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经济学 必读书目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6:41
文档

经济学 必读书目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第1部《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第2部《国富论》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第3部《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第4部《政治经济学概论》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第5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第6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第7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1846)第8部《政治经济学原
推荐度:
导读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第1部《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第2部《国富论》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第3部《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第4部《政治经济学概论》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第5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第6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第7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1846)第8部《政治经济学原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 

第1部 《经济表》 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 

第2部 《国富论》 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 

第3部 《人口原理》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 

第4部 《政治经济学概论》 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 

第5部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 

第6部 《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 

第7部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1846) 

第8部 《政治经济学原理》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1806—1873) 

第9部 《资本论》 卡尔·马克思(德国1818—1883) 

第10部 《政治经济学理论》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英国1835—1882) 

第11部 《国民经济学原理》 卡尔·门格尔(奥地利1840—1921) 

第12部 《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 里昂·瓦尔拉斯(法国1834—1910) 

第13部 《资本与利息》 欧根·冯·庞巴维克(奥地利185l一1914) 

第14部 《经济学原理》 阿弗里德·马歇尔(英国1842—1924) 

第15部 《利息与价格》 克努特·维克塞尔(瑞典1851—1926) 

第16部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 

第17部 《有闲阶级论》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美国1857—1929) 

第18部 《经济发展理论》 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奥地利1883—1950) 

第19部 《福利经济学》 阿瑟·赛西尔·庇古(英国1877—1959) 

第20部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英国1903—1983) 

第21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 

第22部 《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 

第23部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奥地利19—1992) 

第24部 《经济学》 保罗·萨缪尔森(美国1915一) 

第25部 《丰裕社会》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美国1908—) 

第26部 《经济成长的阶段》 沃尔特·罗斯托(美国1916—) 

第27部 《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 

第28部 《资本上义与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美国1912—) 

第29部 《经济学》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1943—) 

第30部 《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30部必读的投资学经典 

第1部 《聪明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美国14—1976) 

第2部 《金融炼金术》 乔治·索罗斯(美国1930—) 

第3部 《漫步华尔街》 伯顿·马尔基尔(美国1933—) 

第4部 《克罗淡投资策略》 斯坦利·克罗(美国1928—) 

第5部 《艾略特波浪理论》 小罗伯特·R·普莱切特(美国1949—) 

第6部 《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A·费雪(美国1908—2004) 

第7部 《投资学精要》 兹维·博迪(美国1943—) 

第8部 《金融学》 罗伯特·C·莫顿(美国1944—) 

第9部 《投资艺术》 查尔斯·艾里斯(美国1941—) 

第10部 《华尔街45年》 威廉·戴尔伯特·江恩(美国1878—1955) 

第11部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约翰·迈占(美国1912—1987) 

第12部 《笑傲股市》 威廉·欧奈尔(美国1933—) 

第13部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约翰·墨菲(美国1934—) 

第14部 《资本市场的混沌与秩序》 埃德加·E·彼得斯(美国1952—) 

第15部 《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 詹姆斯·P·奥肖内西(美国1931—) 

第16部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美国1944—) 

第17部 《专业投机原理》 维克多·斯波朗迪(美国1952—) 

第18部 《巴菲特:从100元到160亿》 沃伦·巴菲特(美国1930—) 

第19部 《交易冠军》 马丁·舒华兹(美国1945—) 

第20部 《股票作手回忆录》 爱德温·李费佛(美国1877—1940) 

第21部 《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吉姆·罗杰斯(美国1942—) 

第22部 《世纪炒股赢家》 罗伊·纽伯格(美国1903—1999) 

第23部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德国1906—1999) 

第24部 《逆向思考的艺术》 汉弗菜·B·尼尔(美国1904—1978) 

第25部 《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 范·K·撒普(美国1945—) 

第26部 《泥鸽靶》 弗兰克·帕特诺伊(美国1967—) 

第27部 《贼巢》 詹姆斯·B·斯图尔特(美国1951—) 

