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1:08:36
文档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__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敬亭山。(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2.阅读理解暖色的梦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谦卑地开放了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纤弱的身影投在深黑的土地上沉默的微笑温柔了整个世界
推荐度:
导读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__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敬亭山。(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2.阅读理解暖色的梦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谦卑地开放了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纤弱的身影投在深黑的土地上沉默的微笑温柔了整个世界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按照求填空。

独坐敬亭山

众鸟________,

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敬亭山。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

______,______敬亭山。

(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

(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

2. 阅读理解

暖色的梦

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

谦卑地开放了

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

纤弱的身影

投在深黑的土地上

沉默的微笑

温柔了整个世界

那几片单纯的花瓣

竟一下子使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

开了又枯萎了

路边的小花

仿佛大地做了又一个小小的梦

(1)路边的小花开了,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她梦见了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面对如些谦卑的小花,“行者的眼眶涌满了泪水”,你是怎样理解的?

3. 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诗中采用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比作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的景色。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_____      一瞬——______

(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5. 理解句子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所见

【清】袁枚

_______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______,歌声振林樾。______,______。

(2)“______”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______”字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原因是______。(用诗句来填)

7. 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①这句诗中,“______”字突出了山势险峻和水流满急;“此”是指______。

②这句诗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的《望天门山》,全诗在一个“______”字的统领下展开,描绘了波澜壮阔的长江从天门山中间奔流东去的雄奇景象。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______”是“遥望”所得,生动地勾画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②这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诗句的大意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______,盛放着像______一样的君山。

阅读提高

8. 读一读,做一做。

十二月歌

正月新春舞龙灯,

二月郊外放风筝。

三月清明杨柳绿,

四月牡丹花正红。

五月端午赛龙舟,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牛郎会织女,

八月中秋桂花香。

九月登高过重阳,

十月满园橘子黄。

冬月大雪压青松,

腊月梅花傲冰霜。

(1)“冬月”是指______,“腊月”是指______。

A.农历十二月    B.农历十一月

(2)看图连一连。

 

 

 

 

(3)你的家乡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有什么习俗?请写下来。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畔独步寻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补全古诗。

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了______季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思想感情。

10. 书法秀。默写《三衢道中》你喜爱的诗句。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______      方:______

空蒙:______   亦:______

(3)这首诗中,诗人把西湖比作______,描绘了西湖______时和______时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诗人______之情。

12. 读诗歌,回答问题。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1)请翻译整首诗。

(2)“暗”“惊”“寻”“没”四字妙在何处?

13. 课内阅读。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首句中的“和”,在诗中意思是(    )

(2)诗中对洞庭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它是_______。(    )

(3)这首诗中第一句表现湖面的_________,第二句表现夜晚湖面的________,第三句写远望湖中_______的君山,第四句再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    )

(4)对这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14. 背一背,给诗句排序,再回答问题。

    (  )鱼戏莲叶东

    (①)江南可采莲

    (  )鱼戏莲叶西

    (  )莲叶何田田

    (  )鱼戏莲叶间

    (  )鱼戏莲叶北

    (  )鱼戏莲叶南

(1)先给上面诗句排序,再说说下面哪幅图表现出了“莲叶何田田”的意思?(    )(填序号)

① 

(2)读了这首古诗,我的眼前浮现出______景象。(填序号)

①人们捉鱼   ②鱼儿嬉戏

1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2)“能不忆江南?”是(    )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16. 按原文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

(2)______,观千剑而后识器。

(3)______,种德者必养其心。

(4)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

(5)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____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_____。

17. 课外阅读。

秋  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2)诗的一、二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最可贵的地方是(    )(多选)

1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人描写的是______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______、______等习俗。

(3)从“______”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

行人:______。

牧童:______。

1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词牌名  词题),“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词牌名  词题)。

(2)把下阕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3)词中画线,的句子中,作者由______联想到了即将到来的______景象。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5)这首词与《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你说一说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默而______,______,______。

