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43:27
文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可采用借助拼音,联系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此外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课文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2.正确、流利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可采用借助拼音,联系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此外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课文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2.正确、流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可采用借助拼音,联系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此外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课文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单纯地机械识字时很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猜谜语、闯关游戏、捉迷藏、火眼金睛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寓教于乐,快乐识字。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课文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和“网”。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表演,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三、教学重点

1.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6个形声字,结合图片,发现象形字的特点,识记“网”字。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识记生字

1.猜谜引入

(1)一架小飞机,飞东又飞西。来去三五里,捉虫它最行!(蜻蜓)指导读好后鼻音。

(2)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蚂蚁)指导读好“蚂”的变调。

(3)吐出细丝线,织成天罗网。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蜘蛛)指导读好翘舌音。

2.归类识字

去拼音出示:蜻蜓、蜘蛛、蚂蚁,学生指名读。

仔细观察6个生字,发现了什么?(都有虫字旁)引导学生了解“形旁”

去掉虫字旁,师生对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引导学生了解“声旁”

师小结:像这样一半是形旁,一半是声旁的字叫做(形声字)

(二)初读儿歌,感受新知

1.师范读,生指字。

2.生大声朗读儿歌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朗读,闯关游戏

第一关:我会认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认读(藏造迷食粮网)

(2)去掉拼音读。

第二关:捉迷藏

学生开火车读两轮。(蜻、蜓、蜘、蛛、蚂、蚁)

第三关:气球飞

小组读词语。

第四关:火眼金睛

找出图片中的生字,并且组一个词。

师小结:生活中处处可以识字,除了街上的招牌、包装、书本,还有电视里的字幕、小区标语都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三)图文并茂,朗读儿歌

1.逐行多种形式指导读儿歌

2.你问我答,师生拍手读儿歌

3.创编儿歌。模仿“谁在哪里干什么”编儿歌

(四)、指导书写(网间)

1.出示“网”的图片、汉字(课件演示字的演变)

2.“网”结构,课件演示笔顺,学生书空,小结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3.本课还有一个字的结构和笔顺规则与“网”一样,指名说,出示“间”。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如何写才好看?

小结:上下等宽竖笔直,四周留白内居中。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临写(提醒写字姿势),反馈评议。

板书设计:

动物儿歌

第二课时

一、教学剩余生字。

二、积累朗读词语。

三、背诵儿歌。

教学反思:

《动物儿歌》位于本册第二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儿歌中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也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针对一年级小学生,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在实际操作中,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三点:

一、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有机结合。

本课的识字任务是12个,根据文本特点将其分为虫字旁的形声字和其他生字两部分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生动有趣的图片认识动物,发现虫字旁的形声字的造字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习得了识字方法;再结合多种形式朗读儿歌,落实其他的识字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归类识字的意识。随文识字时,汉字在文本中时而跳脱,时而融进有趣的语句,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字课的效率。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低年级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字谜的谜底是即将学习的动物名称,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字预习的一个拓展,一方面预习了即将学习的生字,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将游戏导入一年级语文课堂中,它不但能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教学不足:

虽然准备地较为充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不足。

1.时间掌握不充分

在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之前的教学环节过于顺利,导致时间富余,在写字环节时间还有多,因此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写字教学占的比例过于大。

2.教学语言过于平淡

这节课中,虽然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但是仍旧缺少声情并茂、津津有味地朗读。我的教学语言比较平淡,起伏不大。

3.不敢放手,过分关注学生,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讨论、汇报,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好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理念!

改进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全面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合理把控时间,让每一个环节都尽力优化、凝练。

3.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避免出现过多无效语言。

4.注重朗读指导,加强语言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领会文本内容,感知语文魅力!

5.重视说话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可采用借助拼音,联系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此外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二、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课文插图、生活经验和游戏活动,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间、迷”等7个字。2.正确、流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