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宜昌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 ...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0:39
文档

湖北省宜昌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 ...

宜昌一中沙市中学一中2013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学校:一中审题学校:沙市中学、宜昌一中考试时间:2014年1月18日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赝品/梦魇   滂沱/磅礴   调和/B.追溯/塑料   膻味/檀香   店铺/铺张C.蹩脚/别扭   怆然/创伤   拒载/刊载D.拜谒/枯竭   盘踞/倨傲  屏蔽/屏气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田塍悲怆真知
推荐度:
导读宜昌一中沙市中学一中2013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学校:一中审题学校:沙市中学、宜昌一中考试时间:2014年1月18日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赝品/梦魇   滂沱/磅礴   调和/B.追溯/塑料   膻味/檀香   店铺/铺张C.蹩脚/别扭   怆然/创伤   拒载/刊载D.拜谒/枯竭   盘踞/倨傲  屏蔽/屏气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田塍悲怆真知
宜昌一中

沙市中学

一中

        2013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一中      审题学校:沙市中学、宜昌一中

考试时间:2014年1月18日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赝品/梦魇           滂沱/磅礴           调和/  

B.追溯/塑料           膻味/檀香           店铺/铺张

C.蹩脚/别扭           怆然/创伤           拒载/刊载

D.拜谒/枯竭           盘踞/倨傲           屏蔽/屏气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田塍    悲怆    真知卓见              熠熠闪光   

    B.骨骸    发韧    面目全非              开宗明意

    C.眷恋    矫饰    铩羽而归              喧嚣不安

    D.悠邈    辜负    安然无恙              安捺不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1月19日,协同镇领导一行来到群联村慰问困难群众,为他们送去党和的温馨关怀和诚挚的新年祝福。

B.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又是一个高峰。

C.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D.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不如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随时准备一有机会就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抛出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读懂报告中的这句话,有助于世界更深地理解中国道路的未来前景。

B.南京的军史专家戚厚杰告诉记者,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是一支训练精良、装备齐全的精锐。

C.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否则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D.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有的网站推出帮助学生完成作业非常愤慨,认为网站抓住了学生对低分的恐惧心理,从中牟利,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

5.下列各句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他是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1954年凭借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开创了“电报体”简洁的叙事风格。

B.志贺直哉,日本近代“白桦派”文学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追求个性,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1913年他凭借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获诺贝尔文学奖。

C.蒲宁,作家,他的创作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和音乐般的韵味,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D.《墙上的斑点》是英国作家伍尔芙代表作品,小说以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展示了意识流作品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城市应该有延续文脉的自觉性

葛剑雄

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基本上都是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驻地。这些城市往往也是全国的或地区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甚至是军事中心。但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一座城市的其他功能也可能随之消失。一旦城市的功能改变,即使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会随之改变。否则,这些硬件和软件不是过剩就是不足,或者只能废弃,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城市功能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城市的文脉上。所谓“城市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指当时存在的文化,还包括过去的文化。因此与城市的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这两者是延续的,那就形成了一种传统;如果两者是不同的,或者以往有过这样的不同,这种传统就中断了,难以形成文脉。一座城市,尽管现在的文化很发达,如果过去的文化已不复存在,或者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要形成文化传统必定要假以时日,形成自己的文脉则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另一方面,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文脉不仅是城市的基本设施、名胜古迹、文物遗址的积累,更是一代代城市人的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足以保持城市的记忆,提供调节人地关系和适应变化发展的经验。

但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城市都能保持不变的功能,特别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城市被破坏殆尽,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此中断,幸而不绝如线,也已岌岌可危。例如,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都城建康(建业)作为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存在了三百多年,其功能基本不变,文脉得以延续。但到隋灭陈时将建康城彻底毁灭,将地区行政中心迁往别处,当地人口几乎全部外迁,这座六朝古都便从地图上消失了。尽管以后的南京是在这片土地上重建的,但除了战火毁灭不了的古代遗址遗物外,还有多少六朝遗风?

