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RAM原理和主要参数意义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5:52
文档

RAM原理和主要参数意义

RAM: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RAM,DRAM)。RAM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RAM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存储矩阵(又称存储体)、地址译码器和读/写电路3部分组成。存储矩阵是存储器的主体,其他
推荐度:
导读RAM: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RAM,DRAM)。RAM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RAM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存储矩阵(又称存储体)、地址译码器和读/写电路3部分组成。存储矩阵是存储器的主体,其他
RAM:

     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 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M,DRAM)。 

RAM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RAM 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它主要由存储矩阵(又称存储体)、地址译码器和读/写电路 3 部分组成。存储矩阵是存储器的主体,其他两部分称为存储器的外围电路。存储矩阵是由许多存储单元有规则地排列构成的,每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位二进制码。对每个存储单元用二进制码编号,即构成存储单元的地址,为了选中给定单元的地址,可以采用一元寻址(又称为字结构或单译码结构),或者二元寻址(又称位结构或双译码结构)。

其逻辑框图如2 所示,图中,存储矩阵包含 16 个存储单元,所以,需要 16 个地址。图2(a)是一元寻址,由 4 位地址码便可构成 16 个地址,即 16 条字线,每条字线为 1 电平时便选中相应存储单元。被选中单元通过数据线与读/写电路连接,便可实现对该单元的读出或写入。

图 2(b)为二元寻址逻辑图,它有 X 和 Y 两个地址译码器。每个存储单元由 X字线和 Y 字线控制,只有在 X 和 Y 字线都被选中时才能对该单元读出或写入。二元寻址可以大大减少字线数量。所以,在大容量 RAM 中均采用二元寻址。

SRAM:

静态 MOS 存储单元:核心是锁存器(T1~T4组成的基本锁存器)

图 3 所示的是静态 MOS 六管存储单元。图中,X i和 Yj为字线;I/O 为数据入/输出端;R/ W 为读/写控制端。当 R/ W =0 时,进行写入操作;当 R/ W =1 时,行读出操作。

电路均由增强型 NMOS 管构成,T1、T3和 T2、T4两个反相器交叉耦合构成触器。电路采用二元寻址,当字线 Xi和 Yj均为高电平时,T5~T8均导通,则该单元选中,若此时R/ W为1,则电路为读出态,三态门G1、G2被禁止,三态门G3工作,存储数据经数据线 D,通过三态门 G3至 I/O 引脚输出。若 R/ W 为 0,则三态G1、G2工作,三态门 G3被禁止,由 I/O 输入数据经 G1、G2便写入存储单元。

静态MOS-RAM(简称 SRAM)

SRAM产品种类繁多,在容量与功耗等指标上有很宽的覆盖面,可供不同的场合应用,但基本电路结构大同小异。图4是W2114 SRAM(1K*4位),这是一种典型结构,5H2112(256*4)和美国的HM6116(2K*8)位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它采用HC-MOS工艺(H表示高速),所以,具有高速、低耗、单一5V电源、外围电路简单、输入输出引脚公用、三态输出、使用非常简单以及存取时间短(为100ns)的特点。

CS为选通端, WE 为写使能控制端,A0~A9为地址,I/O1~I/O4为输入/输出。显然可见为二元寻址和三态输出结构。 CS为低电平有效,电路选通之后,若要写入操作,则令 WE =0,输入三态门被选通(高电平有效),数据通过输入控制电路被写入;与此同时,输出三态门关闭,切断了输出与数据总线的联系。若要读出,则令 WE =1,输入三态门关闭而输出三态门被选通,因而存储数据被读出。功能表示于下表。

  2.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 

        动态RAM的存储矩阵由动态MOS存储单元组成。动态MOS存储单元利用MOS管的栅极电容来存储信息,但由于栅极电容的容量很小,而漏电流又不可能绝对等于0,所以电荷保存的时间有限。为了避免存储信息的丢失,必须定时地给电容补充漏掉的电荷。通常把这种操作称为“刷新”或“再生”,因此DRAM内部要有刷新控制电路,其操作也比静态RAM复杂。尽管如此,由于DRAM存储单元的结构能做得非常简单,所用元件少,功耗低,所以目前已成为大容量RAM的主流产品。 

