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述句转换为疑问句和否定句。
威尼斯的小艇船夫驾驶技术好。(陈述句)
威尼斯的小艇船夫驾驶技术不好。(否定句)
威尼斯的小艇船夫驾驶技术好吗?(疑问句)
难道威尼斯的小艇船夫技术不好吗?(反问句)
威尼斯的小艇船夫驾驶技术不是不好(双重否定句),一定要读懂原句句意是肯定还是否定。
二、“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变化。
罪恶的八国联军 焚毁了 我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动作发出者 动作 动作接受者
(1)“把”字句(动作的发出者+把+动作的接受者)
罪恶的八国联军把我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焚毁了。
(2)“被”字句(动作的接受者+被+动作的发出者)
我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被罪恶的八国联军焚毁了。
三、句子转述
(1)直接引语(直接说话,附带“”的句子 )
说:“我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同学们捐赠的书籍”(直接引语)
说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爱护同学们捐赠的书籍。(间接引语)
(2)间接引语(用自己的口去说别人说过的话,句中没有“”)
校长通知全体教职工在五楼会议室集合,他有重要工作安排。(间接引语)
校长说:“全体教职工集合集合五楼会议室,我有重要工作安排”(直接引语)
四、缩句与扩句
1、达木斯中心小学的 校园里 飞进了 一只红色黑嘴的 小鸟。(删除掉一切描述性词语,例如句中带下划线的词组)
校园里飞进了小鸟(缩句后的)
2、白杨树成长起来。(原句至少扩展两处)
一棵 高大的 白杨树 迎着风沙 在戈壁滩 成长起来。(划线四部分都是扩句新扩入成分)
(1)扩句一般选择的位置为句前、句中、句末,需要扩充的内容经常为 多少......、 怎么样的......、 什么时间......、在......地方 等这样的结构。
五、合句(把两句或者两句以上的话借助于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这种句子我们常把它们分为如下几种关系。
(1)平行并列关系(同等关系)
他爱读故事书。他爱唱歌剧。
他既爱读故事书又爱唱歌剧。
(2)因果关系(表示原因)
他在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为他在学习上下了很大功夫,所以他进步了。
(3)转折关系(没有按照前句的意思往下讲,而是向相反意思说)
奶奶90岁了。奶奶是个行动灵活的老人家。
奶奶虽然90岁了,但是她还是个行动灵活的人。
(4)选择关系(给出两种情况,选择其中情况)
他战死战场。他不向投降。
他宁愿战死战场也不投降。
(4)假设关系(提出现实中尚未发生的事,并顺着这件未发生的事想象它最终的发展结果。)
我们现在不好好地学习。我们将来无法很好的报答祖国。
假设情况 假设下的结果
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地学习,将来就无法很好的报答祖国。
你成绩优异。你应该谦虚一点。
即使你成绩优异,也应该谦虚一点。
(5)条件关系(前句提出前提,后句提出结果)
天气晴朗。我们召开运动会。
只要天气晴朗,我们就召开运动会。
(6)递进关系(比前句意义更深一层)
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知识。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显然道理比知识更重要)
这次活动我们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