第28部 《非理性繁荣》 罗伯特·希勒(美国1946—) 

第29部 《伟大的博弈》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1944—) 

第30部 《散户至上》 阿瑟·莱维特(美国1931—) 

30部必读的管理学经典 

第1部 《科学管理原理》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美国1856—1915) 

第2部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 马克思·韦伯(德国18—1920) 

第3部 《经理人员的职能》 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第4部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 

第5部 《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埃尔顿·梅奥(美国1880—1949) 

第6部 《企业中人的方面》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美国1906—19) 

第7部 《个性与组织》 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第8部 《如何选样领导模式》 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 

第9部 《管理决策新科学》 赫伯特·西蒙(美国1916—2001) 

第10部 《伟大的组织者》 欧内斯特·戴尔(美国1914—) 

第11部 《管理的新模式》 伦西斯·利克特(美国1903—1981) 

第12部 《营销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美国1931—) 

第13部 《让工作适合管理者》 弗雷德·菲德勒(美国1922—) 

第14部 《组织效能评价标准》 斯坦利·E·西肖尔(美国1915—1999) 

第15部 《再论如何激励员工》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1923—2000) 

第16部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 弗里蒙特·卡斯特(美国1924—) 

第17部 《经理工作的性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拿大1939—) 

第18部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第19部 《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美国1908—1984) 

第20部 《杰克·韦尔奇自传》 杰克·韦尔奇(美国1935—) 

第21部 《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第22部 《Z理论》 威廉·大内(美国1943—) 

第23部 《转危为安》 爱德华兹·戴明(美国1900—1993) 

第24部 《总经理》 约翰·科特(美国1947—) 

第25部 《追求卓越》 托马斯·彼得斯(美国1942—) 

第26部 《领导者:成功谋略》 沃伦·本尼斯(美国1925—) 

第27部 《巨人学舞》 罗莎贝丝·摩丝·坎特(美国1943—) 

第28部 《第五项》 彼得·圣吉(美国1947—) 

第29部 《企业再造》 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第30部 《基业长青》 詹姆斯·柯林斯(美国1958—) 

20部必读的修身处世经典 

第1部 《道德经》 老子 (中国·先秦生卒年不详) 

第2部 《圣经》 教经典 

第3部 《论语》 孔子 (中国·春秋公元前55l-前479) 

第4部 《孟子》 孟子 (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72-前2) 

第5部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古罗马121-180) 

第6部 《荀子》 荀子 (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30-前230) 

第7部 《庄子》 庄子 (中国·战国约公元前369-前286) 

第8部 《道德箴言录》 拉罗什福科(法国1613-1680) 

第9部 《颜氏家训》 颜之推 (中国·南北朝531-591) 

第10部 《人生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561-1626) 

第11部 《家范》司马光 (中国 ·北宋1019-1086) 

第12部 《智慧书》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西班牙1601-1658) 

第13部 《世范》 袁采 (中国·南宋?-1195) 

第14部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唁兰克林(美国1706-1790) 

第15部 《小窗幽记》 陈继儒 (中国·明代1558-1639) 

第16部 《蒙田随笔》 蒙田 (法国1533-1592) 

第17部 《菜根谭》 洪应明 (中国·明代生卒年不详) 

第18部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中国清代1811-1872) 

第19部 《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1888-1955) 

第20部 《傅雷家书》傅雷 (中国1908-1966) 

