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内容: 足球的运球技术 | 场地:足球场 器材:足球(20个) | ||||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让同学掌握足球运球技术。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柔韧、耐力、敏捷等素质 3、情感目标:通过参加比赛培养学生的控球能力等。 | ||||
课的 部分 | 教学内容 | 次数 | 时间 | 组织教法与要求 | |
准 备 部 分 8分 | 10分 | 一、课堂常规 1文体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记录考勤 3宣布本次课内容, 提出注意事项。 4安排见习生 见习生也要做相应的工作 5检查服装(鞋衣服,损伤) 二、准备活动 1、带球跑步,让身体热起来(一般性准备活动) 2、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腹背运动 | 扒拍 | 时间 | 一、课堂常规 组织:成两列横队密集站立 ╳ ╳ ╳ ╳ 太阳 ╳ ╳ ╳ ╳ ○ △ ╳→学生 △→教师 ○→见习生 图1 教法:教师讲,学生听 要求:快、准、灵活 二、准备活动 1、组织: 带球围绕足球场的边线做热身活动 教法:教师带头,并在运球过程中做一些盘带的动作 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充分的活动 2、组织:成体操队型散开 × × × × × × × × × × △ 图2 | |
准 备 部 分 | (3)腰绕环运动 (4)正压腿 (5)侧压腿 (6)膝关节运动 (7)活动手腕脚腕 3、游戏 名称:溜猴 目的:培养学生集体配合,控球及传球能力 准备:学生们手拉手,然后展开围城一个圆圈 方法:指定一个学生站到圆圈的中间,剩下的人相互传球,不能让中间的同学碰到球,并且传的球不能传出学生所围得圆圈之外 规则:围城圆圈的同学之间相互传球,并且不能让中间的同学碰到球,中间的同学则要积极的抢球,封堵对方传球路线,如果中间的学生碰到了,哪个学生的传球,则两人互换位置,依次进行下去。 | 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模仿,后在统一口令下集体练习。 要求:动作整齐统一,充分活动各关节。 3、游戏 组织: 教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后让部分学生在口令下试做。 要求: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注意安全。 | |||
基 本 部 分 30分左右 | 一、教材内容 动作要领:运球跑动时候身体自然放松, 上体稍微前倾,步幅较小,两臂屈肘自然摆动,重心要低。 重点:上体稍微前倾,步幅较小。 难点:低重心。 1、练习脚背正面运球 2、练习脚背内侧运球 3、练习脚背外侧运球 4、练习脚内侧运球 | 一、组织:各项内容采取的队形不同 教法: 1、语言法:像同学们讲解足球传球的各个基本动作的要领,重点,难点 2、直观法:自己带球做示范 3、练习法:将学生分成2组,通过配合完成传球的基本练习 4、完整与分解法:将个别难的地方分解讲解 5、游戏与竞赛法:组织一场10分钟的足球比赛,要求在比赛中多运用各种传球脚法 要求:要求同学们通过学习,基本了解和掌握各种传球的技巧。 易犯错误:身体的重心过高或者侧倾不够,触球的脚型不稳,太过紧张,影响传球的质量,支撑脚的选位不好,挡住球路。 纠错方法: | |||
结 束 部 分 5分 | 1、放松徒手操 2、总结本节课情况 安排下节课内容, 布置作业。 3、检查器材 4、师生再见 | 1、组织:如图 ╳ ╳ ╳ ╳ 太阳 ╳ ╳ ╳ ╳ ○ △ ╳→学生 △→教师 ○→见习生 (1).抖动腿和脚 (2).放松下头部 (3).抖动下全身 放松游戏:可以消除疲劳,调整身心的作用。 2教法:教师讲,学生听 要求:认真听讲,仔细领会 | |||
生理负荷预计 | 平均心率:55 练习密度:强 | 课 后 小 结 | 学生通过本节课基本掌握了运球的4种方式,但在细节方面显得不足,如运球时候的重心要低,身体要前倾,上下肢的协调能力。在以后多组织一些比赛,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掌握和领悟传球的基本技能。 |
第一种是按课的程序进行划分:
学生 人数(男/女) 日期 任课教师
教学
内容 | 场地 器材 | |||||
教学 目标 |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 |||||
程序 时间 | 教学内容 | 组织形式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
常规导入 2分 | 1常规检查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科内容与目标 | 队形 | ||||
愉悦热身 7分 | 有氧健美操 | |||||
提高技能 10分 | 小负荷技能练习 | |||||
诱导学习 14分 | 引导学习 | |||||
体验乐趣 6分 | 学生自己创造性学习 | |||||
恢复身心 与小结 6分 | 调整 结束 | |||||
小结 |
教材 | 重点 | ||||||
难点 | |||||||
教学 目标 | 1 2 3 4 5 | ||||||
部分 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要求 | 强度 | ||
课前 1 | 教学常规 | 小 | |||||
第一部分 8 | 热身运动 热身操,专项练习 | 中 | |||||
第二部分 | 小 | ||||||
第三部分 | 大 | ||||||
第四部分 | 放松部分 | 小 | |||||
第五部分 | 新闻发布会 | 小 | |||||
场地器材 | |||||||
课后反思 |
教材 | |||||||
教学 目标 | 1 2 3 4 5 | ||||||
教学 过程 | 教学 内容 | 教师 活动 | 练习分量 | 学生活动 | 组织与要求 | 德育渗透 (教学评价) | |
次数 | 时间 | ||||||
引起 注意 阶段 | 课堂 常规 | 即目标的达成度 | |||||
激发 兴趣 阶段 | 自主 热身 游戏 | ||||||
接受 新知 识阶 段 | 新课 学习 | ||||||
总结 反馈 阶段 | 放松 总结 |
题目: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内容安排与组织:
场地器材:
班级: 人数 时间 授课教师
课的内容 | 时间次数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形式 | 领域目标体现 |
练习密度:
运动脉搏曲线:
课后诊断与追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