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华地翡翠蓝湾朗园 | 交底部位 | 木工支模 |
工程编号 | 04 | 日 期 | 2015年6月25日 |
交底内容: 模板工程是结构外观好坏的重要保证,在整个结构施工中亦是投入最大的一部分,为充分保证砼施工质量及安全,本工程承重体系采用Φ48钢管,壁后3.5mm。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及结构梁、板的模板等选用1830*915*18规格的木胶合板,胶合板加强采用10cm*10cm方木楞。 模板的配置为:地下室部分配备一套柱、梁、板模板,进行流水施工至地下室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地上部分的模板平板采用红板,墙、柱采用黑板,地上部分墙柱配备二套模板,梁、平板配备三套模板,电梯井每个井配一套,每幢楼的楼梯模板均配二套模板。 一、 模板支设施工方法 1、柱模施工方法 本工程柱截面以500*500当柱钢筋绑扎完毕隐蔽验收通过后,便进行柱模板的施工.柱子模板关键是平整垂直,截面尺寸准确,所以要求模板要具有足够的刚度,支撑系统一定要稳固。柱子采用胶合板模板,优点是吸水性好,棱角和跟部不易跑浆。但柔性大、容易炸模,应引起高度重视。柱子四边按设计宽度配置定型模板,按楼面上弹出的纵横轴线和四边线支模,支模时要在底部留清扫口。当柱子截面大于500×500,小于650×650时,距地400开始,中间加单排φ12对穿螺杆,间距600;当柱子截面大于650×650,小于800×800时,距地300开始,中间加单排φ12对穿螺杆,间距500;当柱子截面大于800×800,小于1200×1200时,距地300开始,中间加双排对穿螺杆,间距500。对穿螺杆加至距顶面混凝土下1.0米处止。 2、地下室防水墙模板 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防水墙板模采用定型组合大模板,ф48钢管结合焊防水片对拉螺栓加固。 (1)定型组合大模均需按施工图进行配模制作,18mm胶合板制作时要直边统角,进场木料要经过轧刨直边,保证模板组合拼装时拼接平直缝密。各块预制模板按模板排列图,上、下、左、右编号,方便现场安装。 (2)立模前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清除浮浆和松动石子,必要时用锤子凿毛,清除钢板止水带表面浮浆。 (3)在和底板施工缝交接处,除模板底部有方木靠边外,应再在其下方装一方木,以防模板和已浇混凝土墙板不密实漏浆,而形成一条麻面或蜂窝情况。 因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较大,在模板内外用对拉螺杆和模板连接使其固定。采用12的细牙螺杆,竖向间距450,横向间距450,地下室外墙的螺杆在中部焊止水片,在定位外模时,用8短筋焊于螺杆上,拆除外模时,在孔内气割螺杆,用防水砂浆封口。 3、墙模板 剪力墙模板均采用胶合板拼装大模板,即事先在地面拼装成大模板,并按图纸要求,在大模板上先留好洞口的位置,然后吊装就位。支模工作量大,墙柱钢筋绑扎、水电预埋、钢筋隐蔽后合模。先立墙柱模,待钢筋隐蔽后再封模板,墙柱与楼面处需预留清扫口,便于封模后用水冲洗,做到分块绑扎、分块检查、支模及时跟上。这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加快总体施工进度。预留孔洞的模板要保证位置正确,安放牢固,对大于500以上的预留洞下口要开设排气孔,必要时设置塞锹孔,保证预留孔下口混凝土密实。 墙模的整体刚度要求高,竖向每300~400设置一道50×100方木,楼面上第一道水平要求高度300,往上每450设置双排固定钢管,并用φ12对穿螺杆加双螺母双U型卡固定,间距每450一道。 4、梁、板模板 梁、板支模的关键是对轴线、标高、截面尺寸的把关,要求跟踪检查复核,大面积铺板要求拼缝严密,平整度以拆模后板底不用粉刷就能满足装修要求为控制标准。主梁支模下部要求设双排钢管支撑,梁、板下部垂直支撑纵横间距不大于1000(主梁间距见计算),底部设扫地杆,每排设斜撑。支撑设置受力点要正确,纵横向要求在一条直线上,以便多余材料清理和检查人员通行。支撑与支撑用钢管连接,提高支撑系统整体刚度。整体支模完成后,全面检查支撑系统是否牢固,梁、柱节点是否严密挺角,发现问题马上纠正 5、楼梯模板 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休息平台、梁模板,再安装楼梯模板斜楞,然后铺设楼梯底模,在铺设底模时,上翻三步与上一层连接时,在连接处必须设100的底模清扫口,安装外侧模板和踏步模板,安装时要特别注意斜向支撑的固定,防止浇筑砼时模板移动;楼梯拆模后必须做好阳角的保护措施(用50宽的模板条对楼梯阳角的保护)。 二、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埋洞应符合下表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 3 | ||
预留管、预留孔中心位置 | 3 | ||
插 筋 | 中心线位置 | 5 | |
外露长度 | +10,0 | ||
预埋螺栓 | 中心线位置 | 2 | |
外露长度 | +10,0 | ||
预留洞 | 中心线位置 | 10 | |
尺寸 | +10,0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
轴线位置 | 5 | |
底模上表面标高 | ±5 | |
截面内部尺寸 | 基础 | 10 |
柱、墙、梁 | +4,-5 | |
层高垂直度 | 不大于5 | 6 |
大于5 | 8 | |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 2 | |
表面平整度 | 5 |
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新工人进场必须进行安全三级教育。
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3、安装与拆除5m以上的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4、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5、遇六级以上的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雪霜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相互配合,协调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钢丝绳子系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抛。
