |
轮数 | 20×8 |
轴距 | 1700 |
轮距 | |
运行速度 | |
重载 | 0~5km/h |
空载 | 0~10km/h |
爬坡能力 | 5% |
驱动轮轴数 | 6×4 |
驱动轮驱动半径 | |
重载 | 0.56m |
空载 | 0.50m |
单轮最大静载荷 | 71.4KN |
运梁车运行时,主要有滚动阻力、坡道阻力、风阻力和加速度阻力。
其中,滚动阻力
(1)
f —滚动摩擦阻力系数,取0.035
G—整车重力/KN
坡道阻力
(2)
—坡度(在时,认为)
加速度阻力
(3)
v —运行速度/km/h
t —启动时间,取 t=60s
风阻力
(4)
K —阻力系数,取K=0.6
q —风压(250N/m2)
F —迎风面积
—风速 vf2=1.6q:m/s
坡道运行阻力
(5)
直道运行阻力:
(6)
坡道运行阻力矩
(7)
直道运行阻力矩
(8)
R —驱动轮半径/m
取轻载、重载三种工况下分析运梁车驱动力,按空载时车速8km/h,重载时车速3km/h,公式(1)~(8)代入数据,计算结果如下表:
工况 | 负载总阻力/KN | 负载总扭矩/KN·m |
重载直道运行 | 416.1 | 233 |
重载1.2%坡道运行 | 553.2 | 309.8 |
重载5%坡道运行 | 987.1 | 552.8 |
空载直道运行 | 93.8 | 52.6 |
空载1.2%坡道运行 | 122.9 | 68.8 |
空载5%坡道运行 | 214.8 | 120.3 |
1.基本数据
(1) 发动机,共2台,功率440KW, 转速2100rpm,每个发动机带2个闭式变量泵(共4个),排量250ml/r,1个开始变量泵(共2个),排量190ml/r。
(2) 驱动车轮半径:重载时:0.50m;空载时:0.56m
(3) 闭式泵实际最大供油量,取效率0.95
Q=4×250×2100×0.95/1000=1995 L/min
(4) 闭式泵实际最大供油量,取效率0.95
Q`=2×190×2100×0.95/1000=758.1 L/min
2.驱动系统计算
车体共20轴,其中6个为主动轴,用24个变量马达驱动。为满足不同工况下要求,对应马达排量设三个电控速度挡如下:
档位 | 马达排量Vg | 工况 |
24×Vgmin | 空载直道、坡道运行 | |
8×Vgmin+16×Vgmax | 重载直道运行 | |
24×Vgmax | 重载坡道运行 |
马达转速为(取=0.95):
(9)
轮胎转速为(i为传动比):
(10)
行走速度:
(11)
Vgmax马达扭矩分配系数(N1为该排量马达个数):
(12)
Vgmin马达扭矩分配系数:
(13)
单个马达输出转矩(T为负载总扭矩,取=0.9)
Vgmax马达所需输出扭矩:
(14)
Vgmin马达所需输出扭矩:
(15)
单个马达实际流量
Vgmax马达实际流量
(16)
Vgmin马达实际流量
(17)
马达压差 (取=0.9)
(18)
Vgmax马达压差: (19)
Vgmin马达压差: (20)
发动机功率,设压力损失0.1MPa,取=0.9
(21)
3.驱动性能计算
马达-减速机选型:GFT36T3B79-09 + A6VE80EP2/63W
根据公式(9)~(21),分析6种工况,代入数据分别计算系统驱动性能,计算结果如下表:
工况 | 空载 直道 | 空载 1.2%坡道 | 空载 5%坡道 | 重载 直道 | 重载 1.2%坡道 | 重载 5%坡道 |
减速比 | 79.36 | 79.36 | 79.36 | 79.36 | 79.36 | 79.36 |
马达排量 mL/r | 24×20 | 24×30 | 24×30 | 8×30+ 16×80 | 24×80 | 24×80 |
单个马达扭矩N·m | 30.7 | 40.1 | 70.2 | T1=171.7 T2=.3 | 180.7 | 322.5 |
马达进出口 压差MPa | 10.7 | 9.3 | 16.3 | 15 | 15.8 | 28.1 |
马达转速 rmp | 3948.4 | 2632.3 | 2632.3 | 1246.9 | 987.1 | 3.2 |
轮胎转速 rmp | 49.7 | 33.2 | 33.2 | 15.7 | 12.4 | 8.1 |
走行速度 km/h | 10.5 | 7 | 7 | 3.3 | 2.6 | 1.7 |
泵排量 mL/r | 250 | 250 | 250 | 250 | 250 | 160 |
理率KW | 399.2 | 348.6 | 606.7 | 556.9 | 586.1 | 679.6 |
选用功率KW | 2×440 |
三、运梁车工作组件设计计算
1. 基本参数
运梁车工作组件分转向、悬挂、支腿、驾驶室旋转、辅助支撑5个子系统。转向系统每半轴转向,共40个转向液压缸,转向力150KN,采用活塞杆;悬挂采用40个柱塞缸,每半轴静载荷为11420/40=285KN,取400KN;支腿前后各两个,共4个,喂梁时提供支撑力,负载力150KN,采用活塞缸。驾驶室旋转使用活塞缸,辅助支撑过隧道时使用,采用4个活塞缸,负载力2500KN。
2. 设计计算
(1)转向、支腿与驾驶室摆动系统
液压缸无杆腔提供压力
(21)
液压缸无杆腔提供压力
(22)
根据负载力F要求,设计转向、支腿、驾驶室系统液压缸及系统压力如下:
系统 | 无杆腔压力MPa | 有杆腔压力MPa | 无杆腔直径D/mm | 有杆腔直径d/mm |
转向 | 12 | 22 | ≥140 | ≥100 |
支腿 | 17.5 | 10 | ≥200 | ≥140 |
驾驶室摆动 | 10 | 20 | ≥90 | ≥63 |
悬挂系统实现梁车或梁的垂直运动,且可在重力作用下实现液压缸回程,选用柱塞缸。
根据公式:
(23)
设计悬挂液压缸与系统压力如下
系统 | 系统压力MPa | 有杆腔直径d/mm |
悬挂 | 25 | ≥160 |
辅助支撑系统实现梁的垂直运动。
根据负载力要求,依据公式(21)、(22)设计辅助支撑系统液压缸及系统压力如下:
系统 | 无杆腔压力MPa | 有杆腔压力MPa | 无杆腔直径D/mm | 有杆腔直径d/mm |
辅助支撑 | 12 | 25 | ≥360 | ≥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