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矿大函授本科生产实习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3:53
文档

矿大函授本科生产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成都函授站)采矿工程专业(专升本)生产实习报告教学单位:成都函授站专业:采矿工程年级:采矿12级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单位:******煤矿编制日期:2014年1月6日第一部分实习主要内容根据《实习大纲》要求,本次实习内容为:科目一《煤矿开采学》:具体内容包括矿井开采地质条件、井田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矿井辅助生产系统;科目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情况、直接顶
推荐度:
导读中国矿业大学(成都函授站)采矿工程专业(专升本)生产实习报告教学单位:成都函授站专业:采矿工程年级:采矿12级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单位:******煤矿编制日期:2014年1月6日第一部分实习主要内容根据《实习大纲》要求,本次实习内容为:科目一《煤矿开采学》:具体内容包括矿井开采地质条件、井田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矿井辅助生产系统;科目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情况、直接顶
中国矿业大学(成都函授站)

采矿工程专业(专升本)

生产实习报告

教学单位:   成都函授站  

专    业:   采矿工程    

年    级:   采矿12级   

学生姓名:    *   *  *   

学    号:                

*****   *********

实习单位: ******煤矿  

编制日期: 2014年1月6日

第一部分  实习主要内容

根据《实习大纲》要求,本次实习内容为:

科目一《煤矿开采学》:具体内容包括矿井开采地质条件、井田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矿井辅助生产系统;

科目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情况、直接顶板和基本顶分类;

科目三《井巷工程》:具体内容了解实习矿井掘进工作面掘进工艺方式、掘进工作面的施工组织管理方式,劳动组织方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了解掘进工作面钻眼机具型号、使用方法,工作面压风、供水管路布置,钎子和钎头的形状、规格、掘进工作面炮眼布置、炮眼深度,各类炮眼的作用等,炮眼的装药方式、炸药类型、联线方式、引爆方式等,岩石或煤的装岩方法、调车方式、运岩方法、工作面临时轨道的接长方法,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综合防尘措施,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巷道支护方式,临时支架、永久支架的架设方法,各类支护材料、支护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巷道掘进工作面的定方向、坡度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运输、提升和机电部分:了解矿井运输系统及设备,包括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固定式胶带输送机的型号和能力、电机车和矿车的类型,列车的组成,运输距离及轨道(包括道岔)和坡度等参数。了解矿井提升系统及设备,包括主副井提升方式、主副井提升容器、装卸载(进出)方式,提升机房的位置、主要设备组成及型号。了解地面工业广场布置、地面主副井附近运输系统的布置,主副井井口辅助设施的布置等,地面通风机房、空压机房、地面变电所、机修厂、选煤厂等的一般情况。

    根据以上要求,结合实习矿井(泸州***煤业有限公司泸县***煤矿)的实际情况,现将实习内容总结报告如下。

第一章  矿井概况

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泸县***煤矿位于泸县县城(福集镇)43°方向,直距11km,行政区划属泸县的喻寺镇中山村所辖;竖井口直角坐标:x=3234271.144;y=35544331.198;H=324.661m。

矿区有18km水泥公路与泸(州)隆(昌)公路相接,南至泸州市55km,北距隆昌27km,至成渝铁路隆昌站28km,还可以在隆昌与成渝高速公路相连,同时矿区1km处附近的赖溪河可以通过小型机动货轮上游到隆昌县城,下游经泸州市汇入沱江,然后再汇入长江,水陆交通极为方便。

1.2井田范围、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矿山采矿许可证于2009年10月由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颁发,证号:C510000************0377,登记面积为5.729km2,开采深度+100m~-100m,核准开采双连、铁炭、龙骨炭三层煤。(坐标详见表1-3-1)。

表1-3-1***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列表

编  号

XY编  号

XY
13235150.0035545930.0023234500.0035544680.00
33233140.0035543020.0043233050.0035543130.00
53230470.0035541550.0063231110.0035540680.00
73232030.0035541170.0083233730.0035542280.00
93234430.0035543130.001032350.0035545445.00
登记面积:5.729km2  

