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7:56
文档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及地质说明1.概况xxx工作面位于21盘区三条下山西翼,自上而下第八个工作面,上部为已采毕的xxx工作面,下部为未布置的xxx工作面,西部与xxx井田相邻。对应地表位于xxx西南,xxx正西,xxx以北。工作面位于南高北低,整体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面标高+514.6~+555.8m,工作面对应标高-138.090~-94.782m,工作面走向长950~977m,倾斜长177.5~177.8m,可采斜面积171117.6㎡,可采储量96.9万吨。2.地质说明(1)煤层
推荐度:
导读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及地质说明1.概况xxx工作面位于21盘区三条下山西翼,自上而下第八个工作面,上部为已采毕的xxx工作面,下部为未布置的xxx工作面,西部与xxx井田相邻。对应地表位于xxx西南,xxx正西,xxx以北。工作面位于南高北低,整体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面标高+514.6~+555.8m,工作面对应标高-138.090~-94.782m,工作面走向长950~977m,倾斜长177.5~177.8m,可采斜面积171117.6㎡,可采储量96.9万吨。2.地质说明(1)煤层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 一 章  概 况 及 地 质 说 明

1.概况

    xxx工作面位于21盘区三条下山西翼,自上而下第八个工作面,上部为已采毕的xxx工作面,下部为未布置的xxx工作面,西部与xxx井田相邻。对应地表位于xxx西南,xxx正西,xxx以北。工作面位于南高北低,整体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面标高+514.6~+555.8m,工作面对应标高-138.090~-94.782m,工作面走向长950~977m,倾斜长177.5~177.8m,可采斜面积171117.6㎡,可采储量96.9万吨。

2.地质说明

(1)煤层产状: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侏罗系中统下段义马组2-3煤,煤层产状走向297~317º,倾向SW,倾角9~15 º,平均12 º。

(2)煤层结构、厚度:本工作面上半部煤层较稳定,没有突变现象;工作面下半部煤层从煤轨至1706钻孔,煤厚由11.5m渐变为5.19米,煤层结构较复杂。全煤含矸3~5层,单层夹矸厚0.05~0.25米。煤岩成份,煤层上半部为半亮型块状硬质煤,煤质较好;下半部为半暗型块状硬质煤,煤质较差。

(3)地质构造: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预计在本工作面的上巷有两条自xxx工作面延伸下来的断层,这两条断层的落差分别为0.4m和0.5m,均为正断层,对工作面掘进影响不大。本工作面距地表较深,煤层顶板压力大,预计煤层节理发育,受采动影响煤层破碎。

(4)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在工作面上巷掘进过程中,由于局部砂岩伪顶稍含水,巷道会有淋水现象,但水量不大。在xxx工作面回采至腰巷附近时,工作面30架以下出现淋水现象,预计在xxx老空区的低洼地段有一定量的积水,在本工作面上巷掘进期间,一方面要对xxx老空区进行探放水,另一方面要加强顶板水和上帮老空水情观测,若有出水征兆,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生产区队要及时完善排水系统,排出巷道积水。

(5)开采技术条件

①顶板

老  顶:泥岩,厚度34.0~40.0 m,岩性特征: 灰色、致密块状,水平层理。

直接顶:泥岩,厚度1.5~3.0m。岩性特征:灰—深灰色泥岩、致密、易冒落。

伪  顶:细砂岩,厚度0.1~0.9 m,岩性特征:灰白色—中砂岩,稍含水,钙质或泥质胶结。

②底板

直接底:炭质泥岩,厚度2.0~7.8m。岩性特征:灰黑色、致密块状,具滑面,水平层理。

老  底:泥岩和砂岩互层,厚度13~34m,岩性特征:泥岩为灰黑色、致密块状、砂岩质硬、粘土质胶结。

③瓦斯: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2.0m³/min。

④煤尘: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8.33%,掘进时应及时洒水降尘。

⑤自燃:煤层自燃倾向严重,自然发火期一般为15-30天。

⑥地压:本工作面局部区域煤炮频繁,有一定的冲击地压显现,掘进时要做好防范措施。

⑦储量:工作面可采走向长826m,倾斜长174.5m,煤层厚6.0m,可采面积144137㎡,容重1.4t/m³,工业储量121万t,回采率按80%,可采储量96.9万t。