但为延续文脉着想,一座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因为这些物件曾经是城市多数居民的住所或活动场所,也是当时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如果让城市的后人仅仅凭着文字和图像去想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理解生动的历史,留下深刻记忆的。何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会不断提高,对国家和城市的记忆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这些记忆中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原物的保存才能给后人以破解或汲取的可能。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有必要适当保留一些,以便让后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6.下列对城市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城市大多是因为政治功能而形成并生存的,古代一般都是把从国都至县(邑)的各级行政机构设在这些城市里,但城市的其他功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

B.在自然条件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如果城市的功能改变了,那么相应的硬件和软件都应随之改变。否则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C.一座城市,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绵延才能形成自己的文脉,并且得到延续,城市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有可能推到极致。

D.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是遇到变革的时代,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一些城市的功能就会被强制改变,城市的文脉会因此中断。

7.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论述了政治功能对于古代城市的重要作用,如果政治功能强城市就会兴旺发达,政治功能一旦丧失,城市就会失去生命力。

B.第二段说明了城市文脉与城市功能是否延续有密切的关系,还讲了一座城市要形成自己的文脉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绵延。

C.第四段告诉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城市的功能被强制改变、延续数百上千年的文脉就会中断,即使有保留,也岌岌可危。

D.全文首先阐述政治功能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接着又讲了城市文脉,最后说只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城市就会延续文脉。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座城市的文化和传统赖以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基础是这个城市中的一些物件,保留一定数量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

B.南京是在古建康城废墟的基础上重建的,也保存了战火毁灭不了的一些六朝的遗址遗物,但六朝古都的文脉已基本中断。

C.城市的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古物、旧物等物质基础,还包含着我们今天不一定知道或理解的抽象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D.保存一些即使是属于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也能满足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居民对国家和城市记忆的需求。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周恭帝幼冲①,太祖英武有度量,将士归心。将北征,京师喧言:“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富室或挈家逃匿,独宫内不知。太祖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若此,将如何?”太祖姊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家内恐怖妇女何为耶!”太祖默然出。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②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太祖皇帝初入宫,见宫嫔抱一小儿,乃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太祖顾问普等,普等曰:“去之。”潘美与一帅在后,独不语。太祖问之,美不敢答。太祖曰:“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美曰:“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致疑。”上曰:“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美遂持归。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后终刺史,名惟吉,潘夙之祖也。

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敕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靖康之变③,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间,曹勋自金回,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节选自《宋人轶事汇编》)

【注】①周恭帝:指柴宗训,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周世宗第四子,继位时年仅七岁。幼冲:年龄幼小。②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在本文中与“太祖”“点检(官职)”均指赵匡胤。③靖康之变: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殛:诛杀。

B.因敕有司                         敕:命令。

C.太祖顾问普等                     顾:故意。

D.以旌其忠于所事                   旌:表扬、表彰。

10.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宋太祖对柴氏子孙体恤有加的一组是(3分) (     )

①太祖问之,美不敢答             ②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③太祖后亦不问,美亦不复言      ④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⑤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        ⑥太上寄语,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宋太祖虽然受到将士们的爱戴,但一听到要立他为天子还是感到心慌而拿不定主意,结果被他的姐姐训斥了一通。

B.在对待柴世宗儿子的问题上,宋太祖在杀与不杀的矛盾中最后听从了潘美的意见,从而保留了柴氏的血脉。

C.宋太祖相当理性地处理陈桥事变后的问题,如对当初那个不让他过关的陈桥守门者进行封官,以表彰他能忠于职守。

D.由于宋太祖对誓碑的严格管理,因而除了天子外,即使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近侍也不知道誓碑上所镌刻的内容。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3分)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3分)

                                                                           

(3)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

                                                                           

  13.请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陈 桥 驿 在 陈 桥 封 邱 二 门 之 间 艺 祖 拥 戴之 初 陈 桥 守 门 者 拒 不 纳遂 如 封 邱 抱 关 者 望 风 启 钥 逮 及 帝 位 斩 封 邱 而 官 陈 桥 者 以 旌 其 忠 于 所 事。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

