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46:45
文档

《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

《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30148课程类别:职业技术类课程(B类)适用专业:医疗美容专业授课系(部):医学技术系计划学时:34学时(课内26学时,课外8学时)编写组成员:钟兴泉许海燕李明芳谭颖编写组长:苏碧芳审定日期:2016年9月一、前言(一)制定依据本系列教材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以及目前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注重体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二)课程性质与作用《美容心理学》既是美容与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应用心理
推荐度:
导读《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30148课程类别:职业技术类课程(B类)适用专业:医疗美容专业授课系(部):医学技术系计划学时:34学时(课内26学时,课外8学时)编写组成员:钟兴泉许海燕李明芳谭颖编写组长:苏碧芳审定日期:2016年9月一、前言(一)制定依据本系列教材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以及目前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注重体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二)课程性质与作用《美容心理学》既是美容与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应用心理
《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30148

课程类别:职业技术类课程(B类)
适用专业:  医疗美容专业

授课系(部):医学技术系

计划学时: 34学时(课内26学时,课外8学时)

编写组成员:钟兴泉 许海燕 李明芳 谭颖

编写组长:苏碧芳

审定日期:2016年9月

一、前言 

(一)制定依据

本系列教材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以及目前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注重体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美容心理学》既是美容与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美容与心理学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美容医学可称为"医学-心理学综合学科"。通过美容心理学的教育,能使医学生了解病人尤其是美容求医者的心理状况,了解疾病对人的容貌、形体及心理的影响,了解容貌装扮对社会人际交往活动的心理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解除病人疾患痛苦、满足病人求美心理需求的各种技能并且增强自身社会交际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心理分析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临床实践、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工作岗位职责,专业教师将临床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

依据调研结果,确定课程设计的理念,即: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体现岗位需求;课程顺序-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学生成绩-评价工作全过程。

基于课程设计的理念,在课程结构、课堂情境、学习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将过去以知识为主线的课程结构,改为以职业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能力发展规律。改课堂教学为工作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美容医疗技术的同时也学习了心理分析知识,提升了能力。学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逐渐地完成了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

学习评价由主要评价知识改为评价工作全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贯串课程学习的始终,并将学习中所表现出的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均纳入考核范围。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34学时,其中课内24学时,课外8学时。

(四)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针对高校美容心理学教学迅速使美容专业教学各方面成熟发展,为美容界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成为美容业界发展的有力后盾。探讨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美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采用 实例-问题-领悟-和谐教学法 在《美容心理学》教学中改革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许多学生觉得美容心理学内容枯燥、难懂、不好记,即使能记住一些概念、原理,往往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采取被动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理论脱离实际。因此,“实例-问题-领悟-和谐教学法”是受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启发。取自于其中的抛锚式教学模式与随机进入模式。让教学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实例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切实可行地进行课程的组织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点,掌握解决美容临床实践中求美者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知识与技能。也提升自己的心理整体素质。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通过找出问题及学习同的互动、交流。亲身体验。达到领悟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总之是使学生,学会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能够和美容其他学科充分结合的形式学习美容心理方法,通过课堂锻炼和自己表达能力和咨询沟通能力,很好的把握和提高自身专业沟通水平。

(二)分目标

《美容心理学》课程目标围绕职业能力中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实施。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专业能力:继承医疗美容技术经验,学习现代美容方法,传承美容文化,满足美容就医者的心理期望和社会需求。具备“尊重生命、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美容人文精神。正确把握美容就医者的心理需求,让美容就医者得到视觉和心灵的满足。能分析、解决美容就医者的实际问题,成为医疗美容、美容心理治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方法能力:具备从事美容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系统认识能力、信息判断与选择能力,能有逻辑性地解决问题。

 3.社会能力:树立“敬业”、“诚信”、“人命关天”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严谨负责、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培养医疗美容管理岗位应有的良好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能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具有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依据美容行业对《美容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要求,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美容心理学概述、美容与心理学、人体审美心理学、体像与美容心理等9个项目34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教学做一体化、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学习中药鉴定知识与技能。

