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编号: 电土验表:5.31.3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 分部(子分部)工程 | ||||||||||||
分项工程名称 | 验收部位 | ||||||||||||
施工单位 | 项目经理 | 项目技术负责人 | |||||||||||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 1、企业标准: 2、施工技术规范: | ||||||||||||
分包单位 | 分包项目经理 | 施工班组长 | |||||||||||
类别 | 序号 | 检查项目 | 质量标准 | 单位 |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 |||||||
主控项目 | 1 | 开发建设项目在基建施工和生产运行中,由于损坏地面和弃土、弃石、弃渣,易遭受洪水危害 | 必须布置防洪排导工程 | ||||||||||
2 | 防洪排导措施 |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可采取拦洪坝、排洪渠、涵洞、防洪堤、护岸护滩、泥石流治理等 | |||||||||||
一般项目 | 1 | 拦洪坝防洪标准 | 符合设计要求 | ||||||||||
2 | 堤防工程布设及其防洪 | 堤线 | 按规划治导线要求,并根据防护区范围、防护对象的要求、土地综合利用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确定 | ||||||||||
防洪堤 | 选择在拆迁房屋、工厂等建筑物较少的地带,建成后便于管理养护、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单位的综合经营 | ||||||||||||
堤线走向 | 应布置在土质较好、基础稳定的滩岸上 | ||||||||||||
堤防工程防洪标准 | 依据《防洪标准》GB 50201的规定执行 | ||||||||||||
堤防设计 | 应符合《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的规定 | ||||||||||||
3 | 排洪排水工程布设与型式选 | 山坡或沟道洪水以及项目区本身需排泄的地表径流与道路、建筑物交叉 | 应采取涵洞或暗管排洪 | ||||||||||
排洪排水工程可分为明渠、暗管、竖井、涵洞等型式 | 应根据项目区周边来洪量及项目区内地表径流量选择确定 |
工程编号: 电土验表:5.31.3(续表)
类别 | 序号 | 检查项目 | 质量标准 | 单位 |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 监理单位验收记录 | ||
一般项目 | 4 | 沟床固定与泥石流拦挡工程 | 沟床 | 可采取钢筋混凝土沟床加固工程、木笼沟床加固工程、石笼沟床加固工程;如滑坡等需要富有柔性沟床加固的地方,可用木笼或石笼沟床加固工程 | ||||
巩固沟床、稳定沟坡 | 在布置格栅坝、桩林的沟道中,同时布置拦沙坝(含谷坊),拦蓄经筛分的沙砾与洪水 | |||||||
在沟道中修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浆砌石重力坝 | 其过水部分应用钢材做成格栅 | |||||||
5 | 施工过程中淤积物清淤清障 | 保障与项目区有关的河流、沟道泄洪顺畅 | 应清淤清障(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淤积物) | |||||
清淤清障 | 应调查河道、沟道内淤积物或障碍物的范围、种类与堆积量,提出清障清淤的施工方案;的施工期应安排在汛前 | |||||||
堆置清淤清障物 | 应设置专用的土、渣、淤泥堆置场地 | |||||||
堆置场拦护 | 四周必须设置拦护工程 | |||||||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 |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 |||||||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 专业监理工程师: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