第二 章      巷 道 布 置 说 明

xxx上巷长度996米,方位3070,自xxx腰巷上部开口,开口十字头中心坐标为x=616.324,y=3069.300,z=-101.109;开口以方位3070、坡度±00、长度50米,施工上巷车场,然后沿此方位、坡度掘进,以探得底煤留2.5米时,再沿此层位施工。施工时以实测为准。附: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见附后)

第 三 章  巷 道 断 面 及 支 护 设 计

 

xxx上巷采用梯形断面,顶板刷成微拱形,顶帮全断面锚网、支架12#3.3×3.1m(梁×腿)梯形工字钢棚、空帮让压联合支护。锚网规格:上净宽4.3m,下净宽5.6m,净高3.4m,断面16.8m2。顶、帮全断面铺菱形金属网(规格:4×1.68m,10号铁丝网制作),顶打φ22×2250mm钢筋锚杆,顶锚杆间排距为0.6×0.6m,两帮各打5根φ18×2000mm钢筋锚杆,间排距为0.6×0.6m,所有顶、帮锚杆要垂直巷道轮廓线打设。所有顶锚杆配预紧力螺母,帮锚杆配加强螺丝帽;铺网平展,网间搭接0.2m每0.1m联一针,顶帮网要相互联接好。

锚网后支架12#3.3×3.1m(梁×腿)梯形工字钢单棚,棚距最大0.4m,支架规格:上净宽3.0m,下净宽4.6m,净高2.8m,断面10.6m2;梁两端端头及梁口上方要打好木楔或背木,打紧打牢,严禁有活棚现象;最大控顶距为1.0m,严禁随意扩大。

    在过断层及地质构造带或其它某种特殊条件下施工时,如出现局部顶煤(岩)块冒落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缩小控顶距为0.6m,一次一棚,逐棚施工,支架紧跟窝面,并及时打超前木锚杆或管缝锚杆控制顶板,即在已支架巷道下,自窝面滞后0.5m向前方水平向上倾斜45°打10-15根超前管缝锚杆或木锚杆,超前锚杆间距为0.1m,钻孔直径42 mm,用煤电钻钻孔,大锤楔进,以加固和托护住控顶距范围内易冒落的顶煤,施工期间窝面要备足量管缝锚杆或木锚杆、背木等防冒材料以备急用。严禁采取不控制顶板硬扒冒煤。 

    

第四章     掘 进 方 式

1、掘进工艺流程:

交、班前检查、打炮眼—       加固支架→装药放炮→移前探梁→挂网→   运料 —        打顶锚杆→出煤→打帮锚杆→永久支架→背设    

 2、煤炭破、装、运

xxx工作面上巷采用湿式煤电钻打眼,煤电钻型号MSZ-12型,采用三级乳胶炸药,毫秒雷管起爆,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放炮器型号为MFB-50型,窝面使用2部煤电钻打眼,钻杆长1.5m,最大控顶距1.0m,采用底部掏槽。为保证顶煤完整性,施工中要求根据顶煤情况,适时调整顶眼装药量及眼数,必要时可用手镐或风镐剔进,不放上煤炮。

   ⑴运料路线:

    xxx材料暗斜井 →xxx轨道 →xxx泄水巷平台 →xxx回风上山 →xxx外腰巷→xxx上巷。

   ⑵出煤路线:

   xxx上巷→xxx煤轨延深煤层皮带下山→xxx煤仓→xxx盘区皮带下山。

   ⑶出煤方式:采用耙斗机配合溜子皮带运煤的方式。

3、施工锚杆孔

顶锚杆用MQT-90C型系列风动锚杆钻机打眼,备1.2m、2.4m钻杆各一根,帮锚杆用煤电钻打眼,备麻花钻杆2.4m、3.0m各一根。

4、支护

放炮前必须把正头5米范围内的支架进行加固,方可放炮。放炮后,由外向

里先整理放炮崩歪斜的支架,并加固,然后移前探梁、挂网打顶锚杆、打帮锚杆,最后支架棚做永久支护。施工中必须坚持使用防倒棚撑杆,窝面支架向后5m范围内支架必须用牢防倒棚撑杆。