15.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2)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3)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4)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5)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6)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杜牧《阿房宫赋》)

(8)顾吾念之,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小题。

最佳配偶

[美] 斯蒂芬·麦克勒

我走进办公室,跟笑容满面的布列乔先生握了握手。跟我相比,他衣着十分讲究。他手里在搬弄着一沓纸,就像在搬弄着一沓煎饼。

“我相信,你一定会对她十分满意。”他说,“她可是我们用求同计算机,从符合推选条件的一亿一千多万美国妇女中挑选出来的。我们按种族、宗教、人种、生活地区,对这些妇女进行了分类……”

“好,来啦……”他说着,像魔术师那样“砰”的一声把通向隔壁房间的门忽地打开。本来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这时就更手足无措了。说真的,她长得很标致。真的,漂亮极了!

“沃克先生,这是蒙大拿州拉芬湖的邓菲尔德小姐,这是纽约的弗兰克林·沃克先生。”

“就叫我弗兰克好了。”我唯唯诺诺,显得有点紧张。她确实太美了!您不妨想象一下。

布列乔刚走开,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好!我,我,我对计算机为我选中的您,感到十分称心。”我竭力想把语调放温和些。也许,把她称为计算机选中的人,她一定不高兴。“我是说,我对结果感到满意。”

她莞尔一笑,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牙齿。

“谢谢您,我也是。”她腼腆地说。

“我,31岁。”我唐突地冲口而出。

“我知道,这些全都记在卡片上。”

这场谈话似乎就要这样结束了。卡片上什么都介绍得清清楚楚,所以确实没什么好谈了。

“今后打算要孩子吗?”她先找了个话题。

“当然,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正合我的意,这记录在卡片上的未来计划一栏,喏,就在那儿。”她指点着说。

我这才注意到我手中那一扎文件似的东西,第一页上贴着一张国际商用机械公司的计算机卡片,卡片上印有关于邓菲尔德小姐的重要数据。显然,她手中的那一扎“文件”是关于我的……于是,我们各自审视着自己手中的“文件”。

“文件”里说,她喜欢古典音乐(记录在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栏)。“您喜欢古典音乐?”

“对,比任何东西都喜欢,另外,我还收藏着弗兰基·拉尼歌曲的全部录音。”

“这倒是红极一时的歌唱家。”我赞许地附和道。

我俩的目光继续在字里行间浏览着。我注意到:她爱好看书,看球赛,睡觉时爱把窗户关上,养狗,养猫,养金鱼,爱吃用意大利香肠做的三明治,将来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住在郊外,参观美术展览馆……

她抬起了头:“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

“毫无两样。”我加上一句。

我又读了标题为《心理状况》的记录:她生性羞怯,不爱争论,属于贤妻良母型。

“我很高兴,您既不抽烟又不饮酒。”她满意地说。

“是的,我与烟酒无缘,只偶尔喝点啤酒。”

“栏目里没有提到啊。”

“哦,也许没写上,这是我的疏忽。”我希望她不会放在心上。

我们终于各自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最后她说:“我们俩非常相像。”

我和爱丽丝结婚整整9年了,已经有3个孩子,两男一女。我们住在郊外,听着古典音乐和弗兰基·拉尼的录音。我俩最后一次争吵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所以早被我忘得一干二净。在每一件事上,我俩几乎都能步调一致。她是一个贤妻,我也可以算是个好丈夫。我们的婚姻真是完美无缺。

眼下,我却盘算着下个月就去离婚。这种日子我再也过不下去了!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两项全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选两项有选错项给0分)

A.小说叙述了弗兰克借助计算机筛选结婚对象,进而结识邓菲尔德小姐并与之结婚,到后来厌倦了完美的婚姻生活想要离婚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B.本文叙述平淡无奇,但构思巧妙,别具匠心。短短千余字,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人物塑造以语言描写为主,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

