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检修项目:
1.受理任务。
2.查看现场,确认施工环境。
3.制定施工方案,安全措施。
4.落实材料备件,准备工机具。
5.电机解体。
6.定子检修。
7.转子检修。
8.轴承检修。
9.电机组装。
10.电机试车。
5.电机解体
前期准备
工机具准备: 吊装工具一套,抽芯工具一套
标准人员配备:4人。
具备条件:停电挂牌及电机拆线。
材料备件准备:无。
安全及质量要求
(1)工作前检查场地周围有无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进行作业。
(2)电机抽芯时,应按起重安全规程进行。
检修流程
5.1进行大修前的准备工作。对设备运行情况及可能出现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5.2拆开电动机引线,按相序做好标记。
5.3测量电动机的绝缘及三相直流电阻并做好记录。高压电动机用2500V摇表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做好记录,绝缘电阻要求大于0.5MΩ
5.4拆开靠背轮、风罩、风扇、轴瓦,电动机放油。拆下靠背轮时,一般采用拉马,并在拉马顶端与转轴中心孔处加活动顶头,绝不允许用铁器敲打。
5.5测量轴瓦间隙、测量电动机的风扇与护环的间隙,将测量结果做好记录。
5.6拆下端盖。拆端盖时做好标记,以便组装复位,拆下的零件应专门运至安全地点并妥善保存。
5.7轴转子,转子与钢丝绳不要直接接触,转子抽出过程中应用透光法进行检查,转子抽出后或移动时,应用木垫垫稳。不碰伤定子线圈,不碰轴径、滑环、绑线、风扇、高压电机要注意测量定、转子间隙、最大与最小值的误差不超过10%。
6.定子检修
前期准备
工机具准备:空压机一台
标准人员配备:3人
具备条件:无
材料备件准备:清洗剂等
安全及质量要求
(1)清理定子时不得用金属工具。
(2)在处理槽楔时,注意不要损伤线圈和铁芯。
(3)用易燃溶剂清洗电机时,注意防火。
检修流程
6.1用2~3个表压力的干燥压缩空气和其它吹灰工具吹净各部灰尘,用Ccl4擦净油垢。定子各部须无积灰,无油垢。
6.2检查电机外壳,接地线。接地必须可靠
6.3检查线圈端部。无鼓泡、焦裂、碰伤及变色等现象,绑线热块完好,无松动、无脱落
6.4检查铁芯。无松动、无斑锈、无毛刺、无变形,过温等现象,通风孔应畅通无阻。大型电动机铁芯处理时,常需做铁芯损耗试验,以检查铁芯、故障修理后的铁芯质量
6.5检查槽楔。松动和损伤的槽楔应更换和拧紧。
6.6检查接线盒及接线板,瓷瓶、接线鼻。螺丝连接部位紧固,瓷瓶接线板无破裂,烧焦现象,引出线绝缘良好,铜线无断股,接线鼻无松动。
6.7测量线圈直流电阻,如不符合标准查明原因。各相绕组直流电阻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2%,并应注意相间差别的历年相对变化。中性点未引出时可测量线间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1%
6.8测量线圈绝缘电阻,高压电动机用2500V摇表测量。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者,在接近运行温度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1MΩ。
6.9作耐压试验
高压电动机试验电压为1.5倍额定电压,时间为1分钟。
7.转子检修
前期准备
工机具准备: 空压机
标准人员配备:3人。
具备条件:无
材料备件准备:清洗剂
安全及质量要求
(1)高压电动机应注意检查转子笼条,无断裂。
(2)特别注意检查转子的平衡。
检修流程
7.1鼠笼式电动机转子检修
7.1.1检查转子外壳,转子各部应清洁、无油垢、无灰尘,表面无裂纹及过滤现象,笼条无断裂
7.1.2检查转子平衡,螺丝、风扇及转子铁芯。螺丝应紧固无位移,风扇连接牢靠,无变形,转子铁芯应无松动
7.1.3检查转轴,焊修或更换笼条,要注意检查转轴的平衡。转轴应无变形,轴伸端与联轴器联接牢靠,销键完好。如损应更换。
7.2绕线式电动机转子检查
7.2.1吹灰除垢,检查线圈、铁芯、槽楔。
7.2.2检查转子绑线和绝缘。绑线应紧固,绑线下绝缘应完好。
7.2.3转子重绕线圈后检查平衡。
7.2.4转子耐压试验
a.转子绑线耐压试验。电压1000V时间1分钟,也可用2500V摇表代替。
b.转子绕组耐压试验。时间为1分钟,绝缘应合格。
8.轴承检修
前期准备
工机具准备:轴承加热器
标准人员配备:3人。
具备条件:无
材料备件准备:轴承润滑脂
安全及质量要求
(1)轴承严禁用明火直接加热。
(2)安放轴承时,有型号的一面朝外,另一面安放在转轴尽头。
(3)拆装轴承时,勿用大锤直接猛烈打击,以免崩飞伤人。
检修流程
8.1滚动轴承检修
8.1.1清洗轴承,用汽油洗净轴承内的废润滑脂。轴承转动自如、无杂音、无残留杂质。
8.1.2检修滚栓、滚珠、滚道。表面及内外圈应光滑无裂纹,无锈斑,无疤痕及过温变色等现象。