第五章  通风、防尘

1、通风

xxx工作面上巷掘进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1)风量计算

①按掘进巷道允许的最小风速V允=0.25m/s计算

Q 拱=60V允* A梯=60×0.25×10.4=156m3/min

式中A梯-梯形巷道净断面10.4m2

         V允-巷道最小允许风速0.25m/s

   ②按巷道稀释瓦斯所需风量

    Q稀=QCH4*KCH4/C=100×1.0×1.6/0.8=200m3/min

    式中:QCH4-巷道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

          C-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允许浓度取0.8%

          KCH4-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③按掘进工作面每人每分钟需供应4m3/人新鲜风流计算风量

    Q人=4N=4×40=160m3/min

式中: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交时),取40人。

④按炮掘工作面吹散一次最大炸药消耗量产生炮烟所需风量

Q药=25A=25×8.2=205 m3/min

式中:A-一次最大炸药消耗量

经计算:掘进工作面最大有效风量Q=205m3/min

(2)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计算

 ①计算总有效风量率:P效

xxx上巷最长通风距离1000m,取百米漏风率不超过2%,则有效风量率为100%-2%=98%,总有效风量率为: P效=0.80

②计算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

     Q扇=Q效/P效=205/0.80=256.3m3/min

根据以上风量计算,结合现有局部通风机的性能参数选用DSF-5.6型对旋风机较合适,电机功率为2×15KW,其工作风量为230-390m3/min,全风压450-4850Pa,风筒直径不小于600mm,符合规程要求,采用压入式通风。因该工作面按高瓦斯管理,所以该巷掘进时必须安设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备用。

(3)风速效验

      V=Q/60 A梯=256.3/(60×10.4)=0.41m/s>0.25m/s

      同时满足小于4m/s的要求

(4)风机安装

      风机安装在xxx上巷运煤联络巷的新鲜风流中,风机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同时,必须安装自动倒台装置,实行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5)通风路线

①新鲜风流:新鲜风由21煤轨延深下山通过风机到正头。

②乏风流:乏风由xxx上巷正头→xxx外腰巷、回风上山→xxx泄水巷→xxx轨道

附:局部通风系统示意图:(见附后)

2、防尘

①使用湿式煤电站打眼,保证供水正常。

 ②巷内各运输转载点必须有喷雾喷头,并保证水路畅通有水,做到停机停水;

③巷道内设净化水幕二道,位置分别在下巷开口十字头50m处及距窝面50m处各一道,并坚持喷雾;

④所有参加施工工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

⑤在距掘进头60-200米的地方安设一组隔爆水袋棚。

⑥防尘管路采用直径40mm的钢管,法兰盘联结,每50米设置一个三通阀门。

3、通风、检测仪表及通风防尘设施布置见附图

4、供电

由xxx变电所引出6KV电源,经xxxx  KSGZY-500-6/660KV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660V,再经BQZ-400型配电开关、BQZ-200型配电开关供给风机、皮带、绞车、溜子等设备,再经QC83-80A型配电开关供给耙斗机。风机由21区底部变电所引出一条专线,经xxx下巷KSGZY-500-6/660KV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660V,再经BQZ-400型配电开关、BQZ-200型配电开关供给风机构成双回路供电,专用开关,并坚持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附:供电系统图(见附后)

第六章  正规循环及劳动组织

1、作业方式

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即一日三班,每班八小时。

2、劳动组织

201队在册职工73人,其中直接工63人,队干部5人,杂工5人。

劳  动  组 织 表

       工种

人数

班次一班二班三班备注
掘  工

888各工种人员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可适当调整
耙斗司机111
溜子司机333
皮带司机111
杂工333
电工111
运料工222
班长111
跟班111
合计212121
第七章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
1断面毛断面m2

16.8
净断面m2

10.6
2循环进尺m0.8
3每班循环个数2.0
4日进度m4.8
5日出勤人数60
6效率m/工

0.08
7锚杆根/m

27顶锚杆Ф22×2250mm10根

帮锚杆Ф18×2250mm17根

8顶  锚  索

根/m

2顶锚索Ф17.8×8000 mm

9卷/m

2.04×1.68m2金属网

10锚固剂292390型(顶锚杆10套,锚索3套)Z3550型17支

11支  架

架/m

2.03.3×3.1m12#工字钢

第八章   质量要求与文明生产

1、工程质量要求

(1)锚杆支护的锚固剂、杆体、托板、螺母所组成的支护体系应满足锚杆的设计锚固力;金属网及其它锚网配套材料应与整个锚网支护系统相适应,所有支护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