30部必读的名人传记经典 

第1部 《忏悔录》 

第2部 《贝多芬传》 

第3部 《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 

第4部 《巴尔扎克传》 

第5部 《我生活的故事》 

第6部 《约翰逊传》 

第7部 《萨特传》 

第8部 《我的爱,我的自由》 

第9部 《居里夫人传》 

第10部 《罗素自传》 

第11部 《罗曼·罗兰传》 

第12部 《我妹妹与我》 

第13部 《甘地自传》 

第14部 《真爱让我如此幸福》 

第15部 《卡夫卡传》 

第16部 《牛犊顶橡树》 

第17部 《从文自传》 

第18部 《拿破仑传》 

第19部 《富兰克林自传》 

第20部 《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 

第21部 《荣格的生活与工作》 

第22部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第23部 《苏东坡传》 

第24部 《杰克·韦尔奇自传》 

第25部 《传》 

第26部 《华盛顿全传》 

第27部 《我毕生的故事》 

第28部 《房龙传》 

第29部 《无尽的探索》 

第30部 《卓别林自传》 

20部必读的心理励志经典 

第1部 《富兰克林》 

第2部 《依靠自我》 

第3部 《自己拯救自己》 

第4部 《伟大的励志书》 

第5部 《致加西亚的信》 

第6部 《巴比伦富翁的秘密》 

第7部 《思考致富》 

第8部 《一生的计划》 

第9部 《积极思考的力量》 

第10部 《人人都能成功》 

第11部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第12部 《与你在颠峰相会》 

第13部 《人性的弱点》 

第14部 《唤醒心中的巨人》 

第15部 《攻心为上》 

第16部 《谁动了我的奶酪》 

第17部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第18部 《平地而起》 

第19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20部 《邮差弗雷德》 

20部必读的谋略经典 

第1部 《道德经》 

第2部 《鬼谷子》 

第3部 《管子》 

第4部 《论语》 

第5部 《孙子兵法》 

第6部 《荀子》 

第7部 《韩非子》 

第8部 《战国策》 

第9部 《人物志》 

第10部 《贞观政要》 

第11部 《反经》 

第12部 《资治通鉴》 

第13部 《三国演义》 

第14部 《菜根谭》 

第15部 《智囊》 

第16部 《三十六计》 

第17部 《曾国藩家书》 

第18部 《厚黑学》 

第19部 《君主论》 

第20部 《战争论》 

30部必读的科普经典 

《几何原本》 

《天体运行论》 

《心血运动论》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自然史》 

《物种起源》 

《昆虫记》 

《人类的故事》 

《鸟与文学》 

《所罗门王的指环》 

《菌儿自传》 

《趣味地球化学》 

《寂静的春天》 

《从一到无穷大》 

《双螺旋》 

《黑猩猩在召唤》 

《物候学》 

《细胞生命的礼赞》 

《自私的基因》 

《啊哈!灵机一动》 

《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古海荒漠》 

《混沌:开创新科学》 

《时间简史》 

《皇帝新脑》 

《西方科学的起源》 

《魔鬼出没的世界>

《万物简史》 

《数字化生存》 

《生命的未来》

一、入门教材: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 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说明:   

1、越基础性之教材越需深入浅出,将复杂抽象的道理联系到生活实际上,才讲的透彻,又能调起初学者之兴趣。国外教材,形成一竞争市场,多极高明之著作,教材之撰写也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之便利,如曼昆之教材,以完全不带数学式而著称,又或更新换版本极快,以及时吸收新知识,如斯蒂格利姿《经济学》之增加不对称信息部分。低手所写教材自然被市场淘汰。故市面之基础教材,多为大高手所写就。   

2、国内教材,建国以来,除商务系列丛书初期之100年前古典学派部分,同意翻译以作为马克思批判之反面教材得以出版外,80年代以前,近50年间国外经济学研究学问之成就,国人皆不得见。80年代末期,邹至庄先生力倡西方经济学,邓大人首肯之后,国内始渐有〈西方经济学〉之类教材出现。此类教材,多为新出道之老师,为进阶升职,凑出版物之数而编抄西人著作而成,机制所限,不敢添加“反动”之知识,又无竞争机制,购买者多为其听课学生。故质量甚差,若非特殊目的如考研指定者,慎勿购买。   