开采煤层:双连、龙骨炭、铁炭(在Ⅵ~Ⅶ之间只采双连煤层)

开采深度:+100~-100m标高

矿井现已增划资源,根据增划资源批准文件《四川省煤炭资源整合办公室关于泸州市泸县煤炭矿业权设置调整方案的复函》(川煤整合函【2009】2号),增划资源后开采深度至-300m,增划资源后,矿区见表1-3-2。

表1-3-2***煤矿增划资源后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列表

编  号

XY编  号

XY
13235150355459302323450035544680 
33233144355430204323305035543130
53231563355422186323244335540576
73233729355413858323459635542225
93233035544880 103237028 35545584
113236096355401  123235404 35545722
开采煤层:双连、龙骨炭、铁炭

开采深度:+100~-300m标高

根据2010年2月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五队提供的《四川省泸县泸州***煤业有限公司(泸县***煤矿)2009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止2009年12月底,***煤矿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共97.4万吨。其中双连煤层保有(122b)46.0万吨;铁炭煤层保有(122b)12.8万吨;龙骨炭煤层保有(333)38.6万吨。

根据《四川省煤炭资源整合办公室关于泸州市泸县煤炭矿业权设置调整方案的复函》(川煤整合函【2009】2号),矿井增划资源后,新增资源储量约1000万吨。

1.3矿井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矿井生产能力:21万吨/年;增划资源后矿井服务年限:31年。

1.4 矿井工作制度

根据该矿煤层赋存状况和生产管理经验,矿井正常生产情况下,年工作日330天,矿井工作制度采用三八工作制,即早、中、晚三班均生产。

1.5地层特征及煤层赋存

***煤矿位于古佛山背斜北西翼中段,矿区呈一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单斜构造,地层总体走向N40°E,倾向305~315°,倾角13°~17°,由南西向北东地层倾角逐渐变大。地表未发现大的褶曲及断层,井下双连煤层内部出现一定数量的小断层,但这些正断层或逆断层,均不具规模,断距一般3~5m,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矿井范围内地质构造属简单。

矿区范围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下统珍珠冲组(J1z)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及煤层赋存情况,可分为六段,其中一、三、五段为含煤段,二、四、六段为砂岩段。矿山登记开采双连、铁炭、龙骨炭位于须家河组五段中部,现由上到下依次介绍如下:

双连煤层: 俗称“双梁子”,位于须家河组五段中部,上距须家河组六段底界23.03~41.93m,平均间距33.91m。煤层层位稳定,对比可靠,厚0.08~1.03m,平均0.60m,结构复杂,一般由天炭、夹石、腰炭、夹石、底炭组成;结构为±0.40(0.30~0.45)0.1~0.2(±0.10)0.10~0.20m,底炭内局部另有0.03~0.05m薄层夹石出现。其可采指数(Km)0.92,煤层厚度变异系数(r)26.59%,煤层属较稳定型煤层,该煤层灰分普遍较高,矿井南西翼灰分达45%左右,不可采。 

铁炭煤层:位于须家河组五段中部,为矿井开采过程中发现的局部可采煤层,勘探阶段认为不可采,未计算储量。该煤层上距双连煤层地层真厚在6~12m左右,煤厚0.22~0. 45m,平均0.39m,多为单一结构煤层。该煤层厚度不稳定,变化较大,属不稳定煤层。其规律为:由东部的0.45m左右至中部0.30m左右,西部薄化或尖灭。

龙骨炭煤层: 俗称“假双连”,位于须家河组五段下部,上距双连煤层21.49~37.43m,下距泡炭煤层2.37~8.62m。层位较稳定,对比可靠,煤厚0.10~0.65m,煤层结构简单,矿区范围内煤层厚度不稳定且无规律。