(2)中线要求:严格按中线施工,巷道净宽误差范围不超过-30~+50mm。

(3)腰线要求:严格按腰线施工,净高不得超过设计的-30~ +50mm。

(4)倾斜巷道支架要迎山架设,迎山距要根据下巷施工期间实际坡度另行通知。支架严禁出现推么、前倾、倒仰现象。

(5)棚梁位置要垂直巷道中心,梁两端扭距不超过±50mm,两端应保持水平;棚梁两端水平误差不超过±50mm。

(6)梯形支架腿、梁要柱垫、柱爪齐全,否则严禁使用,梁腿接口处要严实合缝,否则要加垫薄木垫。

(7)梯形棚每架棚间打5根专用方木撑杆(规格:宽×厚×长=40×40×485mm),撑杆位置为梁两端梁口和梁中间处及梁口以下1m处两棚腿间,要求撑杆沿巷道走向成一条直线,并打紧打牢。

(8)梯形棚梁上需绞木架时,严禁在顶梁中间部位绞架,而应安装在距两端梁口各500mm内的部位,既防止棚失稳又可让压,保证支架受力均匀,必须保证上、下端绞架充分接顶。

(9)支架柱窝深为0.2m,必须打在实底上,柱腿铁盘严禁打掉。

(10)锚杆托盘必须紧贴煤(岩)面,锚杆外露丝长度不大于60mm,不小于20mm,锚杆螺丝严禁有不过丝现象。

(11)锚杆间排距允许误差为±50mm。

(12)对不符合要求的锚杆、锚索必须在其旁边另行补打加固。

(13)支架两帮离柱腿距离及顶梁离顶板设计为300-500mm,作为预留变形空间。

(14)施工期间对顶帮因压力大造成无预留变形空间处,人工剔顶、帮重新形成预留变形支护,确保顶板刷成微拱形,并重新锚网(索)加固。

(15)所有顶帮锚杆要按设计间排距、角度施工,锚杆木垫盘要贴帮附顶,垂直锚固面,并上紧螺母。

(16)铺网要拉紧平展,紧贴煤(贴)岩面,网间搭接0.2m,每0.1m联一针,顶网与帮网要相互联接好,避免松散,造成网兜或漏帮漏顶。

(17)支架必须构件齐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棚距符合设计要求,棚距误差不超过±5mm。

(18)倾斜巷道抬棚打设时要迎山有力,抬棚打设时严禁隔棚;所有抬棚必须构件齐全,抬棚梁与支架棚梁间不接触处要用木楔子打紧打牢。抬棚必须沿巷道方向成一条直线。

(19)支架棚前要先看好中线,量取棚距,并严格按棚距挖出支架柱窝,及时支架棚。

(20)局部片帮跨落处必须严格控制眼深,确保上托盘后托盘紧贴煤岩面,严禁超过设计规定多上锚杆盘(木托盘不得超过2个/根)。

(21)施工单位及相关科室要对巷道施工质量(尤其是架棚、锚网质量)经常进行检查监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处理。

(22)锚索外露不小于0.3m,不大于0.5m。

2、文明生产

(1)局部通风合理,管线风筒吊挂整齐,每5棚一个电缆挂钩。风筒要求采用阻燃无缝长风筒,每节长度10m,逢环必挂,不得漏风,出口不得落地,风筒接口采用双反压边,风筒口距窝面不超过5m。

(2)巷道内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无浮煤;材料、设备、工具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

(3)在巷道口明显处挂巷道断面图、切割示意图、避灾路线图。

(4)坚持机电设备定期检修,消灭失爆,保证综合完好率在85%以上;做到开关上架,小件上板,电缆吊挂整齐。

(5)临时支护和控顶距要符合设计要求,严禁空顶下作业。

(6)综合防尘设施齐全,使用正常。

第 九 章  安全技术措施

1、顶板管理

(1)掘进工作面必须执行开工前和工作中的敲帮问顶制度。此项工作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两人进行,一人观察,一人敲帮问顶,并且由外向里逐段进行。确认无危险时,方准进入工作面。

(2)遇有地质变化及顶板破碎时,必须加强支护,缩小锚杆间排距或改变支护方式,更换巷道支护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3、92条的相关规定。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时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煤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 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

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或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维修倾斜井巷时,必须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3)当掘进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威胁的人员,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有关单位,待采取措施处理后,确认安全时,方可作业。

①顶板来压、支护变形迅速骤增时;

②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温度骤增骤减时;

