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材简析】
“商不变性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是进行除法简便运算的依据,也是今后学习小数乘除法,分数、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教材通过具体的情境图,通过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商不变时被除数、除数的变化规律,从而抽象概括出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性质,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经历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养成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理解掌握商不变的性质。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知识,总结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四个信息窗,不但学会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而且知道了农民伯伯要经过耕作——播种——施肥,才能收获到粮食,看来我们平时吃的粮食来之不易,里面浸透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我们还知道农田里不仅能生产农作物,还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农田里的数学。
出示课件:大型联合收割机
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农民伯伯收割小麦的方式也先进,原来主要用镰刀人工收割,现在主要采用联合收割机这种现代化的收割方式,不但农民伯伯的劳动量减轻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1.出示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统计表(课件)。
联合收割机工作情况
工作总量(吨) | 12 | 24 | 48 | 96 | 192 |
时间(时) | 2 | 4 | 8 | 16 | 32 |
工作效率(吨/时) |
追问: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从表格中知道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1.什么是工作效率?
2.怎样求工作效率?
学生完成书中的表格。
汇报交流:
追问:第一组的工作效率是多少?怎么得到的?第二组呢?第三组呢?第四组呢?第五组呢?
板书如下:
12÷2=6
24÷4=6
48÷8=6
96÷16=6
192÷32=6
小结:通过计算,我们知道了每一组的工作效率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总结: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指导观察:
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表格中的数据什么变了?怎样变的?什么不变?为什么不变?先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什么变了?
追问:它们是怎样变的?什么没变?为什么没变?
说明:扩大2倍,也可以表示为乘2,也就是说,工作总量乘2,时间也乘2,工作效率还是6,没变。再指着其他的说。工作总量乘4,时间也乘4,工作效率还是6,工作总量乘8的时候,时间也乘8,所以工作效率还是6,工作总量乘16,时间也乘16,工作效率还是6,所以工作效率不变。
谈话:刚才我们是从左往右观察,发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同时乘2,工作效率不变,同时乘4、8、16,工作效率也不变。下面请同学们从右往左观察,看看为什么工作效率没变。
汇报观察的结果。
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表格中数据变化的规律。请同学们看这些除法算式,指着算式说:工作总量变了,也就是被除数变了,时间变了,也就是除数变了,但是工作效率却一直没变,也就是商没有变。
追问:为什么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而商却不变呢?这里面藏着什么样的数学秘密呢?
在小组内探讨这样几个问题:
(1)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
(2)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
(3)你能用数学语言说一说你的发现吗?
3.初步归纳规律
设问:谁能用数学语言说一说:
(1)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2)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强调:被除数乘,除数也乘,我们就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被除数乘几,除数也乘几,我们就说被除数和除数乘相同的数,这时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同样,被除数除以,除数也除以,我们就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被除数除以几,除数也除以几,我们就说被除数和除数除以相同的数,这时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
谈话:通过对这组除法算式的观察、分析、比较,大家自己发现了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而商却不变的秘密。可是在其他的除法算式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谈话:请同学们填写表格来验证一下,看看这些规律还成立吗?
说明:举例时数不用太大。
被除数 | ||||
除数 | ||||
商 |
追问:你们举的例子里,这些规律成立吗?
说明:我们现在有50人,这么多的例子都验证了这个规律是成立的。
预设:1.如果学生没有提出乘0或除以0的情况,老师提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或同时除以0,商会怎样?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2.如果学生提出乘0或除以0的情况,就根据算式讲解:
(1)乘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除数变成0,0不能做除数,所以不能乘0。
(2)除以0:0不能当除数,所以不能除以0。
规范性质并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说明:这个规律可是我们数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规律,叫做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也叫做商不变的规律,是在除法中的一个重要性质。要想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乘或者同时除以;乘或除以的数必须相同;而且这个数不能是0。(重要的地方用红笔标注)
2.看书质疑
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在84—85页,请同学们打开书,把重要的知识划下来,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互相探讨一下,也可以问老师。
追问:同学们对于商不变的性质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找规律填表
被除数 | 60 | 120 | 180 | 240 | 360 | ||
除数 | 10 | 20 | 30 | 40 | 50 | ||
商 |
1) (450÷3)÷(15÷3) ( )
2) (450÷3)÷(15×3) ( )
3) (450+3)÷(15+3) ( )
4) (450×3)÷(15×3) ( )
5) (450-3)÷(15-3) ( )
想一想:商不变规律的成立必须具备几个要素?
小结:①在除法算式里 ②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同时除以 ③相同数 ④0除外 这时才商不变 。
3.抢答:①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除以5,除数也除以5,商( )。
② 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被除数乘10,要使商不变,除数( )
③在一道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除以10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 )
4.填空,看谁填得又对又快。
①(90×□)÷(30×2)=90÷30
②(40×5)÷(20〇5)=2
③(1200×□)÷(400〇5)=3
④(1200 〇 4)÷(400〇4)=3
⑤(1200 〇 □)÷(400〇□)=3
5.已知48÷12=4,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如果不对,怎样改一下就对了。
①(48×5)÷(12×5)=4……( )
②(48÷4)÷(12÷4)=4……( )
③(48×3)÷(12×4)=4……( )
④(48×3)÷(12÷3)=4……( )
⑤(48×6)÷(12×6)=4……( )
⑥(48 - 8)÷(12 - 8)=4……( )
6.根据31200÷2600=12很快说出下面的结果。
312÷26=
3120÷260=
312000÷26000=
15600÷1300=
五、总结反思
同学们,通过在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拓展作业: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许多地方用到了商不变的性质。你能找一找,并举例说明吗?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12÷2=6
24÷4=6
48÷8=6
96÷16=6
1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