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48:04
文档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0,做题时间90分钟)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1. A 教师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B 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C 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D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2答案: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即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而且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
推荐度:
导读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0,做题时间90分钟)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1. A 教师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B 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C 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D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2答案: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即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而且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70, 做题时间90分钟)

2. 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

单项选择题

1. 

A 教师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

B 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

C 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D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即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而且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提高,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而且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2. 

A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的关系

B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C 改善课程的评价方式,注重结果和效能评价

D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设置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D项正确;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A项正确;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C项不正确;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B项正确。因此本题选C。

3.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高尚动机

D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则是由外界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小刘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奖励属于外界刺激,因此他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其中,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高尚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结合题干,本题选B。

4. 

A 促进学习的迁移

B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C 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D 完成教学任务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陈老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态度的获得的影响。陈老师让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举一反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5. 

A 生产劳动

B 社会实践

C 思想

D 与时俱进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

6. 

A 保留教师资格

B 丧失教师资格

C 由所在学校审定其教师资格

D 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其教师资格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7. 

A 扎实的学科专业素质

B 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C 道德素养

D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学科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养、人格特征和道德素养。故本题选B。

8. 

A 分数制

B 等级制

C 观察报告

D 情感评价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教学评价常用的报告方式包括:(1)分数制;(2)等级制;(3)其他方式,包括个人鉴定、观察报告、家访或家长会。而情感评价属于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9. 

A 教书育人

B 为人师表

C 依法从教

D 教育人道主义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为人师表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其他社会成员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要求教师言传身教、以身立教,这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0. 

A 指引

B 评价

C 教育

D 保障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11. 

差 价/ 差 强人意 嚼 舌/味同 嚼 蜡 翘 楚/ 翘 首以待

阿 谀/刚正不 阿 乘 机/千 乘 之国 参 谋/ 参 差不齐

厌 恶 /疾 恶 如仇 押 解 /土崩瓦 解 强 迫/博闻 强 识

奢 靡 /风 靡 一时 屏 蔽/ 屏 气凝神 模 具/装 模 作样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A项,差(chā)价、差(chā)强人意,嚼(jiáo)舌、味同嚼(jiáo)蜡,翘(qiáo)楚、翘(qiáo)首以待;B项,阿(ē)谀、刚正不阿(ē),乘(chéng)机、千乘(shèng)之国,参(cān)谋、参(cēn)差不齐;C项,厌恶(wù)、嫉恶(è)如仇,押解(jiè)、土崩瓦解(jiě),强(qiǎng)迫、博闻强(qiáng)识;D项,奢靡(mí)、风靡(mǐ)一时,屏(píng)蔽、屏(bǐng)气凝神,模(mú)具、装模(mú)作样。

12. 

A 渲泄 必需品 默守成规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B 惊骇 塌鼻梁 声嘶力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C 荒芜 闭门羹 原型毕露 食不厌精,烩不厌细

D 宿儒谐奏曲 估名钓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A项,“渲泄”应为“宣泄”,“默守成规”应为“墨守成规”;C项,“原型毕露”应为“原形毕露”,“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应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D项“谐奏曲”应为“协奏曲”,“估名钓誉”应为“沽名钓誉”。

13. 

张老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如今早已是 桃李满天下 了(四面八方)

看这位才25岁的总经理,刚一上任,无论什么事说干就干,真可谓 初生牛犊不怕虎 (所向披靡)

在杂文方面,没有人可以与鲁迅 分庭抗礼 (独当一面)

这项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 如履薄冰 ,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小心翼翼)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A项“桃李满天下”指所教的学生各地都有,而“四面八方”仅用来形容范围广,不能替换;B项“初生牛犊不怕虎”比喻青年人思想很少有顾虑,敢作敢为,“所向披靡”则没有这一特指,不能替换;C项“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独当一面”指单独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不能替换;D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相同。故本题选D。

14. 

A 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综合配套实验区”的建设

B 飞利浦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诺基亚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C 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D 健康休闲是一种以恢复身心健康状态、丰富生活、完善自我为目的的闲暇活动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B

解析:B项“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指代不明,不确定到底是形容“飞利浦公司的产品”还是“诺基亚公司的产品”。

15. 

A ②⑤①④③

B ②⑤④③①

C ④①③⑤②

D ⑤④③①②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A

解析:这五个句子中,首先,因为①句中“时光也迅速向前移动”,⑤句的“洪荒年代”显然应该在①句的“汉朝”之前;而③句的“他”显然指的是④句中的“赵应仙老先生”,因为这是五句话中除“我”之外唯一出现的人物,因此③句应该在④句之后;并且五个句子中显然只有②句可以作为首句,总领全文,因为后面无论是“我”的感受还是对“赵应仙老先生”的描写都是由音乐引起的,“音乐如长河流水一般汹涌而来”一句引出“我”的感受,所以②句后面显然应该跟着⑤句。因此,这段话的顺序应该是②⑤①④③,故A项正确。

填空题

16. 