③迎头遇有煤岩外移、涌水量增大等有突水预兆时;

④巷道顶板离层严重,大量锚杆失效时;

(4)掘进工作面后方所有巷道必须畅通无阻,支护完好,清洁卫生;

(5)必须认真执行各种岗位责任制,严格现场交制度,按章作业,严格按中腰巷线施工,用好管好中腰线,搞好工程质量,严禁任何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空顶作业及冒险作业;

(6)严格控制控顶距,迎头最大控顶距不得超过1.0米。

(7)采用锚网支护的工作面,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的有关规定。

① 打锚杆眼前,必须先敲帮问顶,将活煤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②使用锚固剂固定锚杆时,应将孔壁冲洗干净。

③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实验,煤巷还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在井下做锚固力实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④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距板手拧紧,确保锚杆的 托板紧贴巷壁。

(8)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地质部门应提前提供巷道地质异常变化区位置资料,在进入预计的地质异常变化区之前,必须制定专门措施或对支护参数适当调整。

(9)距窝面正头100米内,必须有10架备用棚、相应的复合支护材料及防冒防片材料,以备构造带改变支护方式和抢险之需。

(10)当班发现不安全隐患,当班必须处理完,如有特殊情况未能处理完时,必须由当班班组长在现场与下班班组长交清情况,由下班班组长组织处理。

(11)人工运大件时,必须配齐人力,精力集中,密切观察好周围环境,看好行走路线,必须先对行走路线范围内的障碍物进行清除,确保行走路线的畅通。

(12)对断层破碎带、煤层松软区、地质构造变化带、地应力异常区、动压影响区等围岩支护条件复杂区域,必须采取加密锚杆和打抬棚等加强支护措施。

(13)如出现锚杆(索)钻孔淋水或煤层潮湿等现象时,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向调度室、生产科、地测科汇报现场情况,地测科、生产科要及时查明出水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4)严格按施工工序及正规循环作业,割煤、运煤完成后,铺挂菱形金属网,打顶锚杆,打帮锚杆;锚网后挖柱窝,柱窝必须挖够深度,清到实底,找准棚梁位置后由掘进机的升梁器把工子钢梁升到顶板位置,然后架棚,腿竖好后与梁搭接,搭接要严实合缝。

(15)锚杆必须按规定定期做锚杆拉拔力试验(每施工300根锚杆或每掘进50米抽查一组,一组至少抽查三根);煤巷还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每100米安装一组顶板离层监测仪)、位移监测,做好数据统计,并用记录牌板显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在井下做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16)严格按施工工序及正规循环作业,严禁任何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空顶作业及冒险作业。

(17)掘进期间,要经常检查巷道支架的支护情况及损坏情况,发现损坏支架要及时修理,并由外向里修护。

(18)施工期间,巷道内严禁乱扔乱放杂物,保证出口退路畅通。

(19)施工期间,必须坚持使用防倒棚撑杆(窝面往后5米巷道内的支架)。

2、电 气

(1)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都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45、48的有关规定。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0.6%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 权取下此牌送电。

电气设备检查、维修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

高压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得到批准后,由专职电工负责执行。

(2)井下供电应做到: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电线悬挂整齐,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3)每天专人检查失爆,试验漏电保护,并作好记录,确保完好,电气设备要有严格的维护、检修制度,并确保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良好。

    (4)电缆的敷设和检查,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77、447、468、469、472条的有关规定。

    采掘工作面各种移动式采掘机械的橡套电缆,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水淋、撞击、挤压和炮崩。每班必须进行检查,发现损伤,及时处理。

    (5)所有电器和设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7条并保证距轨道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00毫米。

容易碰到的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保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6)机械设备的定位销、安全闸和信号设施,必须完好、灵活、安全可靠,控制按钮要安装(或悬挂)在不易被异物碰砸并且容易操作的地方。

(7)信号系统必须声光兼备,灵敏可靠,且要配套使用。

(8)任何时候都不能甩掉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机器不准带病作业。信号综保每天必须检查一次;检漏继电器装置每天必须进行一次跳闸实验;真实填写跳闸实验。

(9)掘进工作面的移动设备,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76条的有关规定。

采掘工作面的移动式机器,每班工作结束后和司机离开机器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打开离合器。