8.1.3测量轴承间隙。
滚动轴承允许间隙
轴径(mm) | 滚动轴承间隙 | 滚栓轴承间隙 |
50~80 | 2.4~4.0 | 3.0~9.0 |
80~100 | 2.6~5.0 | 3.5~11.0 |
100~120 | 3.0~7.0 | 4.0~13.0 |
120~140 | 3.4~8.5 | 4.5~15.0 |
8.1.5装新轴承,新轴承要加热后进行组装,轴承套上转轴后应使其自然冷却并仔细检查,用汽油洗过以后必须擦干,方可添润滑脂。轴承加热后温度应不超过100℃,有尼龙保持器的轴承应不超过80℃,轴承受热要均匀,加热时温度应缓慢上升。
8.1.6应注意选择适当牌号的润滑脂,同时掌握添油量,并注意润滑脂必须合乎质量,同一轴承内不得使用两种型号不同的润滑脂。滚动轴承一般采用二硫化钼,润滑脂添加量一般为轴承容量2/3,3000转/分添1/2即可。加油前应检查油中无杂质,无水份。
8.2滑动轴承的检修
8.2.1轴瓦中的油放尽后,测量轴瓦间隙,认真做好记录。
8.2.2滑动轴承的间隙应符合规定
滚动轴承允许间隙
转速(转/分) | 750以上 | 750以上 | ||||
轴径(mm) | 30~50 | 50~80 | 80~130 | 30~50 | 50~80 | 80~130 |
顶部间隙(mm) | 0.12~0.15 | 0.15 | 0.15~0.23 | 0.15 | 0.17 | 0.2~0.25 |
8.2.4用色印张检查它的接触面积应满足要求。
8.2.5检查油环是否为正园形,椭圆度是否超过允许值。油环椭圆度不超过±1mm,表面光洁,无破损、毛刺、裂纹,转动应灵活不跳动.
8.2.6检查瓦套的生铁铸件。无破裂、装入端盖后无松动,固定螺丝应加帽,使轴承固定牢固。
8.2.7清理轴瓦上油。瓦内不得留有杂物,所上透平油型为#3。
9.电机组装
前期准备
工机具准备:吊装工具一套
标准人员配备:4人。
具备条件:天车或者吊车。
材料备件准备:无。
安全及质量要求
(1)电机组装时,要注意吊芯平衡,四周观察好,不许把手放在端口部位。
(2)风扇与外罩不得有磨擦。
(3)电机组装完后,各安全防护部件要齐全。
检修流程
9.1检查电机水路、水质,做水压试验。水路畅通,水质清洁无杂质,无漏水现象。
9.2检查冷却通风系统冷却器,应作水压试验。清洁干净,无泥垢堵塞或漏水现象试验水压:3个表压加30分钟。
9.3组装程序与解体相反。组装前,需按规定进行验收认可。
9.4联系机务方面,其轴瓦和轴承座的检修应完毕。
9.5穿转子时可用透光法进行检查,严防转子碰伤,定子绕圈测量轴瓦间隙,测量电机风扇与护板的间隙并做记录。对100KV以上的电动机,有条件的应测量定子与转子空气间隙,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5%。
9.6待机务轴承安装好并初步找好中心后,测量定子、转子之间的气隙并作好记录。
9.7测量电机绝缘。判断是否受潮,并采取干燥工艺。
9.8装风扇、外罩。
9.9按拆卸时所对好的相序接线。相序正常,螺丝压紧,无松动。
9.10清理现场。现场清洁,无杂物。
10.电机试车
前期准备
工机具准备: 相关试验设备
标准人员配备:3人。
具备条件:无
材料备件准备:无。
安全及质量要求
(1)电机试车应至少两人进行,紧密配合。
(2)试车电机接线应先接负荷电机端,后接电源配电盘端。拆线时相反。
(3)电机试验人员必须熟知试验电气线路、所用试验仪器和试验设备,并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检修流程
电动机组装完毕后应由技术人员与工作负责人一起验收,重要的大型电机须由主管检修主任或部工程师验收,特殊情况厂长派人验收。
10.1检查各项检修记录及电气试验记录。记录完好,各项试验合格。
10.2检查电机外壳接地线。接地线完好,现场清洁。
10.3经预防性试验合格填写试运行通知单,取得运行人员与机械检修人员负责人许可后进行通电试运转。运行时声音正常,转向正确。
10.4测量三相空载电流基本平衡,否则应查明原因。不平衡电流不应超过三相电流算术平均值的10%。
10.5电机空转一小时,轴承温度正常,电机外壳以及电机引出线与电缆的连接处无过热现象。滑动轴承及带有尼龙保持器的滚动轴承不超过80℃,无漏油现象,其它形式的滚动轴承不超过100℃。
10.6电机带额定负荷运行,其温升稳定后的温升值≤120K。
10.7电机带负荷连续起动次数不能太多。鼠笼式电动机允许冷装起动2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5分钟,在热状态下起动10次。
10.8电动机振动及串轴不得超过标准。
电机振动标准如下:
电机振动标准 | ||||
额定转速(转/分) | 3000 | 1500 | 1000 | 750及以下 |
振动值(mm)(双幅值) | 0.05 | 0.085 | 0.10 | 0.12 |
轴向串动不大于2~4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