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
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 C )的方针。
A.治疗为主、防治结合 B.康复为主、防治结合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B)的各种危害。
A.常见病 B.职业病 C.多发病 D.地方病
3.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A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A.化学、物理、生物因素 B.不良气候 C.不良环境
4.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B)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A.常见病 B.职业病 C.多发病
5.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 C )档案。
A.生产技术 B.产品销售 C.职业卫生
6.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接受(A)培训。
A.职业卫生 B.专业知识 C.文化知识
7.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等三类人员继续教育的周期为( A )年。
A.一 B.二 C.三
8.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A)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A.每年 B.每两年 C.每三年
9.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小时等效A声级≥85分贝的工作场所时,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配备适用的( C ),并指导劳动者正确佩戴和使用。
A.手套 B.毛巾 C.护听器
10.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 A )劳动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
A.应急 B.简易 C.临时
11.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B )工作场所,用人单位不得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
A.部分 B.全部 C.个别
1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 A )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A.职业健康检查 B.一般健康检查 C.招工体检
13.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 C )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A.解雇离开 B.留在 C.调离
14.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B)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
A.粉尘 B.职业病 C.噪声
15.职业病具有病因明确、发病与工作场所环境条件有关、有一定的潜伏期、(B)等特点(√)
A.不可以预防 B.完全可以预防 C.不可治愈
二.多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ABC)而引起的疾病。
A.粉尘
B. 放射性物质
C.其他有毒、有害因素
D.不良气候条件
2.采取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一级预防),从根本上杜绝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哪几种方式(ABCD):
A.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毒原料替代有毒原料,以低毒原料替代高毒原料;
B.改变生产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生产,减少接触机会;
C.隔离人员或危害,或增加距离,减轻危害性;
D.工程控制:设置除尘器、通风排毒装置、隔声消声设施、屏蔽措施等,降低危害的浓度或强度。
3.职业病发病预防(二级预防),主要有以下哪些措施(ABCD):
A.对劳动者进行危害与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与能力
B.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进行定期检测,根据其危害程度制定预防措施
C.对接触危害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
D.合理配发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4.劳动者享有下列(ABCD)职业卫生保护权利:
A.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B.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C.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D.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5.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进行防护的步骤主要有(ABC):
A.全面识别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明确危害程度
B.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危害
C.采取适当的预防控制措施
D.开展体育锻炼活动
6.通常所说的职业病危害“三告知”,是指(ABC)
A.劳动合同告知
B.工作场所告知: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告知卡与警示标识牌
C.结果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告知
D.张贴并对外公布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
7.劳动合同告知书必须明确以下哪些内容(ABCDE):
A.劳动者所在部门及岗位名称
B.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C.对应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禁忌证
D.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E.职业病防护措施
8.职业健康检查类别包括(ABCD)
A.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B.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C.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D.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9.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发原则(ABC)
A.适用于工作场所中的有害因素
B.该防护用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C.适当保养,随时可用
D.便宜简便即可,质量好坏无所谓
10.噪声的防护措施包括(ABCD)
A.合理分区设计,将高噪声与低噪声工作场所分开布置
B.隔声、吸声、消声
C.基础减振
D.听力保护
11.防暑降温措施有(ABCD)
A.合理设计,使劳动者远离热源
B.采取隔热措施
C.加强全面通风和局部机械通风
D.对高温作业劳动者采取个人防护与保健措施
12.用人单位应当对下列(ABC)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A.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新录用劳动者
B. 拟转岗到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的劳动者
C.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如职业机动车驾驶、电工、压力容器等作业)的劳动者
D.财务、销售人员
13.用人单位应当严格做到:(ABCDE)
A.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B.对有职业禁忌,或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C.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D. 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E.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14.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应有以下具体内容?( ABC)
A、职业卫生管理员参加 B、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
C、主要领导人和管理人员都要参加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15.国家对从事(ABC)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A.放射性 B.高毒 C.高危粉尘 D.高温
16.职业病危害公告栏应公布职业病防治的主要内容有 ( ABC ) 。
A.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B.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C.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7.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 ABC )。
A.定期检修 B.定期检测 C.定期维护
18.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业卫生主要培训内容:( ABC )
A.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规和规章 B.职业病危害防治基础知识 C.结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19.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ABCD)
A.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规、规章以及标准;
B.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
C.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
D.防护设施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
20.用人单位在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定期检测过程中不得有下列(ABCD)行为:
A.隐瞒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成分及用量、生产工艺与布局等有关情况
B.减少生产负荷、开工时间不足等状态下检测
C.要求检测机构更改采样检测数据
D.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指定地点或指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检测
三.判断题(正确划 √,错误划 ×, 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2018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主题是“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
2.从源头上根本杜绝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是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关键。(√)
3.《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均对职业病防治提出了具体目标。(√)
4.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5.国家建立工伤(职业病)社会保险制度,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6.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牌的类别中,红色代表“禁止标识”,黄色代表“警告标识”,蓝色代表“指令标识”,绿色代表“提示标识”。(√)
7.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8.没有必要对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方法进行培训,想怎么戴就怎么戴。 (×)
9.在产生粉尘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必须佩戴“纱布口罩” 。 (×)
10.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
11.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
12.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3.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维护、检修检测,不得擅自撤除、停止使用。(√)
14.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内容是:签订合同时可以不用告知职业病危害、后果、防护措施、待遇。(×)
15.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配备标准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并作好领用记录。(√)
16.必须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严禁不体检不建档。(√)
17.必须每年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
18.用人单位应当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
19.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进行现场采样检测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故意减少生产负荷或停产、停机。(√)
20.企业要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就是隐患”的观念,把职业卫生培训摆上重要的位置,严禁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