3、通风、安全监测、防治水

(1)该掘进工作面在掘进中,必须每隔100米在巷道下帮施工泵坑一个,泵窝深5米/个,立井深3/个米,并按规程要求安装好供水、排水管路和防尘设施,否则不准开工;地测部门必须及时探放水,泵窝位置可根据探放水需要而定。

(2)距掘进工作面和其回风上山下口以里各30米处安装一道全断面水幕,并坚持正常使用,以净化风流。

(3)当掘进工作面风流或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6%或CO2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4)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瓦斯传感器分别距掘进工作面正头不超过5m和距回风巷口以里10~15m处,设在距顶板下不超过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处。当掘进巷道中瓦斯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掘进巷道中的一切电器设备的电源。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只准人工复电。

(5)掘进工作面安装的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必须建立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62条有关要求,定期进行调试、校正。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一次。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必须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每7天必须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8小时内处理完毕,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监测管控措施。

(6)局部通风机、风筒的安装和使用,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28、129条的有关规定。采用压入式通风,风筒出风口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大于5m。

(7)掘进工作面的空气成分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00条的规定。施工中如果有害气体超限,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136、138、139条的有关规定处理,确保施工安全。

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CO2浓度不超过0.5%。(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下表规定。瓦斯、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的百分比计算:

名称符号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CO0.0024
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NO2

0.00025
二氧化硫SO2

0.0005
硫化氢H2S

0.00066
NH3

0.004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或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4%时,必须采取重点监控措施,达到0.6%时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4%时,严禁爆破。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立方米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 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0.4%以下时,方可送电。

采掘工作面风流中或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8)每班对该巷内气体检查次数不少于三次,并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汇报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手册板报,发现有高温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妥善措施处理。

(9)隔绝煤尘爆炸传播的首列(排)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200m。

(10)巷内每50米设一个三通水闸门,以降尘防火用。

(11)为防灭火,通风区必须将注浆管接到巷道内,距离正头不超过300m,清水管随掘进铺设,滞后窝面不得大于30米,并且,整个巷道掘进期间,施工单位必须保证巷道支护质量,尤其是地质构造带前后15米及巷道两帮煤壁,防止松动后大量位移发生。

(12)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工作应按照地测科所提供水文地质预报做好防治水准备并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86、291条的有关规定。

(13)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透水预兆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的规定。

(14)完善排水系统,及时排出巷内积水。

4、胶带机、刮板运输机

(1)刮板运输机,胶带输送机司机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专(兼)职人担任,并持证上岗。

(2)刮板输送机严禁乘人,必须打牢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机尾点柱。

(3)胶带输送机机架平直,无跑偏现象,信号灵敏,可靠。

    (4)刮板运输机司机必须坚持现场交制度,每班班前必须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一切正常完好的情况下,才能带负荷运转。

(5)严禁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乘坐胶带或刮板运输机,严禁用刮板运输机运送物料。

(6)严格执行《煤矿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刮板运输机部分第172-204条有关规定。

5、提升运输

(1)绞车运输

①绞车坡必须坚持使用“四保险”(保险绳、保险叉、保险杆、保险档),严格执行“三固定”(固定挂钩工、信号工、绞车司机),“一坚持”(坚持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一检查”(经常检查钢丝绳和保险装置),“一防止”(防止钢丝绳掉脖、被牙轮咬断造成跑车)制度。

②xxx上巷使用7.5KW绞车时,绞车配直径不小于15mm钢丝绳。

③运输时所安设绞车必须部件齐全,信号灵敏可靠,必须“四压两戗”打紧打牢,设好护身设施。

④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专人专职,听清信号,集中精力操作,严格按信号开车,开停及时;开车前要认真检查挂钩、钢丝绳、闸带有无损坏,信号是否完好,绞车是否正常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开车时要有联系信号,无信号或信号不清楚时,不准开车。

⑤绞车坡提升工字钢等重物件时,必须在车尾用铁丝或塑料网、荆芭等绑牢靠,严防提升期间滑出车外。

⑥平巷推车时人员必须站于车后方,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

⑦挂钩工负责发出开车、停车信号,行车中手不离按钮,随时注意矿车的运行情况及绳的跳动,发现问题及时停车,矿车停稳后方可挂钩。

⑧运输期间,绞车坡上、下口要设专人把口,上口有挂钩工把口,下口有信号工把口,开车时严禁任何人员上、下绞车坡。

⑨处理掉道时,必须先在车下方用工字钢戗紧戗牢,绞车余绳收紧,车下方及两帮严禁站人,严防翻车伤人;处理重车掉道时,必须使用手拉葫芦起吊,严禁人力抬车处理,手拉葫芦悬挂处要牢稳可靠。