夫战,勇气也。________,冉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一鼓作气

17. 

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

18. 

明月松间照,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清泉石上流

19. 

菊花历来为古代文人墨客所歌咏,请你写出咏菊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耐寒唯有东篱菊 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的诗句很多,符合题意即可)

文言文阅读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父日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 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20. 

知县恽侯请余 修 县志 撰写、整理

晨有老人过 肆 店铺

母 脱 有不当意 倘若

市巷中 固 不乏士哉 确实、果真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D项中“固”为副词,意为“原来、本来”。

21. 

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 辄 引父足怀中以卧/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 辄 去

丰大惧,皇皇 然 若无所容/乃大喜,又久之, 然 后退

尝 有与同贾者归/丰事母,起坐行步, 尝 先得其所欲

故为 之 传,以遗后之修志者/晨有老人过肆,与 之 语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D

解析:A项第一个“辄”是副词,“就”的意思,第二个“辄”是副词,“才”的意思;B项第一个“然”是词缀,用在形容词后,表状态,可译为“……的样子”,第二个“然”是代词,“这,这样”的意思;C项第一个“尝”是副词,表“曾经”的意思,第二个“尝”是动词,表“尝试、试图”的意思;D项两个“之”均是代词,均代指“他(周维城)”。故本题选D。

22. 

请举出三个事例,分别说明周维城的优良品质。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1)父亲半夜从外面归来,周维城把父亲的脚放在怀中睡觉,说明他孝敬父亲; (2)他经常看望问候母亲,吃饭必须亲自看母亲吃过了,自己才吃,说明周维城孝敬母亲; (3)受他资助的生意伙伴偷拿店铺里的东西被周维城发现以后,周维城不仅没有揭发他,反而还像以前一样对待他,表现了周维城宽容他人的优良品质。

2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默置其户中,不使知也。(2)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1)每到年终时,(吴翁)夜里怀揣着金子走街过巷,见到贫寒的人家,就悄悄地把钱放在他们的门内,不让他们知道(是谁)。 (2)周丰又曾说过:“我这辈子感激世人了解我。”

现代文阅读

落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请明年再向枝头上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

24. 

文章开头描写江南的梅雨,在全文有何作用?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用天气的阴沉来衬托石榴花的热烈火红,并为下文将水珠比喻成花儿果儿的泪水,描写“花果洒泪”做铺垫。

25. 

作者在第⑤段中写道:“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一种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落花”怎样的情操让作者“震颤”?请简要概括。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花落之后才有果实的成熟,同时落花把自己变作春泥护卫滋养第二年的繁花。落花的这种牺牲自己成就他人的情操让作者“震颤”。

26. 

文章的标题是“落花枝头”,作者却在第③④段中用大量笔墨描绘了石榴花果满枝头的景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下文写落花的无私奉献做铺垫,正是因为有了落花的默默付出与无私奉献,石榴树才能长得这样好,才有这花果满枝头的壮丽景象。

27. 

A 文章前两段用设问句引出落花,中间几段抒写落花,结尾两段赞美落花,全文结构严谨

B 文章第⑥段中的“未果之花”表面指还没结果的花朵,在文中喻指怀才不遇的落魄之人

C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行文思路一波三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D 作者匠心独运,把对落花的赞美融进江南的风景画中,使文章看似写景,实则抒情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C

解析:本文由赞美开得热烈火红的石榴花,引出落花,进而赞美落花,并未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28. 

作者在第④段中说“一个食堂的做饭师傅,他就告诉我说他不爱看《红楼梦》”。请根据文意概括这位师傅不爱看《红楼梦》的原因。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这位师傅之所以不爱看《红楼梦》是因为《红楼梦》给人一种人生的悲凉感、荒谬感和罪恶感,看它的时候会让人忘记了它是一部小说,就像面对真实的生活一样,看了以后感觉是那么的悲哀,那么痛苦。

29. 

文章以贾宝玉为例来论证《红楼梦》里充满着罪恶,作者为何不用“《红楼梦》里的其他那些男人”作为例子?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因为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中心人物,是全书中人物描写得最为丰满深刻、生动鲜明的男人形象,而且他有很多不同于“《红楼梦》里的其他那些男人”的特点,比如崇拜女性,厌恶功名利禄等。最重要的是,他是《红楼梦》里罪恶最轻的男人,与其他男人相比,他虽然充满罪恶,却又不是真正的坏人。

30. 

文章第③段说《红楼梦》“就是要告诉读者这个现实世界是虚无的”,而文章第⑧段又说“《红楼梦》充满了生活的魅力”,这是否互相矛盾?请概括说明。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这并不矛盾。《红楼梦》告诉读者这个世界是虚无的,是转瞬即逝的,一切的美貌、青春、荣华富贵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一旦进入《红楼梦》里描写的具体场面,一切又非常生动、亲切、可爱,充满着生活气息和生活魅力。这正是《红楼梦》的魅力所在。所以这并不矛盾。

31. 