1.6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以侵蚀地形为主,沟谷横切地层走向,呈树枝状分布,均发源于背斜轴部一带。含水层为须家河组四段、二段和嘉陵江组,隔水层为须家河组五段、三段和一段。 含、隔水层相间排列,各含水层在露头呈的补给排泄关系,相互间水力联系不密切。

据矿井资料,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00m3/d,正常涌水量为380m3/d,主要为大气降水通过浅部老窑汇集、含水层孔隙、塌陷裂隙等途径渗入矿井。矿山采取在矿巷布署排水沟汇入水仓,使用水泵将其抽出地表排放,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1.7煤层顶底板

矿井开采的双连、龙骨炭和铁炭煤层顶底板多为砂质泥岩、泥岩,局部为粉砂岩及细砂岩,厚0.50~1.50m,区内稳定分布,胶结物以泥质、钙质为主,裂隙不发育,砂岩硬度较大,物理性质较好,不易塌落,但吸水饱和后变化较大,在矿井中易开裂,局部有掉块和冒顶现象,泥岩物理性质较差,作充填材料;矿山采用局部喷锚,石块砌拱或坑木、钢架支护。

综上所述,煤层顶、底板较稳定,属较易维护型顶底板。

1.8瓦斯、煤尘等灾害

根据泸市安监矿[2012]60号文件,2012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39.49m3/t,绝对瓦斯涌出量11.85m3/min;属高瓦斯矿井。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报告: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为Ⅲ类,即不易自燃。

根据井田内生产小煤矿调查,未发现有地温异常区,矿井不受冲击地压威胁。

1.9矿井供电电源

矿井供电源取自泸县狐狸坡电站至煤矿(狐远线)和喻寺镇变电站至煤矿(渝远线)。已形成双回路供电。

1.10矿井通风与监测监控

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由立井、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南风井和北风井回风。

南风井和北风井各安设有TZK58-18主要通风机2台(1台使用,1台备用)配电机功率155kw。矿井总进风36m3/min,总回风为3970 m3/min。

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配抗静电阻燃风筒压入式通风。

矿井办公楼安设有一套KJ90型监控系统,主机、备用主机各一台,打印机一台、UPS电源一台。采掘工作面均安设有甲烷传感器,井下主要联络巷风门均安设有风门开关传感器,在回风巷及总回风巷设有甲烷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在引风硐内设有负压传感器。

第二章   矿井开拓

2.1矿井开拓布置

***煤矿采用立井+斜井综合开拓方式。

矿井现有五个井口:+ 324.661m立井作为生产主井,用于煤炭提升、运料、提人和主要进风井。+ 323.941m斜井和+322斜井作为辅助进风井。+315m南风斜井和+323m北风斜井做为矿井回风井,分别担负矿井南北两翼回风。+ 324.661m立井从地面直达+34m水平(矿井称四水平),一对暗斜井从+34m水平直达-100水平(矿井称六水平),在暗斜井的中部布置一个阶段为-43水平(矿井称五水平),另外,矿井在立井投产前属于斜井开拓,立井投产后,该斜井系统作为安全出口和进风巷(矿井称为老系统)

2.2矿井采掘部署

目前,矿井共开采3层煤,自上而下分别是双连、铁炭、龙骨炭。三个层煤均在开采布置,分三个水平(+34m水平,-43m水平,-100m水平)布置4采6掘。

2.3 矿井、提升运输与主要生产系统

2.3.1、井底车场型式、调车方式及线路布置的特点:采用刀把式井底车场型式,即立井运输大巷轻车通过刀把车场与主运输石门连接,在与副井连接。该方案具有工程量少、调车时间短等优点。为了沟通两翼列车及机车绕行,另于副井南侧设有空、重车绕道。井底车场绕道至重车线,再由牵引机车所向顶入重车存车线,然后,机车经绕道行至空车存车线,牵引空列车返回刀把车场。

2.3.2、矿井提升、运输与主要生产系统

矿井-43m水平运输大巷均为机车运输,600mm轨距,铺设15Kg/m钢轨,配有CTY5/6G型防爆蓄电池机车9台,20辆/列,每组2列矿车运行,平均运距1200m;矿车600辆。