(2)使用耙斗机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74条:

①耙装机作业时必须照明。

②耙装机绞车的刹车装置必须完整、可靠。

③必须装有封闭式金属挡绳栏和防耙斗出槽的护栏;在拐弯巷道装岩(煤)时,必须使用可靠的双向辅助导向轮,清理好机道,并有专人指挥和信号联系。

④耙装作业开始前,甲烷断电仪的传感器,必须悬挂在耙斗作业段的上方。

⑤固定钢丝绳滑轮的锚桩及其孔深与牢固程度,必须根据岩性条件在作业规程中作出明确规定。

⑥在装岩(煤)前,必须将机身和尾轮固定牢靠。严禁在耙斗运行范围内进行其他工作和行人。在倾斜井巷移动耙装机时,下方不得有人。倾斜井巷使用耙装机时,必须有防止机身下滑的措施。

⑦耙装机作业时,其与掘进工作面的最大和最小允许距离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同时,在施工中应保证固定耙斗机钢丝绳的滑轮能力不小于5吨,不准有裂纹和损伤,耙斗机距窝面最小3m,最大25m,煤硬时锚桩长0.8m,孔深0.6m,煤软时,锚桩长1.5m,孔深1.3m。

6.放炮管理

⑴放炮员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制、“十不装药、十不放炮”撤人把口制度,并按《安全规程》第331条执行:

装药和放炮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严禁装药放炮:

  ① 采掘工作面的控顶距离不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或者支架有损坏,或者伞檐超过规定。

  ②爆炮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6%。

  ③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1/3以上。

  ④炮眼内发现异状、温度骤高骤低、有显著瓦斯涌出、煤岩松散、透老空等情况。

  ⑤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

⑵放炮前和放炮后,必须对工作面迎头20米内巷道进行洒水降尘,各转载点必须设置喷头洒水。

⑶炮眼深度及封泥量执行《安全规程》第329条的有关规定,严禁放糊炮、明炮。

⑷放炮必须撤人,撤人把口距离:直巷75米,拐弯巷道50米。并且全部人员躲到掩蔽物后面。

⑸处理瞎炮残炮,必须按《安全规程》第342条执行。

⑹放炮后及时挂网支架,按要求背好帮顶,严禁冒顶。放炮后,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到警戒线以外时,警戒人员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亲自撤回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人员进入前先由放炮员、瓦检员和班组长巡视放炮地点并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拒爆、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⑺放炮前,必须对放炮地点的电缆、管线、风筒等设施加以保护,以防崩坏。并由班组长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担任警戒工作。警戒人员必须在安全地点警戒。警戒线处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

⑻井下爆破工必须按《安全规程》第316条、337条严格执行。

7.管线安装吊挂有关规定

该巷道施工期间风、水管子安装在巷道下帮,供风、排水管子采用Φ75mm钢管,供水采用Φ50mm钢管,水管在上,风管在下,两管路间隔100mm~200mm。掘进期间风水管子各按50m设一三通阀门,方向与巷道高度方向一致。风管距底板500mm,要求风水管接口严密,严禁跑风、跑水。

第十章     避灾路线

当掘进工作地点发生突发性火灾或水灾时,窝面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跟班队长的统一指挥下按下列路线进行撤离,同时清点人数,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火灾时人员必须立即佩带自救器。

撤离路线: 

水灾:工作面正头—→xxx上巷—→xxx腰巷及回风上山—→xxx煤轨下山向上—→xxx煤轨平台

火灾:工作面正头—→xxx上巷—→xxx煤轨下山向上—→xxx煤轨平台

附:避灾路线图(见附后)

文档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及地质说明1.概况xxx工作面位于21盘区三条下山西翼,自上而下第八个工作面,上部为已采毕的xxx工作面,下部为未布置的xxx工作面,西部与xxx井田相邻。对应地表位于xxx西南,xxx正西,xxx以北。工作面位于南高北低,整体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面标高+514.6~+555.8m,工作面对应标高-138.090~-94.782m,工作面走向长950~977m,倾斜长177.5~177.8m,可采斜面积171117.6㎡,可采储量96.9万吨。2.地质说明(1)煤层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