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6:18
文档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b)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推荐度:
导读《“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b)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b)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c)  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d)  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2、过程与方法:

  a)连接简单电路。

  b)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c)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b)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c)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难点:

  分析“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最终认识“回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为每组准备:1只小灯泡,一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老师准备: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思路
  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些彩色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

  2、 提问:这些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节日夜晚的照片。

  图案是由小灯泡组成的。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迅速进入主题。
  新课:

  一、认识小灯泡

  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小灯泡,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要求:要有顺序的观察(按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看)

  2、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3、教师小结:板图辅助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小电珠由玻璃泡和金属部分组成,玻璃泡里有一根灯丝连在两根金属柱上,金属部分有螺纹,下面有一个小圆点。但是它的内部我们就看不见了,你想看得更清楚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解剖开的大灯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根金属柱与金属螺纹相连,另一根金属柱与下面的小圆点相连。

  学生分组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小电珠的上面是用玻璃泡做的,下面是金属做的,周围有一圈圈的螺纹;最底下还有一个小圆点。小电珠的玻璃泡里面有一根细灯丝。

  观看灯泡剖面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通过对小灯泡构造的完整认识,为后面“回路”概念的建构起到铺垫作用。

  二、“点亮”小灯泡

  1、谈话:认识了小灯泡,你能试着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吗?(板图)

  要求:实验中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那我们也应该向科学家那样将一次次不成功的实验过程利用图示记录下来,直到成功了,也将成功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才能便于你的研究与总结。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也是这样的。

  5、分析提升:(收集更多的实验记录单)我们来看看大家成功“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你们能肯定这样连接小灯泡都会亮吗?可为什么这几种连接小灯泡都会亮,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6、小结:我们看到不管是怎样的连接,都必须使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再经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通过导线流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时小灯泡就亮了。(两极连两点)电在电路里流动我们虽然看不到的,但你能想象一下它的流动线路吗?请一个同学上台来用红色粉笔试着画一画。

  7、提问: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最初“点亮”小灯泡时有的不亮呢?像这样当电池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小灯泡不亮还会损坏电池电线。像这样的情况称为“断路”。

   

  三、  巩固拓展

  1、辨别电路:大家看看这些图片,哪些小灯泡会亮,你能辨别出来吗?(请学生分析交流)

  2、今天我们每个组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点亮”了1个小灯泡(板书:“点亮”小灯泡),如果要你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甚至更多的灯泡你能做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按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分析比较,发现连接方法的共同点,找到一定的规律。

  结合着对“回路”的认识,来分析不成功“点亮”小灯泡的根本原因。

  结合着对“回路”的认识,来分析判断更多的电路连接

  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不断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表面的实验现象中进行归纳,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找出共同的规律,并能初步建立“回路”的概念。

  引导学生利用新知去回顾和反思,并连续的建构起“断路”“短路”的概念体系。

  运用更多的电路连接图来检测学生对“回路”的认知程度。

  激发研究兴趣。

文档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

《“点亮”小灯泡》的教学设计(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背景分析:本课是《简单电路》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b) 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