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 重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3:54
文档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 重点

第一章1.媒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含两个条件)a.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b.媒体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2.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用于传递和和存储以教学为目的的载体。基本要素:1.媒体用于存储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2.用于教和学的过程中3.现代教学媒体:又称电化教育媒体,是指能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学信息并及时传播至遥远的地区与广阔范围的媒体。4.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1.硬件研究:/*改进已有的现代教学媒体,使之符合教学活动要求,降低成
推荐度:
导读第一章1.媒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含两个条件)a.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b.媒体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2.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用于传递和和存储以教学为目的的载体。基本要素:1.媒体用于存储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2.用于教和学的过程中3.现代教学媒体:又称电化教育媒体,是指能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学信息并及时传播至遥远的地区与广阔范围的媒体。4.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1.硬件研究:/*改进已有的现代教学媒体,使之符合教学活动要求,降低成
第一章

1. 媒体: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包含两个条件)

 a. 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

 b. 媒体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2. 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用于传递和和存储以教学为目的的载体。   

基本要素:

    1. 媒体用于存储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

    2. 用于教和学的过程中

3. 现代教学媒体:又称电化教育媒体,是指能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学信息并及时传播至遥远的地区与广阔范围的媒体。

4. 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

1.硬件研究: / * 改进已有的现代教学媒体,使之符合教学活动要求,降低成本,并加以推广。* /

2.软件研究: / * 教学媒体研究的核心领域,是媒体能否成为有效教学媒体的关键。* /

3.应用研究:/ * 通过应用去提高硬件的质量、改进软件的编制,从而促进现代教学媒体的提高与发展。* / 

5. 教学媒体的发展

  (如果是简答题就可以这样答,但论述题就要加点料。)

A、语文媒体阶段  

  优点:简单性、快捷性、通俗性、反馈性

  缺点:抽象性、瞬间性      

B、文字媒体阶段 

  优点:便于长久保存并广泛流传

  缺点:费时费力,易出错;效率低

C、印刷媒体阶段 

  优点:

1、便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2、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统一的标准与要求

           3、学生在课堂学不会的,可以在课后向书本学习

  缺点:过于抽象,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少年难以接受

D、电子媒体阶段

  优点: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多样性

  缺点:费用高

6. 媒体的分类            

a、按媒体的发展先后分类:传统、现代教学媒体

b、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  印刷、非印刷(非印刷媒体包括部分传统媒体、现代媒体)    

c、按媒体的感知器官分类: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相互作用型媒体

d、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光学投影教学媒体、电声教学媒体、电视教学媒体、计算机教学媒体

e、按媒体的使用方式:    教学辅助性媒体、自学

f、按媒体呈现的形态分类: 听觉媒体、印刷媒体、听觉—印刷媒体、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有声静止图像投影媒体、活动视觉媒体、有声活动视觉媒体、实物媒体、人类与环境的资源、计算机

第二章 教学媒体的本质

1.信息的本质含义

 a. 日常生活中的信息: 消息、情况和知识

 b. 信息的本质: 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揭示了信息的普通性,重要性,和对物质、能量的依赖性和性)

 c. 信息论中的信息:   减少或消除一种不确定性的东西

 d. 信息的二重性:客观性、绝对性;主观性、相对性。

2.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简答题)

 a. 物质直接作用方式

 b. 物质场作用方式

 c. 发射与接收方式

3. 信息体类型:自然物类型体、机器信息体、人类信息体

4. 信息的形态:自然信息、机器信息、人类感知信息、人类思维信息

5.                  自然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语言符号

符号                人工语言

非语言符号:动作性语言、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目视符号

另一种分类方式将符号分为:数序符号、形态符号、模拟符号

▲6.符号的本质:一种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代表。

▲ 媒体的本质 (论述题)

7.麦克鲁汉关于媒体本质的观点

  a . 媒介就是信息

  b .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c . 媒介有“冷”、“热”之分

8.“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对教育的影响

  a . 影响教师的作用

  b . 影响教学内容

  c . 影响教学方法

  d . 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 教学媒体的本质(简答题)

9.不同的学术观点

克拉克的观点 :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媒体传送效果是一样的。

安东尼·贝茨 :1、媒体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媒体有各自的特性

3、没有一种媒体是万能的,应综合使用,也没有一种媒体可代替另一种媒体。

    4、某种媒体对于某些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说,有明显的优势。

   布鲁纳的观点 :媒体在传输知识时是一样的,差异在于技能训练方面。

▲戴尔的”经验之塔”:

三个阶层:

1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演戏

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与电视;广播、录音、照片、幻灯;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第三章

1.教学目的是指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2.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都是规定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原则

3.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指导学生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①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

    编制教学媒体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表达,要善于在直观形象基础上提高到抽象理论层次;

    善于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的实际;

    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工作能力。

②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原则:

    编制教学媒体要充分发挥媒体手段的长处,又要采取措施克服其短处,尽可能是形象与抽象想结合;