(2)心不在此,______,______,却______,______,记亦______。

(3)有志则______;有识则______,______,如______,如______,皆无识者也;有恒者______。

21. 课内阅读。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写的是_______。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_______,“斜”字与“上”字_______,写出了_______的山势。(   )

(2)“白云深处有人家”,写_______,写_______。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_______”,—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_______。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_______: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

(3)“停车坐爱枫林晚”表达的情感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_______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_______”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①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_______。②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③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_______。④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_______”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

(4)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_______。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_______。(    )

22. 给诗句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______

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__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______

A.晴天的西湖波光闪动,显得美极了;雨天的西湖云雾迷茫,景色也非常奇妙。

B.两岸的青山对峙而出,一叶孤舟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C.洞庭湖水色和月光交融在一起,湖面风平浪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

23. 按要求填空。

(1)______,沙暖睡鸳鸯。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

(3)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

(5)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6)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7)兔不可复得,______。

(8)雅人四好:______

(9)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

24. 我会读,我会填。

   江南        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连叶         , 鱼戏荷叶          ,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在横线上填写汉字,把古诗补充完整。

(2)把鱼儿的方位填入下面的横线上(填序号),并完成图。

①东    ②南    ③西

(北)    (   )    (   )    (   )

(3)我发现诗中有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莲叶何田田”的意思是(    )(填序号)

①莲叶长得多么茂盛啊。   ②莲叶长在水田中。

25. 下列诗句不是赞美“顽强生命”的一项(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6. 判断对错。

(1)“无数夕阳山”的上一句是“风景旧曾谙”。

(2)“落木千山天远大”的下一句是“澄江一道月分明”。

(3)“千里莺啼绿映红”下一句是“浮天水送无穷树”。

(4)“欲饮琵琶马上催”上一句是“葡萄美酒夜光杯”。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厌”字的意思是讨厌。

(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的意思是:比喻以至诚之心做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27. 补充句子。

(1)______,后不见来者。

(2)______,江清月近人。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4)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

(5)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

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解释划线的字。

①绿:______

②还: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本课中表达客居他乡,对家乡深切思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9. 按要求补充诗词及名言警句俗语。

(1)相对于春、秋、冬来说,古人关于夏天的诗词还不多。其实,古诗词中的夏天还是挺好的。比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__,______;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

(2)有些古诗,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一种精神。比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竹石》郑燮)又比如《石灰吟》(于谦)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

(3)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中,我们积累的一些名言警句,可以励志一生。比如普朗克(德)的“______,让我们通向新知识。”还有,《离骚》中的“路更受其修远兮,______”又比如: “莫看______,要看______。”名言告诉我们看事物不能光看事物的表面现象而被迷惑,要透过表面现象来看事物本质。当自己遭受挫折时,可以用阿斯图里(危地马拉)的“______,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来激励自己。

我们还积累了一些歇后语,从中感受到了祖国语文的生动有趣。我们也会在生活中偶尔使用它们,比如,我们在参赛前,其他同学会给我们送上一句“在赛场上,你们可以是“八仙过海——______’。“看你们的啦!”于是,我们紧张的心情一扫而光,鼓足劲儿走向赛场。又比如,对着刚刚还是晴空万里却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的天空我们会幽默地说上一句:“这天气,真是______——说变就变。”说完后,哈哈,笑一番。

30. 补充诗句空缺的部分。

(1)______,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刘禹锡《望洞庭》)

文档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按照求填空。独坐敬亭山众鸟____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敬亭山。(1)把诗句补充完整。众鸟______,______独去闲。______,______敬亭山。(2)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______。(3)解释后两句诗的意思。2.阅读理解暖色的梦路边的小花在瑟瑟的寒风中谦卑地开放了仿佛大地做了一个小小的梦纤弱的身影投在深黑的土地上沉默的微笑温柔了整个世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