表3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项目

名称学业达成目标学时
理论实训理实

一体

合计课外
项目一

美容心理学概述

1. 了解美容心理学的概念

2. 把握美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理解美容心理学与美容医学的联系

4. 了解个流派的基本理论

5. 把握不同流派的使用发放

6. 能用不同的理论流派指导实践操作 

7. 具备基本的测验方法

44
项目二

美容与心理学

1. 了解心理学的概念

2. 把握心理现象的结构

3. 掌握心理过程及人格

4. 掌握人格的分类及自我意识

5. 了解变态心理的概念

6. 掌握变态心理的判别标准和类别

66
项目三

人体审美心理学

1. 了解美的特征

2. 掌握美容医学中的审美

3.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概念

4. 掌握求美行为的社会心理

5. 明确美容与社会态度

44
项目四

体像与美容心理

1. 了解体像的概念

2. 掌握体像的形成

3. 明确体像的影响因素

22
项目五

容貌缺陷心理

1. 了解容貌缺陷的概念

2. 掌握容貌缺陷的心理的形成

3. 明确应对容貌缺陷的心理的应对措施因素

44
项目六

美容心理诊断与治疗

1. 了解心理诊断的概念

2. 掌握美容手术的医学禁忌

3. 明确美容心理的诊断方法

4. 掌握常用的美容心理测验量表

2
项目七

美容与心身疾病

1. 了解神经症的概念概念

2. 掌握神经症的诱发原因

3. 明确美容心理的诊断方法

4. 掌握容貌因素导致的神经症有哪些?

5. 掌握神经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44
项目八

美容过程的心理问题

1. 了解美容受术者的基本心理特征

2. 掌握美容受术者的基本心态有哪些

3. 明确美容受术者的特殊人格类型和行为

4. 掌握美容手术者的心理定势、期待与满意

22
项目九

美容心理咨询

1. 了解美容心理咨询的概念

2. 掌握美容心理咨询的内容

3. 明确美容心理咨询的特点

4. 掌握美容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技巧

5. 了解心理与美容卫生

2
学时合计28

4342
四、教学设计

按照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临床载体,学生主体,突出能力培养等原则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详见医疗美容专业《美容心理学》课程教学设计。

五、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1.实践教学条件

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为教学做一体化提供支撑。

2.师资条件

(1)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的培训,具备高校教师资格,应有心理教学或进修经历,具备教学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

(2)从事本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应具备以下相关知识、能力和资质:

①应具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在教学时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

②在心理咨询方面从事3年以上相关工作。

(3)本课程教学任务由社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完成。其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部分教学,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实践教学。

(二)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高校美容心理学教学迅速使美容专业教学各方面成熟发展,为美容界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成为美容业界发展的有力后盾。探讨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美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采用 实例-问题-领悟-和谐教学法 在 美容心理学 教学中改革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许多学生觉得美容心理学内容枯燥、难懂、不好记,即使能记住一些概念、原理,往往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采取被动的学习态度,所学知识理论脱离实际。因此,“实例-问题-领悟-和谐教学法”是受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启发。取自于其中的抛锚式教学模式与随机进入模式。让教学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实例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切实可行地进行课程的组织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点,掌握解决美容临床实践中求美者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知识与技能。也提升自己的心理整体素质。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通过找出问题及学习同的互动、交流。亲身体验。达到领悟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总之是使学生,学会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三)教材选用或编写  

教材选用孟红主编的《美容心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

参考资料主要包括:

1.何伦主编.《美容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黄霏莉、余靖等编著.《美容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马存根编著《医学心理学》(第二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为的理念。整个考核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部分。

形成性评价包括考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观察能力、鉴别特征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设计鉴定方案能力、课堂提问等,主要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在模拟职业化的训练时体现的职业专门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如:学习过程中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汇报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鉴定方案的合理性和书写鉴定结果的规范性等等,占总成绩的20%。

结性评价包括技能性评价和知识性评价。技能性评价主要考核美容心理医疗及心理分析能力。选用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知识性评价对课程知识性目标要求进行笔试,占总成绩的40%。

考核分类考核方式和内容成绩比例
形成性评价考勤、学习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能力、观察能力、鉴别特征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设计鉴定方案能力、课堂提问等20%

终结性评价技能性评价主要考核美容心理医疗及心理分析能力。选用临床案例进行分析,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40%; 40%
知识性评价对课程知识性目标要求进行笔试40%

七、其他说明 

1.本课程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用。

2.根据新技术发展,该课程标准使用3年后修订。

文档

《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

《美容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30148课程类别:职业技术类课程(B类)适用专业:医疗美容专业授课系(部):医学技术系计划学时:34学时(课内26学时,课外8学时)编写组成员:钟兴泉许海燕李明芳谭颖编写组长:苏碧芳审定日期:2016年9月一、前言(一)制定依据本系列教材立足改革,更新观念,以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以及目前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注重体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二)课程性质与作用《美容心理学》既是美容与美容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也是应用心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