结合全文,《红楼梦》的“人生性”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正确答案:《红楼梦》的“人生性”的具体内涵在于它让人感觉它描述的是活生生的人生,是充满着血泪又充满了各种美好事物的人生,以至于会忘记了它是一部小说,就像面对真实的生活一样。

古诗词鉴赏

32. 

请赏析诗首句中“自”字、末句中“空”字的妙处。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诗的首句用两个“自”字描写潺湲的流水和西斜的红日,暗指一切皆是自生自灭,无人干涉,也指村中人口凋零,四处皆空;尾句中用一个“空”字写出村落中空空荡荡,渺无人烟,“自”和“空”前后呼应,表现出当时泉州军过后,村中空无人烟、一切自生自灭的荒凉景象。

33. 

过去有人评注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认为诗的可贵之处,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像杜诗这样只说“有”什么,不说“无”什么,确实使诗含蓄蕴藉,也足以看出杜诗艺术手法高明。而韩僵这首诗同时写“有”又写‘无’好不好呢?请简要分析。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这首诗既说“有”,又说“无”,有“鸣鸦”,有“花”,却无“鸡犬”,无“人烟”,以有衬无,更能突出村落的一无所有,空荡荒芜,与杜甫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更能表达诗人对泉州军洗劫村庄的愤慨之情。

写作题

3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30年前,一名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了人生的征程。动身前,他前去拜访了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    老族长正在练字,听说族里有位后辈将要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年轻人已到了中年,有了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    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族长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了一半的人生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4)字数不少于800字。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 人生的秘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准备离开故乡,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临行前,他询问族长关于成功的秘诀,德高望重的老族长给了他三个字“不要怕”,并告诉他人生的秘诀有六个字,这虽然只是其中的一半,但已够他半生受用。三十年后,曾经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并且颇有成就,他回到了故乡,再次去拜访曾经的老族长,可惜族长已经过世。族长的儿子给了他一封信,说是父亲生前留下的另一半的人生秘诀。他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不要悔”。“不要怕,不要悔!”这六字箴言,足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也足以成为我们人生的秘诀! 不要怕,不要悔!所谓“不要怕”其实也就是俗话说的“大智者大勇”。大智者,世事洞明,往往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理性地做出决定,一旦下定决心,就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此为大勇。所谓“不要悔”就是说,既然已尽全力,那成与不成都是天意。成固然是好的,不成也不必自暴自弃,丧失信心,而应该争取下一次机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不要怕,不要悔!我常常想,这世上的成功者大概十有都是“厚脸皮”的勇士吧!因为他们往往敢为别人所不敢为之事,经得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嘲笑。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不为自己的决定而后悔,只是坚定地、一往无前地走下去,走下去!王永庆被称为“靠一粒米起家的经营之王”,有谁能够想到,一个小小的米店小工最后会成为资产过亿的“塑胶大王”呢?他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勇于挑战,并且从不后悔。投资塑胶,对于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我国来说,是极为冒险的一步,但是王永庆没有怕,他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在这期间,种种挫折和失败都没有让他后悔,他一步一步,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最终,苦心人天不负,他成功了。成了福布斯榜上的又一名中国人。 不要怕,不要悔!英国著名学者法拉第有句名言:“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待一定会成功。”因为期待本身就是一种思想负担,就是害怕的表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在尝试了一千多种材料却仍然没有成功时,所有人都认为他没有希望了,一些著名的专家甚至讥讽他所做的是“毫无意义的蠢事”,连一些记者也报道说“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外界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放弃,他坚持了下去,在经历了八千多次失败后,他终于找出了最适合的材料,发明了电灯。当别人都认为没有希望的时候,爱迪生没有害怕,当遭遇了无数次挫折的时候,他没有后悔。不要怕,不要悔,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他成为“发明大王”的人生秘诀! 人如果在奋斗之前就有了怕意,怕被人嘲笑,怕努力了却没有收获,怎么能放手去拼搏?如果在努力之后,因些许不如意就后悔不已,不停地想种种的“早知道”,又怎么能享受到拼搏成功后的喜悦,更何谈去总结经验教训开启下一段旅途呢?不要怕,不要悔!人生的秘诀都已囊括于这六个字之中,多说无用,身体力行才是王道!

简答题

35. 

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也可以结合个人的感悟进行新的理解。请仿照示例,从下列两个会意字中任选一字进行重新“会意”,写出两种不同的理解。    舒:①只要不断地舍弃和给予,就会感到舒心。    ②舍予就是有一种忘我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

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 2

答案:

正确答案:①出力少,自然会成为劣质品。 ②缺少能力,自然会成为优胜劣汰的牺牲品。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文档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0,做题时间90分钟)2.第二部分专业知识单项选择题1. A 教师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B 学生之间的知识、能力存在差距C 教育活动受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D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该题您未回答:х    该问题分值:2答案: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即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其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而且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