C.这篇小说启示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抛弃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还原人的鲜活生动的本性,重新回到多层次多角度的、可期待可变换的世界中去。

D.“我”在和邓菲尔德小姐见面时“唯唯诺诺”,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胆小怕事,这也是“我”在婚姻生活九年后才打算离婚的原因。

E.这篇小说借助一个婚姻故事告诉我们:被简单地贴上标签从而变成扁平的标签人,过着乏味的、已经计划好的生活,只会让人沉闷窒息。

17.文章多次提到两人“相像”“一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8.小说中的“我”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9.这篇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近期,电视台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引起很多观众跟随节目进程做汉字听写自我检测。有观众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听写结果,其中不少常用字都被写错或忘记。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发起的一项网上调查(2517人参与)显示,65.7%的受访者正在收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 98.8%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曾遇到提笔忘字的情况。

关于提笔忘字的原因,调查中,92%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们习惯使用方便快捷的电脑输入法,手写越来越少;72.3%的受访者认为与人们热衷看电视,很少阅读文字读物有关;43.9%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当前汉字文化受重视程度降低;20.1%的受访者认为原因在于少儿阶段汉字书写基础打得不牢。

将以上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要求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20字。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分) 

电视脚本,即电视文案,是电视创意的文字表达,是传播信息内容的语言文字说明。请为下面一个主题为“爱在举手投足间”的电视公益广告脚本补足空白部分。 

镜头画面阐述画外音
1放学了,教室里空空的。一个小女孩孤独地坐在课桌旁,拿着一张成绩单,低着头,在偷偷地抹眼泪。成绩单上写着“语文65分”。窗外,年轻的语文老师默默地看着她,眼神里蕴含着理解和鼓励。

爱是一个

鼓励的眼神

2雪后的城市,街道上结了一层冰,很滑,路上的车辆行人小心翼翼。一个老年人骑着自行车忽然一滑,摔倒了。一个小伙子走上前,伸出手,扶起了老人。老人点头表示感谢。    

(不超过10字)

                                                                         

22.北大哲学系著名教授王博在《心灵的四季》的讲座中指出,可以用四季作为道具来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道、法这四种“和而不同”的心灵,即:①儒家是心灵之春,②墨家是心灵之夏,③道家是心灵之秋,④法家是心灵之冬。请你从上述四个“是”字句中任选一句作为段首句写一段文字,表达你对这一学派思想的理解。要求:①运用两种修辞方法;②不超过80字。(5分)

                                                                              

                                                                                

                                                                              

                                                                               

六、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说:“我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可以吸引我,所以我没有像很多人那样被太多东西干扰。我想或许我在文学方面成功是因为我没有其他的天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宜昌一中

沙市中学

一中

          2013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

  

1. C ( bié/biè;chuànɡ/chuānɡ,zài/ zǎi);【解析】A项 yàn/yǎn,pānɡ/pánɡ,tiáo;B项 sù,shān/tán,pù/pū; D项 yè/jié,jù,pínɡ/bǐnɡ)

2.C,【解析】A.“卓”应为“灼”B.“韧”应为“轫”“意”应为“义”D.“安”应为“按”;

3.B 【解析】A项“协同”指各方互相配合或甲方协助乙方做某事,这里应为“偕同”;C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D项“一张一弛”比喻治国宽严相结合,也比喻工作、生活上劳逸结合。用在此对象不当。

4.A,【解析】B.“训练”与“精良”搭配不当。C.“否则”与“目标太多”语义重复。D.成分残缺,应为“许多教育界人士对有的网站推出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服务非常愤慨”。

5. B,【解析】志贺直哉没有获诺贝尔文学奖,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泰戈尔。

6. A,【解析】A或必不分。“城市的其他功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错,应为“城市的其他功能可能会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消失”。