    编制教材时,尽量在书中加入一些图片、图表、流程关系图等等。

4启发性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靠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选用生动的素材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把它转化为求知欲。

  设置悬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

4.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 ,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

5.9种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讲座法、研究法。   

分为四类:呈现方法、实践方法、发现方法、强化方法。

教学媒体与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6.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基本观点:

a. 学生的一般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b.好的教学是走在发展前面的,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理论的教学原则是:

(1) 高难度原则

(2) 高速度原则

(3) 理论知识

(4) 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

(5)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7.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基本观点:

a、学习一门科学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b、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需要学习的知识和规律。

适应性和局限性:

1)发现教学比较接受教学耗时要多。

2)发现教学受到学生智能、学习材料的难度,教师水平高低和指导多少的影响。

3)发现教学对于基础差,思维较慢的学生不适宜。

4)丰富的材料,恰当的问题难度,是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必要条件。

5)发现教学对教师要求高,大面积推广难。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功能:①选择的功能;②保持的功能;③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注意规律对教学媒体编制与利用的影响:

①    注意开头

②    控制不同部分的刺激强度

③    利用动作引起事故

④    利用刺激物的新异性

⑤    利用内容实现方式的特殊性

⑥    提问、联系和思考题和生动形象的画面,保持稳定性

⑦    生动形象的画面与理论抽象交替进行,控制好这种节奏

⑧    画面呈对象排列有规律,知识存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

⑨    视听教学媒体的画面与解说要恰当

9.记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印迹在人头脑中的再现。

记忆对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利用的影响:

 (1)教学媒体应选用难度适中而新颖的题材,生动有趣的画面和解说。 

 (2)教学媒体应注意内容展开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应讲清道理。

 (3)重视复习环节,对重要的内容用多种形式去重复,结论用文字去复述。

 (4)重视开头和结尾部分。

 (5)应加强实践活动指导。

10.思维:是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活动过程:思维活动过程是由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环节交错有机构成。

思维对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利用的影响:

 (1)媒体手法与思维活动过程相配合。

 (2)媒体的整个结构应符合学生思维活动规律。

 (3)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贯彻教学媒体始终,这样可引导学生思维。

 (4)教学媒体应提供一定数量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感性材料,使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11.教学媒体与传播过程

信宿

译码

信道

编码

信息源

            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干扰

反馈

香农—韦弗传播过程模式

①    信源——信息的来源

②    编码——包括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③    信道——信号传送的通道

④    译码——包括信道译码和信宿译码

⑤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⑥    反馈——信宿获取信息之后,会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反应,并以一定方式反馈给信源

⑦    干扰——是指影响信息传播过程的一切干扰因素。

第四章

1.教学媒体编制的基本原则:

 ①    教育性:明确的目标;根据教学大纲,有重点、难点;适合学生接受水平。

②    科学性: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材料、例证和逻辑推理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各种实际操作必须准确、规范;图像、声音、色彩符合科学的要求。

③    技术性:使用的设备要处于良好的状态;制作人员掌握有关技术。

④    艺术性:内容美;画面构图清晰、连贯、合理;光线与色彩明暗适度,调配恰当;音乐和语言避免噪音。

⑤    经济性: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收获;

2.教学媒体编制要依据传播效果原理(有一个名词解释)

①共同经验原理:在教育传播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送与交换教育信息,教师要与学生沟通,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的范围内。

   ②抽象层次原理:让素材反映具体——抽象的过程。

   ③重复作用原理: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④信息来源原理:选用可靠的信息来源,达到较佳的传播效果。

⑤最小代价律原理:以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收获。

3.选择教学内容和媒体利用的教学策略 

①    辅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②    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

③    自主学习

④    协作学习

⑤    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

⑥    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

⑦    研究性学习

⑧    综合学习

9创新学习

4.教学媒体利用的基本原则:(会有一个名词解释)

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

5.教学媒体利用的选择模型P99-P101(设计题)

5、媒体最优选择范围

3、媒体所能达到的效能

6.教学媒体利用的选择程序

① 问卷式程序

② 流程图程序

③ 矩阵图程序

5表格式程序

1)分析目标

2)目标分类

3)列出教学活动

4)选择刺激各类

5)列出备选媒体

6)理论上选择的最佳媒体

7)最终的媒体选择

8)媒体选择的基本原理

9)媒作者的知识水平

7.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便捷性、共享性、时效性、交互性、广泛性、创造性

文档

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 重点

第一章1.媒体: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包含两个条件)a.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b.媒体是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2.教学媒体: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用于传递和和存储以教学为目的的载体。基本要素:1.媒体用于存储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2.用于教和学的过程中3.现代教学媒体:又称电化教育媒体,是指能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学信息并及时传播至遥远的地区与广阔范围的媒体。4.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1.硬件研究:/*改进已有的现代教学媒体,使之符合教学活动要求,降低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