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丰精密零件制造(无锡)有限公司2011年第1次内部审核
审核目的 | 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考核方针目标的实现程度,找出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改进的机会。 |
审核范围 | 本公司所有职能部门(场所)、班次、所有过程和产品。 |
审核依据 | ISO/TS16949:2009技术规范、适用法律法规、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客户要求。 |
审核成员 | 董宝同、顾纯洁、俞丹、钱霞。 |
审核日期 | 2011年02月14日~2011年02月17日 |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综述: 1.审核概况: 本公司于2011年02月14-17日分3个组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再一次进行了全面的内部审核。涉及公司所有部门(场所)、班次(白班和夜班)、所有过程和产品。 审核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审核组总共抽取文件性、实施性、效果性的样本共1200多个,涉及600多个过程或控制项目,总共发现3个一般不符合项和4个现场审核的观察和建议项,审核组定义一般不符合项为:偶然的记录缺失及实施效果性的轻微不符合,一般不符合项要求给出书面改善措施。 2.审核发现: 公司在资源配置方面、客户满意、供货业绩、经营计划等诸多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并不令人满意,本次客户满意度评分为80.29超出满意度大于等于80%的质量目标,对于满意度低下的项目营业部要求相关部门进行改善;本年还实施了员工满意度调查,员工满意率75%,未达成80%以上的质量目标,行政部予以分析并制定了相应措施;2010年下半年体系运行期间客户投诉数18次,品管部对此分别建立了改善措施,并对措施予以跟进和验证。本年度进行了两次内部审核、一次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也已经策划,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均已建立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审核发现TS系统策划较为完整,对于体系过程的删减也在手册中予以定义,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描述都予以了相关说明,有足够的证据表明TS体系是充分的、适宜的,尽管如此,体系审核过程仍旧发现一些不符合,具体为: 1、品管部:在“产品品质控制过程/S5”出现了,一个轻微不符合项。 2、工程部:在“资讯情报系统/S2”过程出现了,一个轻微不符合项,为对外来文件登记不全。 3、行政部:在“教育训练过程/S1”中出现一个轻微不符合项,对于员工满意度的改善措施没有跟踪验证完毕。 审核发现,以往的“内外部审核纠正预防措施”都予以相应的验证,对于改善有效的项目已经关闭,但是对于没有关闭的项目,仍在进一步的跟进,以保持其有效性。 | |
不符合项及观察项情况: 本次审核共发现严重不符合项0个,一般不符合项3个,分别分布在3个职能部门和过程。 另外现场审核发现观察项及改进建议项共4个,现场予以纠正。 | |
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基本符合ISO/TS16949:2009技术规范的要求。过程的识别基本合理,公司对7.3设计开发中(产品的设计开发)部分作了删减,经验证不影响产品实现和生产服务的提供。 审核发现对于已经确定的过程控制,规定基本明确、可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与本企业的实际适宜,但是部门质量目标的设计与去年相比已经得到了提高,对过程业绩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其在管理评审过程中进行了相应评估。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基本合理,控制基本明确,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基本能满足本企业对现行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控制的需要,考虑外部市场变化,对于相对薄弱的环节给予重点改善,以优化系统。 针对本次内审的不符合项审核组已经根据不符合的严重程度分别下发了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给出改善措施,10个工作日内改善完成,ISO科具体负责在期限完成前进行效果验证,验证不符合的将再次发出CAR,直至改善有效。 | |
审核结论: 本次内部审核采取抽样的方案进行,因抽样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过程中的不符合可能没有被发现,这可能会削弱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针对本次审核结果,我们确定上一阶段系统运行基本正常,控制基本有效。 同时需要声明的是:运行有效并意味着不存在改进的机会,系统运行期间在部分环节出现了小范围的失控情形,对于本次内审所发现的问题点,应给予重点改善,以保证系统是适宜的、有效的。 | |
纠正措施要求: 要求各个部门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纠正措施并向审核组提交书面报告,审核组将采取书面与现场相结合的方式予以验证。 | |
审核报告分发范围: 总经理、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职能部门。 | |
审核组人员签字 | |
管理者代表签字 | |
总经理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