3、按经济学有入门低、中级、高级之分。高级乃指其运用之数学工具及阐述观点之纷争更多而言,并非此学问高人一等。一如高等数学未必高初等数学一等之意。越是高级,则越多分歧,也越追求数理逻辑之严谨,反不如低级来的实用。初级的入门教材一般是针对初学者,所以大多举案例和现象,加以文字解释,偶尔插加二维图案,高级教材注重数理逻辑,而二维图案及文字已难以表达、解决所说明之问题,故多用数学证明或代数方程,夹杂现代数学工具。中级教材则介乎其中,界定甚为模糊。教材难度不同,跨度也相差很大。   

二、中级微观教材   

中级教材一般以微观、宏观两科为主,兼修其他应用科目。传统经济学,本无宏观、微观之分,自凯恩斯针对名义变量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之后,始有宏观一科。故历来次序,先修微观,再修宏观,后及其他。   微观经济学为各科之基础。其分析,乃基于马歇尔的一般均衡分析及边际效用学派之边际分析,而后由萨谬而森发展数学方法及框架而成,涵盖范围甚广,大致包括:   基础部分:传统厂商理论(技术、利润、成本)、传统消费者理论(效用、偏好、选择、需求)、局部均衡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之稳定性)、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二大定理、交换方框图)   分支部分:寡占市场理论(寡头、定价、市场细分)、博奕论(纯策略均衡、混合博奕、广延型结构、厂商博奕、颤抖的手)、公共物品理论(公共物品、税收制度设计、投票、外部效应)、不确定性经济学(风险、博采、保险、投资)、信息经济学(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信号)、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契约理论)、法和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性质分析、法律)、拍卖理论(拍卖机制设计)、匹配理论等。   学习者可根据上述容,与教材所列提纲比较,则可知教材侧重点之所在.

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目前数种版本中,以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 -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版。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图形清晰,语言流畅。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 (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 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32开,800多页。易懂而深刻。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三、中级宏观教材

若无意进一步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则可同时学习宏观经济学。微观的特点是精深,宏观则是驳杂。因为宏观流派很多,观点各不相同。   

11、《宏观经济学》曼昆,版。中文翻译。此书秉承曼昆〈经济学原理〉之优点,以简单,浅显为特点。虽只有很少量的数学,但对原理及内容均提炼得甚为简洁。前半部分写得相当清晰。可读完萨谬而森《经济学》并略懂一点微观后直接学习。适宜一个循环学习,即以书入手,修完《全球视角》后,再回头重修此书,有提纲挈领之用。缺点是作者似乎限于门户之见,对真实周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其他学派提得很少。建议阅读。   

12、《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版中文翻译,东北财大有影印英文版。此书是标准的中级宏观教材,属正统教材。体系清楚,描述准确,通行于美国各大学多年。采用凯恩斯IS-LM体系为框架,对各个流派评价及描述相当公平。推荐必读。   

13、《宏观经济学》版,中文翻译。罗伯特霍尔,整本书显得有点凌乱,适宜读过其他中级宏观再做印证之用,内容比上述两本教材略深。不属必读范围。   

14、《宏观经济学》巴罗。清华,影印英文版。巴罗宏观经济学造诣很深,主要研究领域在经济增长理论。但写的书却销路很差。学这本书可作为对上述教材所属凯恩斯学派的一个补充。不属必读范围。   

15、《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三联版杰佛里萨克斯,32开,1000页。萨克斯成功处理了南美高通货膨胀的问题,但书一样写的相当好,整本书注意细节而有条理。很适宜读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后进一步阅读。以拓展知识。上述5种教材所用符号各不相同,对学习者实在甚为不便。   

16、《国际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今日之宏观经济学,已很难讨论封闭的宏观经济,此书可谓进一步拓展的宏观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个部分,渗透克鲁格曼的经济思想,所采用框架为AS-AD框架,可作IS-LM框架的补充。推荐阅读。   

17、《现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与反思》及《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 -各思想流派分析》及《与经济学大师对话》此系列三册,前两册为商务版。此书乃对各不同流派经济学大师的采访和评论,对各个流派的异同可以有清楚的了解,而且是直面经济学大师,可以看到各个大师之间彼此的观点不同,甚至成见立场,互相抨击之处,实在有趣。推荐阅读。   