7. D,【解析】最后论述“城市需要保存最低限度的古物、旧物,才能保持城市的历史记忆”的理由。

8.D,【解析】依据原文“封建、迷信、腐朽、反动、罪恶的旧物的保存”可以让人了解历史的另一面,“满足精神生活要求不断提高的居民对国家和城市记忆的需求”说法过于绝对。

9.C,顾:回头。

10.D,①表现的是潘美的智慧;③表现的是君臣对这件事的默契;⑥表现的是太上皇对有关誓碑一事的关心。

11.B(“听从了潘美的意见”的说法有误,不杀柴世宗的儿子是宋太祖自己的意见。)

12.①略,见教材;

②略,见教材;

③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3分)

      自此以后,各位皇帝继承皇位,都跟随着这个旧例去做。

13.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二门之间/艺祖拥戴之初/陈桥守门者拒不纳/遂如封邱/抱关者望风启钥/逮及帝位/斩封邱而官陈桥者以旌其忠于所事

14.①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②“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

15.默写略(见教材)

16.C,E;试题分析,A项,“完美”应加引号,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完美,小说情节只是在结尾异峰突起,也谈不上“跌宕起伏”;B项,“浓缩了一对夫妻美满和谐的生活”表述不当;小说主体写的是相亲过程,而且其生活貌似美满和谐,实则单调乏味;D项,“表现了主人公‘我’懦弱、胆小怕事”错误。

17.①起强调作用,突出两人惊人的“相像”和“一致”,为结尾打算离婚埋下伏笔;②呼应题目,如此相像一致正是一般人所认为的最佳配偶;③与打算离婚的结局构成极大反差,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答1点给2分,答2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8.①性格内向,拘谨羞怯。(从相亲时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分析) ②爱好广泛,追求生活品质,有良好生活习惯。(从“我们所有的爱好都很一致”“毫无两样”,可推知“我”的性格爱好与邓菲尔德小姐相同。)③潜意识里有对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的反抗,以及对生动鲜活的生活的向往。(从想离婚可以看出)(答1点给2分,答2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19.观点一:这样的安排好。这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式的结尾(或欧•亨利式的结尾)。(只有结论没有分析不得分,卷面整体书写占2分)

①从情节上看,两个人虽然经电脑配对,“非常相像”,但彼此过于熟悉,谈话毫无新鲜的话题,无趣无聊,已经暗示出这种婚姻的乏味,所以两个人最后的分手也在情理之中。(2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前面的叙述平淡无奇,直到最后才给读者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样写,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2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这样的结局与前边的情节构成极大反差,更能引人深思,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主题:机械的、程式化的生活是令人生厌的,多姿多彩才是有趣味的生活状态。(2分)

观点二:这样的安排不好。(只有结论没有分析不得分,卷面整体书写占2分)

①从情节上看,离婚的结局过于突兀,前边的情节缺乏必要的铺垫与暗示。(2分)

②从表达效果上看,这样的结局,虽然能增强小说的戏剧性,却使文章缺乏可信度,缺少生活的真实:在现实生活中,夫妻两个情趣相投往往生活得很幸福。(2分)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结局宣扬夫妻之间性格差异产生美,但同时否定夫妻之间性格谐调也会产生美,是失之偏颇的。(2分)

20.越来越多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下降。(4分)

21.参:爱是一次善意的扶持。(3分)

22.儒家是心灵之春。这个学派充满着温度,无论儒家的经典,还是儒者的生命。经典和生命的温度都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这就是作为其思想核心的仁。

墨家是心灵之夏。夏天,一切都是那么奔腾和豪放,世界显得比春天更拥挤,当然,也更紧密。这非常类似于墨家的气质,这个学派给世界的最大感觉便是火一般的理想和热情。

道家是心灵之秋。秋天也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成熟当然意味着成长和反省,尤其是对于春天和夏天的反省。因此,道家是最能够体现秋天精神的学派。

法家是心灵之冬。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天寒地冻的冬天给人以安定和冷酷的感觉,世界笼罩在一种简单而冰冷的秩序之中,单调而寂静。这似乎就是法家有些冷酷的心灵。