矿井为两级提升。一级提升为立井提升:+34m~+324 m(地面井口),长度291m,提升机型号为GKT-3×2×1.5,电机280 KW,双层双罐;二级提升:-100m~+34m,倾角15°,长度500m,绞车型号为GKT-1.6×1.2-24,电机155KW。

排水系统:井下两级排水。矿井主水仓位于+34m标高,水仓容积1000m3。3台D85-45×9水泵,配套电机 160 KW,双管路铺设。二级排水为-100m水平至+34m水平,水仓位于-100m标高,水仓容积660m3。3台100MD45×5水泵,配套电机 90 KW,双管路铺设.

矿井最大涌水量580 m3/d,排水系统满足矿井排水需要。

压风系统:矿井压风系统已初步建成,安装2台L2-24/7/55kW空压机。主管路管径φ219mm,分管直径φ200mm,支管直径φ110mm。+34m水平现投入试运行,采掘工作面、运输巷道、回风巷道和各类硐室均设置压风管路及开关。

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方法为两翼对角抽出式。

矿井主要进回风情况   表1

项目断面

m2

风速

m/s

风量

m3/min

CH4

(%)

CO2

(%)

绝对涌出量备注
CH4

CO2

立井7.36.0425--------进风
老主井6.71.81660--------进风
老副井(控制)

0.754.62208--------进风
南翼总回风井4.177.3918480.400.117.392.03回风
北翼总回风井

4.476.2916880.380.116.411.86回风
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参数    表2

风井名称风机型号额定功率(KW)负压(Pa)风井回风量

(m3/min)

南翼总回风井TZK58-№18

155160010
北翼总回风井TZK58-№18

15515501688
矿井通过风机反转反风。

矿井局部通风机完善了“三专”供电,实现“双风机、双回路”设置,局部通风机“两闭锁”装置符合要求,通风管理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

1.1阶段内采区的划分

采区走向长度或倾斜长度应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开采机械化水平、集中化生产的要求、开拓及采准巷道布置综合考虑。根据工作面接替要求,一般应保证机械化连续回采1年以上。依据目前***煤矿机械化采煤水平,采面的一翼长度不大于1000m。另外,***煤矿目前开采五南1采区,开采较深的采区,支护目前已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由此,考虑采区、工作面走向和倾斜长度时要适当加长。

为了保证煤炭运输连续性,采区所生产煤炭应采用带式输送机运煤直到煤仓,此方案出煤快,投资省,效益高。在地质条件优越、机械化装备好的情况下,双翼开采的采区两翼长度均应尽可能长一些。

1.2开采顺序及采区尺寸

本矿井有三个可采煤层,考虑用单一水平开拓,全矿井共分5个采区。双连煤层和铁炭煤层两翼各一个采区,龙骨炭煤层南翼一个采区。移交生产及达到设计产量时为两个采区,即双连南一采区和北一采区,各采区均由井田向南、北、西各翼边界发展,形成采区前进式的开采顺序。采区尺寸是根据地质构造,开采条件和采区运输等条件确定的,采区倾斜宽度为200m左右,走向长度为800m左右。可采储量均在5万t以上。

1.3采区巷道布置

采区运输巷、回风巷沿煤层走向布置,开切眼沿煤层倾向布置。支护形式采用锚、网支护。设计净断面6m2,掘进断面7m2。棚距0.6m,喷砼,喷厚100mm,切眼采用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800mm×600mm,五花眼布置,巷道净断面7.5m2,掘进断面9.8m2。溜煤眼的支护方式为浇注钢筋混凝土,其中溜煤眼净径2.4m,掘径2.8m。

入、回风平巷、入风斜巷、机电硐室及两巷采止线以外均采用壁后充填、打锚杆的支护形式,打锚杆,棚距0.6m,锚杆间排距800mm×600mm,五花眼布置,其净断面6m2,掘进断面7.5m2。