7、不得在外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8、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主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牵杆、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附落。
9、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将洞口盖好。
10、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在墙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11、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模,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12、严禁酒后作业。
13、 临时用电线路设置符合安全要求,设置在施工人员不容易踩踏的地方,必要时采取架空或埋地处理,线型选择宜选择绝缘橡胶软铜线;
14、临时用电线路设置符合安全要求,设置在施工人员不容易踩踏的地方,必要时采取架空或埋地处理,线型选择宜选择绝缘橡胶软铜线;
15、临时用电要满足“一机、一闸、一保护”原则,即每个用电设备必须有一个的电源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要用漏电保护功能,漏电开关的选择原则为:控制单台用电设备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于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院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16、电动机具、配电箱外壳要进行接地保护(电动机具包括电焊机、切割机等);
17、移动式电动工具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单相电源线要求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外壳具有接零保护;
18、焊接作业要佩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电焊手套和防护面罩,穿胶底鞋,不能在潮湿环境下直接进行焊接作业;
19、电源接入要从正规配电箱处接入,接线采用压接或将电源插头插入插孔,不能直接剥开低压街码线或直接将导线插入插孔进行取电;
20、班组必须设立兼职安全员,职工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检查督促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对新工人进场进行安全三级教育。
四、 拆模要求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砼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 构件跨度(m) | 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8 | ≥75 | |
>8 | ≥100 | |
梁 | ≤8 | ≥75 |
>8 | ≥100 | |
悬臂构件 | —— | ≥100 |
2、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其棱角不受损伤。
3、模板拆除顺序应按照先支后拆原则进行。
4、拆模必须一次性拆除,不得留下无撑模板。
5、当层结构砼浇捣完成前,其下层支撑不得拆除。
五、支撑体系搭设方案
本工程楼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案。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管,地下室为无梁式楼板,立杆纵、横间距900×900mm,纵横方向每4m设置一道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楼层立杆间距:对于普通的梁,梁立杆间距为1000×1000mm,对于大梁,梁立杆间距为700×700mm,楼板支承立杆间距为1000×1000mm。横杆底层步距1.5m,第二步起为1.8m,每步距均应设置纵、横向拉杆,立杆不能采用搭接,必须采用对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距地面20cm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横方向每4m设置一道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支撑高度大于4m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框架边梁模板钢管斜撑要求经验算并与其内部支撑“一对一”拉结,形成可靠稳定的构造体系,不得使用旋转扣件连接。板底模板选用优质18mm厚胶合板,底木方及横楞采用100×100 mm松木楞,扣件材质应符合KT33-8的技术要求。抗滑移能力取[T]=8KN
。 | |||
六、工艺节点做法要求 采用木模施工工艺。模板进场后,首先对模板涂刷清机油,放置一周后使用。使用前再涂刷非油性脱模剂,能有效保护模板,提高脱模性能,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配模时梁柱节点、梁梁节点作为工序控制的重点,对确保混凝土成型后的观感质量非常重要。 柱墙模板采用高强螺杆进行加固,确保柱墙断面准确 外墙上下层接缝处预留模板加固连接件,使其接缝严密 内置连接螺杆 外侧固定方式 可拆卸连接螺杆 上层柱模根部加固螺杆预埋 使用外墙连接件 拆模后的接缝效果 梁柱断面采用“步步紧”进行加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控制阳角漏浆的质量通病。 梁柱接头模板拆模后效果 门洞、构造柱细部做法 构造柱模板 窗洞支撑 柱模支撑 墙柱定位筋预埋 柱帽双面胶带防漏浆 梁柱接头模板支设 制模板起拱高度,跨度大于或等 于4m的梁板按2/1000起拱。跨度8.4m楼板按1.5cm起拱。 柱底部支模 梁口细部做法 柱子的加固做法 剪力墙、楼层交接处做法 剪力墙定位筋 支模架与剪力墙的连接要求 墙、柱阴、阳角做法 | |||
模板的堆放 圆盘锯的保护措施 方木堆码防火措施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