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48:49
文档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记游定惠院①[宋]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
推荐度:
导读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记游定惠院①[宋]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

记游定惠院①

[宋]苏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注]①定惠院:苏轼被贬黄州,最初寓居定惠院。②参寥禅师:僧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 ④鬻(yù):卖。⑤瀹(yuè):浸渍。

140.理解文言字词的方法有多种。请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方法解释
则园已易主

联系成语:以物易物

_________
往憩于尚氏之第

字源推断法:篆书_________
遂缘小沟

联系课文:缘溪行《桃花源记》_________
14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山 上 多 老 枳 木 性 瘦 韧 筋 脉 呈 露 如 老 人 头 颈

142.补充句子省略成分,有助句意理解。请先填写括号里的内容,再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

143.明代王圣俞在《苏长公小品》中说:“文至东坡真是不须作文,只随手记录便是文。”东坡随性而文,他的情趣和性格在本文中自然流露,试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

140.     换 (交换)     休息     沿着,顺着    141.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142.园子 主人虽然是个市井之人,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这个园子。    143.①本文按照出游的顺序而写,所经之事必记录,自然随性又趣味横生。②作者被贬黄州,却能五醉海棠下,恣意生活,旷达率真。③写醉卧板阁,醒来琴音铮铮,表现了作者情趣的高雅、性格的率真。

【解析】

14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以物易物”的意思是用物品交换物品。“易”是换的意思。“则园己易主”的意思是园子已经换了主人。“易”同样是换的意思。

②篆书的“憩”字由三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舌”和“自”,指人的舌头和鼻子。下半部分是一个“心”字,指人的心脏;合起来表示舒舒服服的休息。本义是休息。

③“缘溪行”的意思是沿着小溪行走。“缘”是沿着、顺着的意思。“遂缘小沟”的意思是沿着小沟走。“缘”同样是沿着、顺着的意思。

14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句意:山上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瘠而坚韧,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好像老人的头颈。

“山上多老枳木”为主语,“性瘦韧”“筋脉呈露”分别从木性与树的筋脉表现“老枳木”的样态,最后“如老人头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枳木”比作“老人头颈”,描绘“老枳木”整体的样子;应在“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后各断一处;

故断为: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

14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

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虽,虽然;然,然而,但是;予,我;故,缘故;稍,稍稍;培治,培育治理。句意为:主人虽然是个市井之人,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这个园子。根据句意可以判断,句末省略了“培治”的宾语:园子。

143.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作答时,应紧扣题目中的“随性而文”“情趣和性格”,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文为一篇游记,以出游的顺序进行叙事与描写。事无大小,皆一一记录,无侧重,无喜好,亦无悲喜,无刻意而为,自然随性,妙语佳句,随手而得,趣味横生。“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作者被贬黄州,却无颓唐之意,海棠盛开,必与一众好友同去赏花,于花下痛饮,放浪形骸,豪放恣意,天然本性,旷达率真;“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作者醉后听琴,颇识其中滋味,曲非人间有,听曲之人亦非人间凡人;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率真的性格。

【点睛】译文:

黄州定惠院东边的柯山上,有一株海棠,枝叶特别繁茂。每年花开的时候,我都会带着客人前去饮酒赏花,已经五次醉在这海棠树之下了。今年又和参寥禅师以及其他几个好友去访赏,然而那个园子已经换了主人。主人虽然是个商贾,但因为我的原因,他也稍稍地培育治理了这个园子。山上有很多年老的枳木,木性瘦瘠而坚韧,树的筋脉都显露在外面,好像老人的头颈。花白而形圆,好似成串的珍珠,香气和颜色皆不平凡。这种树不讨人喜欢,主人本来想过一阵砍去,也是因为我的缘故,没有被砍掉。喝过酒之后,我们去尚姓人家休息。尚氏也是个平凡的人,但居住的地方干净整洁,好像江浙一带的人,他家的竹林和花圃都很讨人喜欢。我醉躺在小板阁上,一会醒了,听见客人崔成老弹奏雷氏琴,琴声像悲鸣的风、微亮的月光,铮铮有声,得到的享受是人间所没有的。到了晚上,徒步来到城东,买了一个大木盆,心想可以注入清水,浸泡瓜和李子,于是沿着小沟,走进了姓何与姓韩人家的竹园。那时何氏在竹林之间修筑大堂,已经把地方都腾出来了,于是把酒放在竹荫下。有一个叫刘唐年的主簿,送给我们一种油炸的小吃,名字叫“甚酥”,味道很好。客人还要喝酒,而我忽然没了兴致,于是直接回家了。

文档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记游定惠院》记游定惠院①[宋]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