工作面下部留20m、上部留20m保安煤柱。工作面倾斜长180米,走向长750米,皮带运输巷尾部安设刮板运输机80m,80m 后采用皮带运输巷中部布置的皮带运输机运输到煤仓,随工作面推进后刮板运输机往南翼逐步减少,皮带巷断面为2.6m×2m净断面。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布置,开采至专用回风上山后停止开采,布置图如下所示。

第四章  采面回采

 4.1 采煤方法

走向长壁采煤法,采高1.5米。

4.2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准备、安全确认——破煤——装煤——运煤——支护、推溜——采空区处理

JMC-50型掏槽式切煤机掏槽,放压炮放顶煤,人工攉煤,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中巷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至六水平专用煤仓装入矿车,机车运至六水平车场,绞车提升至+34米水平,立井罐笼提升至地面;工作面采用DW16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JB—1200型金属绞接顶梁支护顶板,局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

4.3 工作面正规循环

采用“一采一准”的作业循环方式,“两班”工作制,昼夜一循环。

(二)、循环作业图表(附图)

4.4工作面支架选型

支架选型:根据采高的确定,选用DW16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

工作面支护强度参数计算:工作面按三—四排控顶,排距1.2m,控顶距3.8-5m,支护强度及有关参数计算如下:

1、采面支护强度(按开采资料,采高系数取6)

P=6×r/m2=6×2.5=18t/m2(176.4KN/㎡)

2、工作面支护密度

n=P/(η×R)=176.4/(0.85×300)=0.7根/m2

3、工作面最大支护排距选择b=1.2m

4、支柱柱距(工作面3排支柱和4排支柱时分别求出柱距)

a=ηRN/[(Nb+F)P]

=0.85×300×3/[(3×1.2+0.2)×176.4]=1.14m

=ηRN/[(Nb+F)P]

=0.85×300×4/[(4×1.2+0.2)×176.4]=1.16m

所取的实际柱距小于计算的理论柱距,更安全可靠,符合要求。

5、实际支护密度

n实=1/(a、b)=1/(1.2 ×1)=0.83根/m2

  n实>n  工作面柱距排距符合要求。

6、支护材料配备

采面按三至四排支柱计算要用DW16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740根,DJB—1200绞接顶梁740根。考虑在用量10%为各类材料备用量,备用充足。

4.5 工作面顶板管理

4.5.1、顶板管理项目

项  目

规  定

项  目

规  定

顶板管理办法局部充填法回柱方法人工回柱
选择依据煤层赋存条件回柱工艺顺序回柱
最大控顶距5m充填步距1.2米

最小控顶距3.8m
4.5.2、采面支护说明书

主要项目名称单位规格一般项目名称单位规格
支柱选型DW16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

备用支柱数量100
正规支柱柱距M1支柱复用率%100
正规支柱排距 

M1坑木Φ≮12

密集支柱柱距M0.5木锲20×6×9

进回风口柱距M1支护要求T初撑力≮30

进回风口排距M1
4.5.3、采场支护示意图

4.5.4、加密支护:上端头5米范围内、下端头5米范围内以及机窝在正常支护的基础上采用加密支护,排距1.2米,柱距0.5米。此项工作由队长落实,安全工督促完成。

4.5.5、超前支护:从工作面煤壁起超前20米范围作为超前支护的范围,其中,煤壁10米范围内用DW25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加铰接梁双排支护,10-20范围内靠巷道下山帮一侧用DW25型外柱式单体液压支柱加铰接梁单排支柱控顶,柱距均为1.0-1.2米。支柱必须支在实底上,此项工作由安全工负责。

4.6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6.1、劳动组织

序  号

工  种

班   次

合计

(人)

生产班(人)准备班(人)
1采煤司机   33
2攉煤工2434
3充填工88
4巷修22
5打眼工22
6电工11
7钳工11
8队长1113
9安全工11
10瓦检工1113
11溜子司机33
12放炮员11
13装车工33
合计3412955
4.6.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
1工作面走向长度M750
2工作面倾斜长度M180
3煤层厚度M0.72
4煤层采高M1.35-1.5
5煤层倾角°16
6煤层容重T/M3