23.作文审题立意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思考

①抓住“不被干扰”“没有其他东西吸引我”:专注/执着成就辉煌;

②抓住“不是”“只是”“或许”:低调/谦逊成就人生;

③抓住“没有其他天赋”:天赋与专长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④综合考虑:成功的要素——天赋、谦逊、执着

【文言文参考译文】

周恭帝年纪很小,太祖英明而有气量,将领和士兵都诚心归附他。将要北征的时候,京都到处都乱哄哄议论:“出发的时候,即当立点检为天子。”有些富贵人家带着全家逃走或隐匿起来,只有宫内不知道。太祖害怕,偷偷地告诉家人说:“外面传得这么厉害,我该怎么办呢?”太祖的姐姐铁青着脸,她正在厨房,拿起面杖追逐太祖,敲打他说:“大丈夫面临大事,能不能做应当自己决断,却来家里让妇女担心害怕干什么!”太祖默默地走出去。

陈桥驿在陈桥、封邱两个关门之间。太祖刚受拥戴为帝的时候,陈桥守关的人不让他进去,于是就到封邱,守关的人听到传言就打开关门(让他们进来)。等到宋太祖当了皇帝,就下令斩了封邱的守关者而给陈桥的守关者加官,用来表彰他忠于职守。

太祖皇帝刚刚入宫的时候,看见宫嫔抱着一个小孩,就问这小孩是谁,宫嫔回答:“他是世宗的儿子。”当时范质、赵普和潘美等人侍立在旁边,太祖回头问赵普等人,赵普等人说:“除掉他。”潘美和一个元帅在后面,独自不说话。太祖问他的意见,潘美不敢回答。太祖说:“坐了人家的皇位,而要杀人家的儿子,我不忍心这样做。”潘美说:“臣和陛下都是世宗的臣子,劝陛下杀他的儿子,就对不起世宗;劝陛下不要杀,那么陛下一定会怀疑我。”宋太祖说:“让他给你当侄子。世宗的儿子不可以当你的儿子。”潘美于是就带着他回家。太祖后来就不再问这件事,潘美也不再提起这件事。这孩子长大后在刺史的任上去世,名叫潘惟吉,是潘夙的先祖。

宋太祖当上皇帝的第三年,就秘密地镌刻了一块碑,立在太庙寝殿的夹室,称它作誓碑,用销金的黄幔把它盖起来,门户关闭非常严密。他还因此命令有关部门,自此以后(天子)四季举行的祭祖典礼以及新天子即位,拜谒祖庙行礼结束,都要奏请恭读碑上的誓词。只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跟从,其余的都要远远地站着。天子来到碑前,拜两次跪下来一边看一边默诵完毕,再拜两次然后出来。众大臣以及近侍,都不知道宋太祖立下什么誓言。自此以后,各位皇帝继承皇位,都跟随着这个旧例去做。靖康之变,门户都被打开,人们才得以自由观看。碑的高度约有七八尺,宽有四尺多,誓词有三行,一行说:“柴氏的子孙,即使有罪也不得使用刑法,纵然犯了谋逆罪,也只能在狱内赐他自尽,不能在公众场合诛杀,亦不得搞连坐牵涉其他的亲属。”一行说:“不能杀士大夫及上奏书言事的人。”一行说:“子孙有违背这个誓言的,上天一定诛杀他。”后来在建炎年间,曹勋从金国回来,太上皇帝交代他回来说,祖宗誓碑在太庙,他担心现在的天子还不知道。

文档

湖北省宜昌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 ...

宜昌一中沙市中学一中2013年秋季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学校:一中审题学校:沙市中学、宜昌一中考试时间:2014年1月18日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赝品/梦魇   滂沱/磅礴   调和/B.追溯/塑料   膻味/檀香   店铺/铺张C.蹩脚/别扭   怆然/创伤   拒载/刊载D.拜谒/枯竭   盘踞/倨傲  屏蔽/屏气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田塍悲怆真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