动态MOS存储单元有四管电路、三管电路和单管电路等。四管和三管电路比单管电路复杂,但外围电路简单,一般容量在 4 K以下的RAM多采用四管或三管电路。图 9-14(a)为四管动态MOS存储单元电路。图中,V1和V2为两个N沟道增强型MOS管,它们的栅极和漏极交叉相连,信息以电荷的形式储存在电容C1和C2上,V5、V6 是同一列中各单元公用的预充管,φ是脉冲宽度为 1μs而周期一般不大于2ms的预充电脉冲,CO1、CO2是位线上的分布电容,其容量比C1、C2大得多。 

图 9-14 动态MOS存储单元

(a) 四管动态MOS存储单元; (b) 单管动态MOS存储单元

若C1被充电到高电位,C2上没有电荷,则V1导通,V2截止,此时Q=0,Q=1这一状态称为存储单元的0状态;反之,若C2充电到高电位,C1上没有电荷,则V2导通,V1截止, Q=1, Q=0, 此时称为存储单元的 1 状态。当字选线X为低电位时,门控管V3、V4均截止。在C1和C2上电荷泄漏掉之前,存储单元的状态维持不变,因此存储的信息被记忆。实际上,由于V3、V4存在着泄漏电流,电容C1、C2 上存储的电荷将慢慢释放,因此每隔一定时间要对电容进行一次充电,即进行刷新。两次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大于 20ms。 

  在读出信息之前,首先加预充电脉冲φ,预充管V5、V6导通,电源UDD向位线上的分布电容CO1、CO2充电,使D和D两条位线都充到UDD。预充脉冲消失后,V5、V6截止,CO1、CO2上的信息保持。

       要读出信息时,该单元被选中(X、Y均为高电平),V3、V4导通,若原来存储单元处于 0 状态(Q=0,Q=1),即C1上有电荷,V1导通,C2上无电荷,V2截止,这样CO1经V3、V1放电到 0,使位线D为低电平,而CO2因V2截止无放电回路,所以经V4对C1充电,补充了C1漏掉的电荷,结果读出数据仍为D=1, D=0; 反之,若原存储信息为 1(Q=1, Q=0),C2上有电荷,则预充电后CO2经V4、V2放电到 0,而CO1经V3对C2补充充电,读出数据为D=0,D=1,可见位线D、D上读出的电位分别和C2、C1上的电位相同。同时每进行一次读操作,实际上也进行了一次补充充电即刷新。 

写入信息时,首先该单元被选中,V3、V4导通,Q和Q分别与两条位线连通。若需要写 0,则在位线D上加高电位,D上加低电位。这样D上的高电位经V4向C1充电,使Q=1,而C2经V3向D放电,使Q=0,于是该单元写入了 0 状态。

         图9-14(b)是单管动态MOS存储单元,它只有一个NMOS管和存储电容器CS, CO是位线上的分布电容(CO>>CS)。 显然,采用单管存储单元的DRAM,其容量可以做得更大。写入信息时,字线为高电平,V导通,位线上的数据经过V存入CS。 

读出信息时也使字线为高电平,V管导通,这时CS经V向CO充电,使位线获得读出的信息。设位线上原来的电位UO=0,CS原来存有正电荷,电压US为高电平,因读出前后电荷总量相等,因此有USCS=UO(CS+CO),因CO>>CS,所以UO<

文档

RAM原理和主要参数意义

RAM: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单元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在断电时将丢失其存储内容,故主要用于存储短时间使用的程序。按照存储信息的不同,随机存储器又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taticRAM,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RAM,DRAM)。RAM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RAM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存储矩阵(又称存储体)、地址译码器和读/写电路3部分组成。存储矩阵是存储器的主体,其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