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高大支模及外脚手架工程)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一、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备用楼工程位于文昌西路与新城河路交界处,东侧紧邻移动通信老楼,北靠文昌西路,南至四季园小区,西侧为新城河。该工程地下室建筑面积6972㎡,地上建筑面积22657㎡,总建筑面积29629㎡;地下室结构东西总长111.8m,南北总宽63.35m;地上主楼尺寸为38.3×40.3m。本工程地下室一层(局部二层),地上十三层(局部十四层),裙房二层(连廊三层)。地下室一层层高4.7m(局部机械停车库部位为5.5m),地下二层层高3.7m,地上部分一层层高5.5m,其余各层为4.5m,女儿墙高度0.9m,建筑物总高度59.6m(机房层顶m)。
(一)高大支模体系概况及特点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至三层楼面的有三处、上部连廊一处、主楼七至十层一处共4处,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均超过8m,属于高大支模体系,具体参数如下:
1、三层5~6/E~G轴线处,排架搭设尺寸16.6×10m,梁截面尺寸500×600mm、650×600mm、600×600mm,板厚120mm,层高10m,排架搭设高度9.4m、9.88m。
2、三层9~10/E~C轴线处,排架搭设尺寸16.5×5.35m,梁截面尺寸500×800mm、500×600mm,板厚120mm,层高10m,排架搭设高度9.6m、9.4m、9.88m。
3、三层裙房(10~17轴线)处,排架搭设尺寸57.08×13.2m,梁截面尺寸500×1300mm、550×1300mm、600×1300mm、300mm×900mm,板厚120mm,层高10.75m,排架搭设高度9.45m、10.63m。
4、十层6/D~F、6~8/F轴线处,梁截面尺寸700×800mm、400×600mm、200×600mm,板厚150mm,排架搭设高度17.2m、17.4m、17.85m。
(二)外脚手架工程概况及特点
按照土建单位拟定的初步方案,大场区1~5层采用双排落地式扣件钢管外脚手架,架体直接落在地下室顶板上,架体最大搭设高度20m;主楼5~6层采用双排落地式扣件钢管外脚手架,架体直接落在4层及5层楼层结构板上;6层以上采用型钢与钢丝绳吊拉组合悬挑双排扣件钢管外脚手架,利用钢丝绳分段卸荷方式,架体最大搭设高度在37.5m。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令第393号)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令第493号)
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令第373号)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建质[2005]184号)
7、关于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建市[2006]248号)
8、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9、建设工程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2002年版))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2、本工程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及公司安全管理规定
1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二、监理工作流程
总体的监理工作流程参照本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另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特此制定以下针对性工作流程:
1、承包单位编制专项安全方案,由承包单位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审核合格后,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备项目监理部;
2、由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
3、施工单位应根据论证报告修改完善专项安全方案并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报备项目监理部;(如专家论证后需要做重大修改的,施工单位应当重新组织专家论证)
4、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对程序上的确认)后方可实施;
5、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三、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一)程序和行为的控制要点
1、承包单位的专项安全方案的编制须有“三审”制度,最终应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公司公章;专项安全方案的编制内容应满足《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及《建设工程高大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的规定和要求。
2、专家论证应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方案编制人员及专职安全员应当参加。
3、施工单位应当根据专家论证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盖公司公章,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4、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专项安全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5、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专项验收,验收合格后,并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其中外脚手架架体验收合格后应将合格牌、限载牌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牌挂在脚手架显著位置)
(二)重点审核内容
1、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1)检查钢管的质量:
·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资料;
·钢管外观质量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等质量缺陷;
·抽查钢管的壁厚是否与专项施工方案中要求的壁厚一致,允许偏差小于等于10%。
(2)检查扣件的质量:
·扣件必须是可锻铸制造的紧固扣件,并具有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等质量证明资料;
·扣件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型钢、钢丝绳、安全网必须符合安全专项方案和材料规范的要求。
2、底座位置及基础是否正确。
3、杆件的规格尺寸和垂直度,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钢丝绳、型钢等的设置,扣件拧紧力矩是否符合要求。(无计算时,按下面的要求确定,专项方案有规定是按照专项安全方案实施;专项方案中与规范规定有冲突时,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2002年版))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的规定执行)
(1)外脚手架
1)杆件要求
①杆件设置要求: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倍立杆纵距,且不应大于500mm。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基础立杆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横向扫地杆向底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作业层、斜道栏杆的挡脚板的设置: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上栏杆上皮高度为1.2m;
