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贵在育心,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更是当前学校教育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今年以来,我校本着全员参与、面向全体、矫正预防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让学生学会调试和学会发展为最终目标,重点帮扶与长期关注相结合,充分发挥爱心和同理心作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先后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确定了“以人为本、心辅为主、学科渗透、个别咨询、家庭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思路,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入手,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不但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家园,而且有效地促进了素质教育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以人为本,重视心育,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计划之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指标。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对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全体教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精心设计和严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经费、有负责、有督查、有考核、有总结,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营造健康、健全的育人环境。
二、科学建设,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水平
在教师队伍中,对学生最有影响力的教育者是班主任,因此,我校把班主任队伍作为实施心理教育的骨干力量和重要途径,力求班级工作渗透心理教育,任何教育脱离教师都是行不通的,提高教育的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修养。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什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莫用生气惩罚自己》等十几个专题的心理辅导,购买了《心理健康报》、《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枕边书》、《师长—朋友》等书籍,全体教师普遍掌握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理论,增强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的主动性,并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对心理咨询员提高专业素质进行多方面培训,对进一步开阔眼界、思想、更新观念、指导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室是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的专业场所。为更好地规范心理咨询工作,学校专门配备“心理咨询室”一间,坚持科学性、以生为本、通用性、针对性的原则,配齐了办公桌椅、资料柜、心理图书资料、常用心理调查问卷等,硬件齐全、环境温馨,咨询室制度包括咨询室管理制度、咨询师工作制度、教师工作制度、工作守则等,统一上墙、规范管理。
三、转换角色,优化课程,发挥课堂的心育功能
一是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渠道作用。在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无论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学校在要求品社、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懂得了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起自信、自省、自控、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二是全员参与,通过多学科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学科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教学,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在备课过程中,各学科教师设计好每节课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步骤和环节,有意识地、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创新载体,全面促进师生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学校活动的全过程,以引导为主要途径,以活动为主要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今年以来,我校结合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关注教师健康,走进心灵家园
本着“欲予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的观点,我们十分关注并努力让每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并注重培养教师们运用基本的心理常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管齐下,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成长
(1)测试与引导相结合,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每学期心理辅导教师都会针对低、高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动态,并建立心理成长档案,针对孩子们暴露出来的不良倾向,再利用班班通来给孩子播放有关视频,让他们从楷模的身上学习正确的做法,跳跳羊的乐观,尼克胡哲的坚强……都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重点帮扶,长期关注
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我们无法预料一次偶然事件会给他们的心灵带来怎样的涟漪,更无法预测他的心灵成长之路从此会发生怎样的偏差。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重点帮扶与长期跟踪的做法。寄宿班的学生,平时多数时间都在学校生活,六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心理断乳期”,需要重点关注;不仅如此,单亲等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和班级里的学困生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于每周二、周四下午准时开放心理咨询室,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积极主动求助。心理辅导老师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疏通、引导等方法,使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同时心理辅导教师与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建立“帮扶绿色通道”,不定时地对这些同学的生活、学习动态进行沟通、关注。
3、重视家庭,引领家长。
学生的成长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许多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种种误区:过多地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等方面不够重视;较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因此,学校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整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家长会的有利契机,围绕如何学会欣赏和信任孩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同家长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家长们及时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达到配合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使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达到了最大的合力。
五、反思总结,不断提高,探索科学的心育之路。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新兴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成功与失败,不断完善,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探索,找出这项工作的规律,以指导今后的工作,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指向性、时效性,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将发扬“凝聚诞生希望,团结产生力量”精神,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为学生心灵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