1.5
7工作面回采率%93
8循环进尺M1.2
9昼夜循环个数1
10月循环率%87
11循环产量T/循环

225
12平均日产量T/d225
13平均月产量T/月

6525(29天算)
14支柱消耗量<2

15绞梁消耗量<2

16炸药消耗量Kg/Kt

149
17雷管消耗量发/kT

888
18原煤灰分%<25

19含矸率%<7%

20出勤率%86
21在册人数71
第五章  掘进工艺

5.1 破岩方式

5.1.1、采用EBZ160悬臂式综掘机凿煤及软分层,底板坚硬层松动爆破。

5.1.2、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详见正规作业循环图表。

5.1.3、工艺流程

交→准备、检查、处理安全→综掘机第一次截割工作面上部煤体及软分层(每循环截割深度≤2.5m)、出煤矸→退综掘机→永久支护→松动爆破→进机→出矸(第二个循环同上)→收浮煤矸→文明生产→检修保养综掘机。

5.2 爆破作业

由于经过EBZ160悬臂式综掘机破岩后,自由面充分,因此底板坚硬岩层采用直眼爆破法。(炮眼布置图如下)

、爆破说明书

序号名称眼深

(m)

角  度

装药量炮泥长度起爆

顺序

水平竖直条∕眼小计(条)

1—5

上排眼2.200~

900

4200.5A
6—510

底板眼2.200

900

4200.5B
合计40
说明:1、爆破必须使用煤矿3号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

      2、正向装药。

      2、起爆使用MFd-100型发爆器起爆,采用串联爆破。

5.3 装载与运输

5.3.1、装载与运输方式:机装机运(综掘机自装转入皮带,皮带运入仓)。

5.3.2、采用综掘、装载、运输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固定方式,安全设施的安设方式、运输距离等详见下表:

序号设备

名称

型号

安装

位置

固定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距离
1综掘机EBZ160

悬臂式

1紧跟碛头未固定机械30m
2皮带SDJ-8001所掘巷内站架带式输送500m
5.3.3、煤仓外采用1t固定式矿车转运,煤仓自卸流入矿车,运输大巷采用蓄电瓶机车运输至六水平车场,绞车提升,立井转运到地面。

5.4支护工艺

5.4.1、巷道永久支护方式

采用锚杆+钢丝网+锚条+喷支护;一次性成巷,边掘边支,永久支护紧跟碛头(取消临时支护工序)。

5.4.2、支护材料及支护参数

顶锚杆采用直径18mm,长度1800mm金属锚杆,帮锚杆采用直径16mm,长度1600mm金属锚杆。每根锚杆采用1卷树脂锚固剂锚固,锚固长度不得小于500mm,锚杆外露长度为30~50mm,托盘为正方形,规格为100×100×5mm金属托盘。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得小于50kN/根。网采用专用钢丝网。锚条采用直径12mm,长度2000mm的钢筋自制焊接而成。锚杆间距为800mm×800mm。未喷浆封闭的巷道长度不得超过40m,喷浆厚度≥50mm。

5.4.3、其他

遇到松软、易片垮或遇构造顶板破碎时,在 “锚+钢丝网+锚条+喷”支护的基础上,采用加密的形式对巷道进行强化支护,锚杆加密间距为600 mm×600mm;在进行永久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顶板进行全面检查,放处理危岩活帮,并用DN25单体液压支柱配木挑板点柱支护作为操作过程中的临时支护;在施工巷道的挂口处或贯穿处,必须先加固岔口附近5.0m范围内的支护体后,才允许掘进。当原巷道为“锚+网+喷”支护时,对岔口附近5.0m范围内采用加密锚杆方式进行加固支护。