中栏杆应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
②杆件的连接要求: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内。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病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的接头不宜在同步或同跨内。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剪刀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连墙件的要求:
·连墙件布置的最大间距(双排:高度小于等于50m):
竖向间距:2倍步距;
水平间距:3倍立杆纵距。
·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佳可采用拉筋的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大于4m(2步)。
支撑的要求:
·双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
·高度在24米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离不应大于15米。
·高度在24米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门洞桁架的要求:
·双排脚手架门洞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桁架结构形式,斜杆与地面的斜角应在45~60°之间。
·双排脚手架门洞处的空间桁架,除下弦平面外应在其余5个平面内的节间设置一根斜腹杆。
·门洞桁架的两侧立杆应为杆,副立杆高度应高于门洞口1~2步。
·门洞桁架伸出上、下杆的杆件端头,均应增设一个防滑扣件,该扣件宜紧靠主节点处的扣件。
2)扣件螺栓是否松动(采用扭力扳手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检查)。
3)钢丝绳和型钢的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其中钢丝绳的张紧度应仔细检查。
4)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①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②连墙件。
(2)高大支模体系
①检查立杆(包括梁下立杆)的间距、排列是否符合专项施工方案,其纵、横向允许偏差为±50mm。立杆垂直度,其允许偏差为3‰;
②检查纵、横向水平杆的安装是否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检查纵、横向、水平剪刀撑的设置是否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规范要求: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抽查扣件拧紧力矩,用扭力扳手(扭力矩为40N/m);
检查砼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是否安排专人对模板支撑系统进行监护,监视支撑系统的杆件(尤其是立件)是否有松动变形的情况;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按照先浇筑柱子后浇筑梁板的顺序进行,以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
⑥模板拆除时,应检查:
·结构的砼强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检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报告,并履行拆模审批签字手续;
·模板支撑系统拆除前施工单位对拆除方案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在拆除区域内应设置安全警戒线并派专人看守,拆除过程中严禁将杆件直接向地面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
·拆除作业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2步;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系统,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徐,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支撑架体。
4、安全网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
1)脚手架外侧设置密目式安全网,并严密。
2)当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200mm时,应自上而下每4步一隔离。隔离设施要牢固可靠。
3)是否超载:
结构与装饰脚手架作业层的施工均布活荷载的允许值(设计有规定的除外):
·结构脚手架:均布活荷载3KN/㎡,可考虑2步同时作业;
·装饰脚手架:均布活荷载2KN/㎡,可考虑3步同时作业;
4)不得将模板支架,揽风绳,泵送砼和砂浆的输送泵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脚悬挂起重设备;
5)施工过程中,若脚手架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3(3)d和3(4)d的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6)拆除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进行监护;
7)外脚手架架体底部有防止人和物体坠落的全封闭措施。
(三)主要项目的检查方法和频率
1、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查数量不低于搭设用量的30%(监理抽检15%),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且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送法定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2、对扣件拧紧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监理按照规定的一半频率检查),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监理抽查50%)。
3、检查工具主要利用卡尺、卷尺等。
四 、主要监理工作方法
(一)我们坚持“严格控制、积极参与、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主要采用巡视、平行检查、实测实量的监理方法,采取签发监理通知、监理联系单的等手段,对工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二)坚持严格监理、从严把关,一丝不苟的作风
(三)用数据说话
注意认真记录施工的关键数据和状况。当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种种原因与监理的要求出现分歧时,监理应晓之以理,使其明了监理工作的目的、依据,如施工单位仍不接受,则应以书面形式进行纠正。必须保证施工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四)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1、施工单位未编制专项安全方案以及未按照规定进行方案论证、未履行审核签章程序的,不得进行施工。
2、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和外脚手架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发现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后方可继续施工。
3、监理对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和外脚手架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过程实施巡视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以书面责令整改,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拒不停止施工的,及时向建设单位报告,或者直接向上级主管部门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