四、其他教材

18、版《经济科学译丛》系列之其他大多数教材:《经济思想史》、《财政学》、《公共部门经济学》、《人事经济学》、《金融学》(博迪)、《投资学》、《货币银行学》(米十金)等等实务应用之科目。适当补充阅读〈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哈耶克、剑桥之争、非瓦尔拉斯均衡分析、等等内容。   

19、三联丛书黄皮书系列,其中显要者如《公共经济学》(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阿特金森(Atkinson, Anthony B.) [美] 斯蒂格里茨(Stiglitz, Joseph E.)著)、〈政治与市场: 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货币、银行与经济》(Money, Banking, and the Economy)〔美国〕托马斯·梅耶(Thomas Mayer)、〈法和经济学〉等等。可对经济学之应用领域获得一个深刻视角。三联丛书,推荐全部阅读。   

20、《卖橘者言》、《佃农理论》、《经济解释》。张老先生近年是国内焦点所在,也写了几本〈随笔〉,发表不少演讲,大体而言,〈随笔〉不堪一读,其中论书法、摄影部分,不关主旨,且水平甚低,多属偏颇之见,今不论之。唯上述专著中之〈佃农理论〉,见解独到,尤有过人之处。建议修完中级微观后仔细阅读。《经济解释》则为论文集,然其中也有不少过激之言论及偏见,不可以教材视之。其中“合约理论”部分,可以一读。论“主义”部分,则未必有理。   

2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新兴超边际古典经济学〉,杨先生气魄甚大,欲以一己之力重写传统经济学体系,与汪丁丁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经济学之异端,读之可开阔视野。推荐阅读。   

22、〈波斯纳文集〉苏力翻译。老先生以法学专才,写〈法之经济学分析〉,实一极高明之人士,于此不可不提。推荐阅读。   

23、商务丛书《汉译世界名著》系列:此丛书系列,自二十世纪初商务王云五先生主持,与是事者不计其数,除中断十余年外,每年陆续出版,涵盖哲学(红皮)、历史(黄皮)、政治(绿皮)、经济(蓝皮)、语言学、人类学(未成),所翻译者,非经典不收,皆大师之精华,所主持翻译之人,多博学鸿儒或一代大师。单经济一门,翻译之著作,至今已近百种。百年间,传播知识无数,可谓功德无量。读完蓝皮经济类之全部,则可通晓经济学之来龙去脉。   

至此,无意于经济学一门谋生者,已然足够。然上述书籍,常人阅读,少者耗时约需1、2年以上。多者3、5年。且其中论著,多高明之作,或有一读再读之需,而读完,也或有“屠龙之技”之感也未之定,一笑!   

五、数学工具:

即所谓数理经济学一科。若数学水平较高,有意进一步玩弄经济学之数学智力游戏,则可参读以下数学工具:中国大学本科考研究生之数学三(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必修之基础课,其他之数学工具则包括拓扑学初步(凸集、凹集、微分方程稳定性)、线性规划(代数理论、几何理论、对偶理论)、非线性规划(不等式约束规划)、变分法(欧拉方程、泛函函数、收敛问题、可变端点、横截条件、勒让得必要条件、相图分析)、最优控制理论(最大值原理、汉密尔顿函数)、连续时间优化规划、离散时间优化规划(不动点性质、值函数)、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混沌系统、随机变量等等。 

24、 《经济学中的数学》(入门水平)

25、 蒋中一《数理经济学基础》(基础水平) 

26、 《动态优化基础》(进阶水平) 

27、 高山成(takayama)《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8、 龚六堂《经济学中的优化方法》(推荐阅读)

29、 《经济学中的动态递归方法》(推荐阅读)

30、 〈数理经济学手册〉版(重点阅读)   

六、中高级微观经济学:

