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电路初探
学校 公馆初中 设计人 叶光永
一、教材分析
电压的概念是电学中的又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是以后学习欧姆定律及及电功、电能计算的基础。电压表是电学实验的又一重要仪器。学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大小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因而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电学的基础。依据课标,本节内容主要有四个:一是要求学生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维持压制装置,并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电源的作用;二是电压的概念及单位;三是电压表的读数及正确使用;四是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其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以后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综合计算的基础之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连接串、并联电路,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已经掌握了电流表的正确读数及电流表的正确使用。也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方法,因此本节课首先通过与水压进行类比,引导学生理解电压的概念,作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的方式;通过与使用电流表的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正确读数、使用、连接电压表,然后通过实验练习正确使用电压表。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与水压的类比了解电压的概念。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了解身边用电器的电压值。
(4)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方法,能正确读数,并知道如何保护电压表。
(5)通过探究总结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水压类比认识电压的概念,初步学会用类比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2)学会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
(3)通过活动探究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自制水果电池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在日常生活中探究物理学原理的习惯,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对物理的亲切感受。
(3通过对“废旧电池处理”的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2、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3、如何探究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教学用具:
串、并联演示电路板;电池组一盒;开关一只;小灯泡1只;导线若干。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针对教学内容,本节课设计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第一课时以“自学-比较-讨论-观察-训练”为教学模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通过学生讨论、交流,了解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单位换算及身边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活动“观察电压表”认识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对应的量程得及对应的最小分度值,并练习电压表的正确读数,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领会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二课时: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第二课时以“活动-讨论-讲解-训练”为教学模式。通过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练习训练,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压流的规律;再通过练习、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第一部分 脑海掘金-- 激趣导入 | 1.议一议:如图所示打开阀门,就会有水流推动水轮机旋转,水轮机会持续地旋转吗? 2.想一想:水轮机为什么会转起来?为什么又会停下来?怎样才能使水轮机持续转动呢? 3.与水流类似:为什么合上开关,小灯泡就会亮起来呢? 4.比较两图可知:电源相当于 ;开关相当于 ;电流相当于 ;灯泡相当于 。 |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交流 | 激发学生学习性趣 通过水流与电流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形成电压的概念电压 | |
第二部分 寻根探秘 一、感受电压 二、探究活动——学习使用电压表 三、探究活动 ——测量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 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 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 教师从示教板上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 由上述比较可知: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 得出结论: 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 2、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 常用单位有:千伏(kV), 毫伏(mV),微伏(μV)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几种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 (1)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2)一个蓄电池电压为2V (3)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4)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1、测量电压也要用专门的仪表叫电压表 2、出示几种电压表 表盘上标有字母V. 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压表, “-”是公用接线柱,“3”或“15”是“+”接线柱. 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 4、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练习 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强调关键词:校零:并联,电流从“+”接线柱(“3”或“15”)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不超出电压表量程;试触。 1、猜想:串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电池的电压的关系 2、活动探究: 取三只电池,用电压表测出每一只电池的电压,将三只电池串联起来,测出这个电池组的电压。 3、分析数据: 讨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和每个电池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U1/V | U2/V | U3/V | U/V |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串联电池的电压之和。 | 学生动手的同时,其它学生观察并思考。 学生积极思考原因,并交流回答 进一小总结得出电压并时一小认识电源的作用 学生思考并记忆 通过阅读了解常见电压的大小 学生认识测量电压的仪表——电压表 学生观察电压表 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充分感知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所对应的两个量程及其对应的分度值,并会熟练的对电压表进行读数。 学生个人读数,其他同学进行对错的辨别 让学生对照课本自主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领会电压表的正确用法,并与电流表进行比较。 学生猜想电池组的电压与各电池的电压的关系。 进行活动探究,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进行数据分析 总结得出结论。 | 进一步强调形成的电流的原因是由于电压的缘故 让学生知道并掌握电压的单位及其单位换算。 让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电压的大小并对电压单位大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让学生对电流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引导学生认识多量程仪表及读数 尽可能的让学生学会对电流表的读数 通过自学,正确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通过探究,让学生掌握电池组的总电压,并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 |
第三部分 学以致用 | 用多媒体展示练习 | 学生练习 | 通过学生练习和交流,反馈学习情况 |
第四部分 反思整理 | 1.本节课我们探究学习了哪些问题?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2.在探究过程中你觉得较困惑的是什么?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哪些? | 学生小组内讨论后汇报 | 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形成清晰、明确的感受,并从中产生出更持久的学习力. |
作业设计 | 1、2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