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程教学设计一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分)
2. 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调,知识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就像语言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这是( )。 (2分)
3. (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别化教学的形态、教学日程安排及资源配置等方面。 (2分)
4. 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 (2分)
5. 学校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 )。 (2分)
6. (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2分)
7. 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有学生的讲、读、练习活动,是讲、读、练结合的教学活动。这是( )。 (2分)
8. (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分)
9. 一位心理学家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位学者是( )。 (2分)
10. (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 (2分)
11. 为了把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技能迁移的机会,就不能期望他们能在测试环境中达到要求。这是( )。 (2分)
12.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 (2分)
13. 教学内容直线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能够( )。 (2分)
A.较完整地反映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避免教学内容的不必要的重复 |
14. ( )是列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或一定教学情景)的媒体。问题的提出可根据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给出。 (2分)
15.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 (2分)
16. 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 .E isner)的观点,解决问题的目标是( )。 (2分)
17. (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 (2分)
18. 教学内容的螺旋式组织方式的优点之一是能够( )。 (2分)
19. 按照美国学者艾斯纳(E.W .E isner)的观点,表现性目标是( )。 (2分)
D.开放性,它只是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活动的主题 |
20. 按照心理学家期腾伯格等人的观点,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这3种成分组成。其中元成分的作用是( )。 (2分)
二. 多选题 (共10题,共20分)
1. 肯普模式(1977)这一教学设计模式强调的基本要素有 ( )。 (2分)
A.教学目标 |
B.学习者特征 |
C.教学资源 |
D.教学评价 |
2.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 )。 (2分)
A.问题表 |
B.矩阵选择表 |
C.流程图 |
D.经验之塔模型 |
E.算法型 |
3. 根据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哪三个层面( )。 (2分)
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 |
B.单元教学设计 |
C.课堂教学设计 |
4.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 )5个层次的目标。 (2分)
5.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 )领域。 (2分)
A.认知领域 |
B.情感领域 |
C.动作技能领域 |
D.行为领域 |
6. 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 )等方面。 (2分)
7.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 )特点。 (2分)
8. 教学活动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由()等内容组成。 (2分)
9. 按照心理学家期腾伯格等人的观点,人的认知结构由( )等成分组成。 (2分)
10.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的4个基本步骤是( )。 (2分)
A.计划 |
B.收集数据 |
C.整理和分析数据 |
D.撰写分析报告 |
三. 判断题 (共20题,共40分)
1.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为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 (2分)
2. 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特殊媒体。 (2分)
3.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学校教学系统的宏观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学对科学的发展功能和教学对学校的发展功能。 (2分)
4. 美国学者艾斯纳(E.W.Eisner)认为,在课程与教学设计及评价中,应该包括行为目标、提出问题的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这三种类型的目标。 (2分)
5. 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2分)
6.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2分)
7. 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 (2分)
8. 按照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综合是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原理。 (2分)
9. 由于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者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为了使教学产生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加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引导的内容是必要的。 (2分)
10. 教学媒体选择依据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系统方法,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经济性与适用性等进行整体协调,最优化的、适当的选择教学媒体。 (2分)
11. 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发展。 (2分)
12. 从历史上和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比较典型的教学内容选择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和社会取向。 (2分)
13. 传递策略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的类型、教学反馈的特点等的组织决策。 (2分)
14. 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方。 (2分)
15. 目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采用五种教学模式:讲授式、个别辅导式、讨论式、探索和协作式。 (2分)
16. 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有关的描述,则学习动机越强越好。 (2分)
17.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整合工作采用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或学习资源)4要素进行方案分析、评价和组合。 (2分)
18. 对每一类的学习,要识别出导向学习的有效条件,其公式是:要得到X的学习结果,就要提供或安排Y的条件。这是设计学习活动的建构主义观点。 (2分)
19. 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于其学习风格特点的教学。 (2分)
20. 对于教学过程,按其本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句话: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教学过程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