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
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
A德国化学家李比希B德国地质学家法鲁C李希霍芬D拉曼
2.19世纪70~80年代 国学者 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A 威廉斯 B德国 马伯特C 道库恰耶夫D 美国 马伯特
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 接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影响。
A马伯特 B史密斯 C H.詹尼 D威廉斯
二、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体构型:
3. 聚合土体:
4.土壤生态系统:
5.土壤圈:
6. 土壤肥力:
7.土壤自净能力:
8.土壤的物理自净:
9.土壤生物自净:
三、简答
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4.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四、综合分析
1.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土壤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3.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一、选择
1. 构成了土壤的骨骼,他对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和性质等影响甚大。
A原生矿物 B次生矿物 C可溶性矿物 D土壤矿物
2.下列属于原生矿物的是
A石英、蒙脱石 B高岭石、蒙脱石 C正长石、白云母 D铁铝氧化物、水花云母
3. 占地壳重量的50~60%,占土壤圈重量的10~15%,是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较稳定的原生矿物,多集中在土壤粗粒级中。
A硅酸盐及硅铝酸盐类 B长石类矿物 C云母类矿物D橄榄石类矿物
4.土壤细砂或粉粒中常有云母碎片,其风化物是植物 的最重要来源。
A .N元素 B. P 元素 C. K元素 D Fe元素
5. 是土壤中极为稳定,是土壤的基地物。
A石英 B辉石 C角闪石 D硫化物
6.下列属于次生矿物的是
A碳酸盐、氯化物、角闪石 B 石英、二氧化硅、蒙脱石
C 氧化铁、氧化锰、三水铝石 D高岭石 、绿泥石、白云母
7.一般来说,土粒越细, 含量越少,AL2O3、Fe2O3等越少。
A Sio2 B cao C K2 O D Mgo
8.下列不属于反映土壤物理特性定量指标的是
A土壤颗粒密度 B土壤密度和孔隙度 C土壤磁性和土壤颜色 D土壤结构类型
9.下列有关土壤孔隙度正确的是
A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也高
B质地变细,孔隙度会增加,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
C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低
D质地变细,孔隙度会降低,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孔隙度高
10.土壤磁性是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的综合反映, 是土壤中磁性矿物的重要来源。
A赤铁矿 B针铁矿 C母岩D磁铁矿
二、名词解释
1.原生矿物:
2.硅铁铝率:
3. 次生矿物
4.黏土矿物:
5.粒级:
6.土壤质地:
7.腐殖质:
8.胡敏酸:
9、富里酸:
10.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
11.硝化过程:
12.反硝化过程:
13.土壤圈物质循环:
14. 土壤结构:
15土粒密度:
16.土壤密度:
17土壤孔隙度:
18.土壤磁性:
三、简答
1.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有哪些?
2.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四、综合分析
1.土壤矿物风化过程不仅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地带性,请连线以下内容。
区域 主要风化过程 主要风化壳
南极 物理风化、溶解 饱和硅铝型风化壳
温带、亚热带干旱荒漠区 物理风化 碳酸盐、石膏风化壳
温带暖湿地区 化学风化(脱硅、富铝化) 硅铝风化壳
热带、亚热带 化学风化(水化、脱盐基) 硅铁质、硅铝质风化壳
2.影响土壤矿物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3.次生矿物的地带性分布是如何分布的?
4.土粒的粒级大小对土壤有什么意义?
5. 土壤颗粒分析结果见下表,根据土壤质地三角表,分别确定其质地名称。
样品 | 粘粒(%) | 粉粒(%) | 砂粒(%) | 质地名称 |
a | 61 | 26 | 13 | |
b | 33 | 7 | 60 |
7.试述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
土壤地理学题库第三章
一、选择
1.以下四个因素,只有一个与土壤空气的成分无关,它是
A土壤有效孔隙的数量 B土体中生物化学反应速度 C气体交换速率 D土壤的颜色
2.下列不属于土壤水分测定的方法为
A.质量分析法B核技术法C电磁技术法D计量分析法
3.下列对植物来说是有效水的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毛管悬着水 D重力水
4.下列不属于土壤胶体带电原因的是
A离子同晶置换B胶体微粒解离离子C PH值变化D黏土矿物类型
5.以下不属于影响阳离子交换能力的因素是
A土壤胶体的类型B阳离子半径 C水化程度 D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二、名词解释
1.单位质量热容量:
2.土壤容积热容量:
3.土壤导热率:
4.束缚水:
5.毛管水:
6.毛管悬着水:
7.田间持水量:
8.毛管上升水:
9.重力水:
10. 凋萎系数:
12.土水势:
13.基质势:
14. 渗透势:
15.压力势
16重力势
17. 总土水势
18.土壤持水曲线:
19.BSP:
20.CEC:
21.土壤阴离子交换吸附:
22. 为非专性吸附:
23. 专性吸附:
24.土壤溶液
三、简答
1.影响土壤气体交换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2.土壤水分在全球水分循环中的作用?
3.土壤持水曲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
1.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的异同点?
2.土壤热扩散率与土壤水分之间有何关系?这对农业生产有何启示?
3.土壤有效水与土壤质地间的关系?
4. 土壤水分怎样运动?
5. 各种水对于植物生长的有效性情况。
6. 土壤通气性与植物生长
7.什么土壤氧离子交换量,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8. 影响土壤氧化还原过程的因素
第四章
一、选择题
1.道库恰耶夫提出的影响土壤形成的自然因素有:
A地形B母质C气候D生物E时间
2.下列是土壤成土因素的是:
A同等重要
B不可替代性质
C成土因素具有时空分异性
D土壤不断发生演化
E土壤系统是一种动态平衡
3.现代土壤发生学的观点有
A是土壤地理发生学与土壤历时发生学以及土壤形态发生学在理论上的统一
B土壤圈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的相互作用的交界地带
C土壤圈是连接地表各环境要素的枢纽
D土壤与周围环境及成土年龄有密切联系
E以上均不是
4.土壤发生学的主要内容有
A母质是岩石风化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B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他们是土壤腐殖质的生产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
C气候因素是土壤发生发育的能量源泉,他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影响土壤中物质的迁移转化。
D随着时间因素的增长,土壤发生发育不断进行
E人类通过改变成土条件和改变土壤组成、性状来影响土壤的发生发育
5、一个完整发育的土壤剖面包含三个最基本的发生层次,即
A A层 B.B层 C O层 D.E层 E.C层
二、分析
1.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异如何?
2.大气降水对成土过程的影响?
3.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5、简述草地和森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和分布特点。
6.母质对成土过程的主要影响?
7.简述河谷地形发育对土壤形成、演化的影响?
8.水文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有哪些?
第五章
1. 排列以下盐类物质溶解迁移的正确顺序:
Cacl2 mgcl2 kcl nacl
2. 成土过程的特征是:
A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演化过程 B 是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进行的
C 土壤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D是一个远离平衡、复杂的开放系统
3 下列不属于土壤矿物迁移转化过程的是:
A 淋滤作用 B 淀积作用 C 泥炭化作用 D 灰化过程
4. 以下属于土壤退化的现象是:
A 土壤侵蚀 B 风蚀沙化 C 盐渍化 D 土壤污染 E 土壤板结
二 简答
1. 影响地表物质迁移转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
2. 地表物质迁移转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 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
4. 腐殖化过程
5. 泥炭化过程
6. 矿质化过程
7. 淋滤作用
8. 淀积作用
9. 灰化过程
10. 黏化过程
11. 富铁铝化过程
12. 钙化过程与脱钙过程
13. 碱化过程
14. 潜育化过程
15. 潴育化过程
16. 白浆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