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嘉应学院计算机系
2005年7月修订
一、 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
二. 学时、学分:理论51学时,实验14学时,4学分
三. 适用专业/课程类型:计算机专业/必修
四、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对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为在软件开发中使用各种数据库系统平台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数据库设计,包括E-R模型的设计和关系模型的设计;关系代数;关系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规范化设计;事务控制,包括并发控制和恢复控制等。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际的思想和能力。引导学生在各种实际数据库系统平台上实践所学知识,引导他们用所学理论知识理解和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
先修课程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课堂教学
1. 篇章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关系数据库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第4章 关系系统及查询优化
第5章 关系系统理论
第6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
第7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
第8章 并发控制
第9章 数据库安全性
第10章 数据库完整性
第12章 数据库新技术发展
2. 教学内容与要求 (17×3=51学时)
第1章 绪论(4学时)
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基本概念和它们的联系。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应用领域。理解数据库系统和文件系统两种不同数据管理方式之间的比较。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三层模式结构和两级数据性。理解数据库实例和模式的区别。了解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和它们的区别。了解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用户,以及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了解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三层体系结构等典型数据库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掌握实体集、联系集、属性等基本概念。掌握超码、候选码、主码、外部码及其运用。掌握实体间联系的四种类型,学会区分它们。了解若干实体联系模型的设计问题。掌握实体-联系模型的设计方法。掌握从实体联系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方法。
第2章 关系数据库(4学时)
了解关系模型的三要素。掌握关系的数学定义、组成和性质。了解关系和关系数据库的联系,模式和实例的区分。掌握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附加运算和扩展运算。了解视图的原理机制,性质和优点。了解用关系代数表示数据库修改的方法。了解元组关系演算。掌握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复杂查询问题的方法。
第3章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7学时)
了解SQL的应用背景和国际标准。掌握SELECT数据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和扩展结构,及所对应的关系运算和次序。掌握SELECT语句中嵌套子查询的使用。掌握Create、Drop等数据定义语句。掌握插入、删除、更新数据库的Insert、Delete、Update等数据操纵语句。掌握嵌入式SQL的原理,与宿主语言的通讯机制,游标的定义与使用。
第4章 关系系统及查询优化(4学时)
掌握查询优化的概念和RDBMS的内部优化技术。
第5章 关系系统理论(6学时)
了解不良关系数据库设计所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解决方法。掌握各种函数依赖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掌握函数依赖集的闭包、属性集的闭包。掌握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oyce-Codd范式。掌握无损分解的概念和判定方法。掌握将关系规范化到不同级别范式的方法。
第6章 关系数据库设计(6学时)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数据字典的内容,数据库设计各个阶段的具体设计内容、设计描述、设计方法等。了解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评价,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第7章 数据库恢复技术(3学时)
了解四种故障类型: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计算机病毒。了解恢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转储机制和记录日志文件机制。理解“先写日志”的原则。掌握不同故障的恢复策略。理解检查点的作用和机制。掌握事务的概念。掌握事务的ACID性质。了解事务执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掌握事务的串行调度和并发调度之间的对比。了解事务并发调度可能产生的三种数据不一致性及其根本原因。
第8章 并发控制(4学时)
了解锁的概念。掌握锁的两种基本类型:排他锁和共享锁。掌握一级封锁协议、二级封锁协议、三级封锁协议和两段封锁协议,了解它们的作用。理解基于时间戳的并发控制。理解基于多版本的并发控制。
第9章 数据库安全性(2学时)
掌握安全性控制和完整性控制的区别。掌握SQL中授权的机制。
第10章 数据库完整性(2学时)
掌握关系模型中的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掌握SQL中的完整性规则包括主码约束、外部码约束、非空约束、域约束、检查约束、断言、触发器。
第12章 数据库新技术发展(7学时)
了解数据库新技术的进展、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补充数据仓库、XML技术、XML数据库技术等知识。
(二)实践教学
1、实验安排(每次实验2个课时)
实验用的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实验一、Sql server 的系统结构
实验二、数据定义、数据库基本查询
实验三、数据库高级查询
实验四、数据库更新、数据库视图
实验五、高级存储过程
实验六、JAVA与数据库的连接
实验七、 事务、锁
实验八、完整性和触发器设计
2、课程设计(课余时间完成)
综合性实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六.建议选用教材:
萨师煊主编,《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七.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说明:
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八.教学参考书目:
1.Abraham Silberschatz等,数据库系统概念(翻译教材),第四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Hector Garcia-Molina等,数据库系统实现(翻译教材),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Thomas M。 connolly等,数据库设计教程(翻译教材),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数据库精品课程网http://www.chinadb.org/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