第二部分  实习总结

本人于2013年12月2号根据函授站的安排,自由选择并前往实习单位泸县***煤矿参加生产实习,虽说是我曾经工作过的矿井,但心里也难免会有些紧张,毕竟这次我们要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完成实习报告,也为自己在矿业方面的发展迈出了更进一步。

我的家就住在泸县,离实习矿井30公里,12月2号下午我们到达了实习单位,单位领导和我较熟悉(因为我在该矿工作过),立即为我安排了贵宾招待所住下,怀着兴奋与激动的心情很快等到了实习第一天。

12月3日这一天矿上指导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注意事项,然后就带我们去***煤矿周围熟悉一下环境。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主扇机房,看到了回风井,一台正常工作,另一台备用,里面很热,进去之后感觉暖哄哄的。第二站我们远远的观看了矸石山,很大,很壮观。上面有一个小茅屋,估计是工人值班用的,由于担心我们的安全,带队老师没让我们去近处参观。不过巷道这些石头可以卖钱,做矸砖,着实让我有些小兴奋。第三站我们到了材料厂,里面有木头,还有u型钢等等,里面很宽敞,材料厂里面有很多的轨道,直通向立井。第四站我们来到了压风机房,压风机的型号为单螺旋空气压缩机 OGD-40.2/7。里面宽敞明亮,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压缩机的型号参数等。第五站我们来到了综检车间,里面有不少液压支架,都是国产的,很壮观。第六站,我们来到了主井,里面正在维修,所以很遗憾我们只能在外面参观了。第七站,我们到了选煤厂,以前我确实忽略了选煤厂的作用,煤矿开采出来必须要经筛选后才能有市场,它在煤矿中的地位至关重要。第八站,我们来到了副井,当我们到达立井的时候没有提升。以前都是人工把矿车送到罐笼里,现在有那样的机器直接把矿车推到罐笼里面,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和财力。立井是往井下运送材料和人员,并向外面运送煤、矸的井筒,里面很清楚的能看到调度室的工作人员。用摩擦式,四根钢丝绳,双罐笼。

下午,我们来到了采掘楼教室,听陈中良老师的报告,他主要讲了***煤矿的井田概况、交通位置、井田地形地势、煤质条件、运输设备井下运煤系统等等。第一天实习结束。

12月4号,早上六点多起床吃完早饭,我们就带笔记本来到了采掘楼教室听叶培基老师的报告,他主要讲了矿井概况、地质概况、煤层煤后、水文地质、开采地质条件等。

12月5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入井培训,开始进行井下实习,罐笼比以期要稳定多了,而且很快不到一分钟我们就到了地下300米。到了井底车场,下面很干净,墙壁发光,当时井下没有生产,走过了主运输石门,我们坐上“猴车”来到水平大巷,走了一个小时到达工作面,里面有点热,我们已汗流浃背。随后的3周时间里,我们先后实习了***煤矿井下的采掘工艺,运输系统。2014年1月2日,实习基本结束,我们开始收集整理资料,着手实习报告编写。

当然在本次实习过程中显露出不少的自我问题,例如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具体完善,应该在实习前将课本知识复习了解一遍。由于个人知识有限,对于煤矿的整体把握还欠缺很多,还不能系统地承担考察任务,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认识还不全面、不成熟。实习过程中应认真了解每一处地理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本次煤矿地质实习提高了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思考,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精神。所以说我们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通过本次实习充分反映出指导老师和矿井带队老师不辞劳苦的优良品质和为人师表的好作风。在此,感谢***煤矿的有关领导、老师在实习期间给予的无私帮助,谢谢你们!

文档

矿大函授本科生产实习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成都函授站)采矿工程专业(专升本)生产实习报告教学单位:成都函授站专业:采矿工程年级:采矿12级学生姓名:***学号:**************实习单位:******煤矿编制日期:2014年1月6日第一部分实习主要内容根据《实习大纲》要求,本次实习内容为:科目一《煤矿开采学》:具体内容包括矿井开采地质条件、井田开拓方式、准备方式、采煤方法、矿井辅助生产系统;科目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具体内容包括了解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情况、直接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