下文书籍,未必尽是高明著作,然国内此类教材甚少,下述书籍,聊胜于无。   

31、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北大出版。内容属于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涉及微观领域较多,引入大量的数算,除文字内容外,强调逻辑推理。惟书中有不少印刷错误,且理论内容跳跃太快,不利学习理解,数用庞杂,不够明快清晰。在国内中高级教材中属中上之作,接近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水平。最大的优点是书后付有大量需要运算的习题,均需花时间读书和思考才能解决,很适宜学习训练。对从中级到高级过渡有帮助。不属必读范围。   

32、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大出版。此书属于中高级内容,因涉及主题较少,故比平新乔之〈18讲〉显得清晰。适宜找不到其他中高级教材,而高级教材又甚困难,可以此书做过渡。

33、 Nicholson < Microeconomic Theory>>。国内中文翻译出版。此书微积分运用、数算简洁明晰,全书难度、体系一致,排版清楚、内容重点突出,主题有深度,实为一极佳之中高级教材。书后之参考书目适宜进一步学习参考,为中级教材之中,最适宜和高级教材接轨者,唯书价稍贵,习题难度不深,习题量稍显不足。此书似乎出版发行量不多 ,除北大、复旦等处书店有少量可见外,其他大学及城市似甚少见。推荐阅读。   

34、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此书主题基础部分已达高级水平,难度甚大。至博奕论以后部分,则难度甚浅。或与日本经济学之教授方法有关。对传统的价格理论的数学描述相当清楚。数学证明部分清楚。推荐阅读。   

35、张维迎〈高级微观经济学〉,此书张教授5、6年前在做访问学者时已准备出版,之论著中,多处注释引自此教材,多种丛书翘首以待,均将此书名印于丛书之中,以待出版。然数年一去悠悠,至今未见面世。张教授微观造诣甚深,想来此书必也不错。估列于此处,他日或可望出版,若有见张教授者,也可代问此书出版之日。呵呵。   

36、范里安《高级微观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这是范里安在《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的基础上的标准高级教材。每一章均相当简短但精要。阅读时需要对中级教材有比较深入的学习。但翻译质量不佳。建议直接读英文版。接近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37、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清华版。进一步学习数理经济学之用。不属于必读范围。   

38、《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theory》andrew.mas-colell Green等,社科院,中文版,北大翻译。110元。经典中的经典目前所见,顶级教材,研究生一年级水平。推荐阅读。

七、高级宏观经济学 

39、 《高级宏观经济学》戴维 罗默。商务版。推荐阅读

40、 布兰查德《高级宏观经济学》 

41、 萨金特《动态宏观经济理论》 

42、 龚六堂《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推荐阅读   

八、其他教材: 

43、《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泰勒尔)。属于研究生初级教材。

44、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哈佛剑桥经济学著作译丛》:《经济理论的进展》(上下)、《公共选择理论》、《治理机制》、《不确定性与信息分析》、《经济学中的制度》推荐全部阅读。 

45、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名著丛书〉系列:《企业经济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速水右次郎)、《同意的计算》(布坎南)、《货币数量论研究》(佛里德曼)推荐全部阅读。

46、经济科学出版社《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此系列水平介于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若学完上述其他教材,此系列可不必阅读。聊记于此。

47、邹恒甫主编:〈金融丛书系列〉:以让拉丰〈激励理论〉为最高水平,其他尚可。

4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代经济学教科书译丛》系列:目前国内所见最好教材系列,学完这个系列,建议找老师报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

文档

经济学 必读书目

30部必读的经济学经典第1部《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法国1694—1774)第2部《国富论》亚当·斯密(英国1723—1790)第3部《人口原理》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英国1766—1834)第4部《政治经济学概论》让·巴蒂斯特·萨伊(法国1767—1832)第5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英国1772—1823)第6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西蒙·德·西斯蒙第(法国1773—1842)第7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弗里德利希·李斯特(德国17—1846)第8部《政治经济学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