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人的精神生活不妨用一个巨大的锐角三角形来表示,并将它平均分割成若干等分。顶上为最窄小部分,底部面积最大,也最深广。整个三角形缓慢地、几乎不能觉察地向前和向上运动。今天的顶点位置,明天将被第二部分取代,今天只有顶点能理解的东西,明天就成了第二部分的思想和感情。
——《艺术中的精神》 康定斯基
虽然康定斯基作为一个艺术理论家,他的部分观点相当主观甚至自相矛盾,但是作为一名艺术大师,这里的话则是十分准确的概括了艺术或是精神生活,甚至是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摩西手持写有《十诫》的石板从西奈山上下来时,他看到自己的族人正在崇拜一头金牛,于是他下令他们自相残杀来清洗自己,是时候该崇拜新的偶像了,金牛代表金牛座,这是一个时代,人们不该再停留上一个时代,而是进入下一个时代(双鱼座,耶稣即是代表双鱼座时代,在《圣经》里有很多事件暗示了这个结论,如五饼二鱼)。
我相信人类文明的进步,或是艺术的进步,是由一小部分人发起领导的,这些人就是站在金字塔顶层的人,但这场极有可能在他们死后仍未成功甚至是开始。因为社会大众的阶层距离他们太远,远远不能理解他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是这场注定要胜利,不过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这些“先锋”们加速社会的发展。
我举一个简单例子,抽象艺术自1910年出现以来,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它仍然是一种被广泛的认可却不被理解的艺术,这个现象很奇怪,社会大众已经承认抽象艺术在艺术中的地位,然而却无法理解抽象艺术所要表达的精神,绝大多数人还是在一副抽象画中寻找具体的物象,这或许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的包容性增加了,不像在封建时期那样,不允许有激进分子的存在。比抽象艺术出现的更早的印象派,有十九世纪后半叶出现以来,已经得到全面的肯定,甚至是我们这些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已对其啧啧称奇,膜拜不已。然而它新兴时期其随意的画法却遭到了艺术界,评论家的批评和讽刺,甚至“印象派”这样的一个称呼也是颇具讽刺意味的。
我们仍未脱离那个以具体的写实来绘画的时代,就像上帝在创世纪的时候,以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类(这句话似乎是希伯来文的误译,原文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了人类)。无论是我还是身边的人对于一副绘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似与不似之上,对于艺术的理解就更加的表浅了。然而这个时代持续的太久,从古埃及的壁画,人类就开始描绘具体的物体,到文艺复兴以后的全盛时期,几千年来,绘画所描绘的感情与精神都是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来的。和音乐相比,绘画有着它先天的不足,音乐可以达到纯粹精神上的表现,然而绘画要做到这点却很难,抽象艺术似乎在力图改变这一点,不通过具体的表现事物去表现精神与情绪,而这太困难,因为这仍然处于精神金字塔的高层。
摩西指引着人们进入了“双鱼座“的时代,那么谁会指引我们进入下一个时代?而下一个时代又究竟是通往哪里?
Part.2
对于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我从来都不认为它是教我们如何去绘画,它实际上在提升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以及对于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塑的精神层面的理解,在各种文化下,艺术会以怎样的特点呈现。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我感觉大部分的人把这门课当成了一门教授怎样审美的课程。问题不在于这幅画表达的好坏,而在它背后所代表的时代,代表的现象,代表的文化。这个时候我们就得思考,当我们得到这些知识,我们该把它用在哪里,如何去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是很重要的一课,但这又像学习哲学的人到最后只能把自己的知识重新回归原点一样,学习到的艺术理论知识最后也会帮助你去更加深刻的体会艺术的精神,提升一个精神层次,借此你可以让自己的绘画作品超越单纯的描绘,而具有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甚至是超越时代的价值。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那些太过古怪的事就是无法接受,即使是你明白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未来艺术发展的雏形,怎样才能够站在金字塔的高端,这并非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得到的。一个光影的变动,并非如那些评论家说的那么有道理,画家在绘画时简简单单得根据自己的感觉这样加上了一笔,然而却有了那些奇妙的效果,这种感觉,就是艺术家作为一个精神层面对世界,对感情的交流。
很多人告诉我这些空对空的对话没有任何的意义,去研究一个流派的发展不如多做一幅画,基础的技法与知识固然重要,然而当你要超越普通,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技法与基础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厚重的文化。
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艺术枯竭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已经出现了它令人作呕的一面。艺术不是娱乐,当它过分的倾向于通俗化的时候,它的内在精神被众人一览无余的时候,它也就失去了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应该这么说,艺术应该是做引导人类文化前进的旗帜。
达芬奇的作品在各个方面都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艺术水准,同时,达芬奇并非一个单纯的画家,他还是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所以他接触到的,不仅仅是整个时代的顶尖艺术,同时也有这个时代的各种学术发展。这样他就可以利用他丰富的几何数学知识,再加入自己对艺术的情感创作出绝世的名画,当然还有一些他独特的习惯,更令他的画无法被后人模仿。
番外篇
“如果前天的知识被昨天的知识所推翻,昨天的知识被今天的知识推翻,那么今天的知识会不会被明天的知识推翻呢?”
在宗教统治的黑暗时代,各种具有创造力的学科都在被压制着,人们相信这个宇宙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虽然现在依然有人相信),然而我们现在知道,教不过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罢了,然而在当时人们并不这么想,哥白尼等人被视为异端。那么,对于我们来说,今天的科学是否就代表着另一种宗教,或者是另外一个更大的,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了。那么今天依托科学所绘画出来的一切东西亦不是相当于当初那些名家所画的宗教画,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描绘,描绘宗教,描绘《圣经》的绘画。我想我的回答是,因为当你生活在一个被宗教所支配的世界里时,你的思维就很难跳出这个范围,艺术家也例外,所有的描绘,只不过是对他们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写照,艺术就是要表达自己的精神,无论是以任何形式。
所以我现在也就很难超越所在的范围,但这不是重点,时代的范围虽然难以超出,但是作为作品,它应该有一个公正的标准,大师们的作品难以评判好坏,那么自己的作品怎样才算是好的,自己满意就算好吗?今日回头去看几年前,甚至今个星期前的画,会发现很多的缺点,但当初这些都是当时最为满意的。是什么促使了自己观点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否能再快一点。如果能更早的明白大师们的作画意图,真正的欣赏到这些作品的技法和精神,是否能让自己更上一层楼呢?这些全部都是未知数。
写了这么多,我并未对一些具体的绘画技法,或是效果做描述,不这样做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研究过,而是因为透过美术概论,我发现并非这些事是根本,就好像基石一般,需要水泥来绮在一起,技术的提升并非时无止境的,总会有瓶颈,总会模式化,但是思想不同……
有人说现在的蚂蚁不多了,其实蚂蚁还是那些蚂蚁,不过是因为我们无法像小时候那样随时随地的可以趴在地上观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