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文华学院教师公寓4#楼 | 交底时间 | 2012年6月2日 | |||
交底提要:基础砖胎膜施工 一、工程概况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师公寓4#楼±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52.000米,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持力层采用第(6)层粉砂质泥岩,其地基承载力fak≥520Kpa,要求基底进入持力层至少300mm,筏形基础底标高为-6.500米,板底设100mm厚C15素砼垫层。施工时场地严禁积水,场地周边应做好排水工作,开挖至持力层时,应及时封底、浇筑垫层。 二、基础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定标高→机械土方开挖至筏板底以上250mm→人工清土、平整→浇砼垫层→放砖胎膜线→试摆砖样→砌砖模→砖模抹灰→砖模加固→筏板、挡墙侧回填→场地平整→基础防水→基础保护层→钢筋绑扎→墙柱插筋→电梯井、集水井、临边、剪力墙吊模→底板混凝土浇筑 2、土方开挖 (1)、本工程建筑场地为II类,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土方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标高进行施工,土方开挖完成后,即进行基坑清理及人工修整,修整完成经检查后进行砼垫层浇筑。 (2)、土方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基坑底所剩工作面距离不足2000mm时,需将这侧面距离内的土方挖走,避免其塌方造成重复工作,影响工效。 3、垫层浇筑 垫层浇筑前应在场地内进行标高定点,在开挖完成后槽底修整土面上钉短钢筋头,以作为垫层厚度控制点。 4、砖胎膜设计 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筏板基础施工采用砖胎模,因砖模在砌好后要承受回填土的侧压力,砖胎膜的选型及厚度应根据筏板、筏板侧模深度进行计算,防止回填土过程中或回填后由于地表水侵蚀而发生边坡滑移甚至垮塌。故砖模基本选型和厚度如下: 承台、挡墙高度 | 砖模高度(mm) | 墙厚(mm) | ||||
h<1200 | h<≤600 | 120 | ||||
1800≥h≥1200 | 1200≥h≥600 | 160 | ||||
2400≥h>1800 | 1800≥h>1200 | 200 | ||||
3000≥h>2400 | 2400≥h>1800 | 370 | ||||
3600≥h>3000 | 3000≥h>2400 | 底部1200mm高490墙,上部砌筑240墙 | ||||
4200≥h>3600 | 3600≥h>3000 | 底部1800mm高490墙,上部砌筑240墙 | ||||
4800≥h>4200 | 4200≥h>3600 | 底部2400mm高490墙,上部砌筑240墙 |
开挖后筏板底土质较差,如淤泥、流砂,需进行换填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换填完成后在筏板底部增加一道地圈梁,圈梁大小为厚度同墙厚,高度为240mm,内配4ф12钢筋,箍筋设置为ф6@250,混凝土等级为C20。
砖模砌筑砂浆采用M7.5砂浆,A5.0加气块砌筑,加气块为600×200×300mm。灰砂砖进行封顶,灰砂砖尺寸为20×10×5mm。
5、砖胎膜砌筑
(1)、工艺流程
拌制砂浆→施工准备(放线、立皮数杆)→排砖撂底→砌砖墙→自检、检验评定
(2)、砖胎模砌筑
砖胎模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酒水湿润。先盘墙角,每次盘角高度不应超过三块砖,随盘随靠平、吊直。
放线时,在砖胎模内侧预留10mm的抹灰厚度,保证筏板结构截面尺寸。
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找平。平整和垂直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组砌方法应正确,砌体上下应错缝,里外咬槎,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灰缝厚度宜为10mm,且应饱满、平直、通顺,立缝砂浆应填实。应挤压碰并没有灰,防止透亮或瞎缝。
砖墙应拉通线砌筑,并应随砌随吊、靠,确保墙垂直、平整,不得砸砖修墙,几个人使用同一条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筑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
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时一定要上跟线,下跟楞,左右相临要对平。
墙体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部位,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应经常拉线检查,以保持砌体通顺、平直,防止砌成“螺丝”墙。
(3)、质量要求
3.1主控项目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1.2砂浆品种符合设计要求。
3.1.3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3.1.4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
3.2一般项目
3.2.1砖砌体上下错缝,每处无长度超过500mm以上的通缝。
3.2.2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
3.3允许偏差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轴线位置 | 5 | 钢尺 |
垫层标高 | ±5 |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
截面内部尺寸 | ±10 | 钢尺 |
垂直度 | 5 | 吊线 |
相邻两垫层表面高低差 | 3 | 水准仪或钢尺 |
1、抹灰
砖胎模砌筑完毕,用1:3水泥砂浆在砖胎模内侧抹灰,抹灰厚度控制在10mm以内。
抹灰的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且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搓平顺、线角顺直平直。各层抹灰之间及抹灰层和基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
立面垂直度允许偏差3mm,表面平整允许偏差3mm,阴阳角方正,允许偏差3mm。
2、砖胎膜侧土体回填
(1)、土料要求
本工程按设计要求对砖胎模后边土的回填质量要求:
a、少量空间用C15素砼填塞。
b、大面积要求级配砂石夯填,或撼砂处理并注意安全。
1、级配砂石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先采用天然级配砂石,若无天然级配砂石,采用砂:石=7:3的人工级配砂石。
2、基底处理
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草皮、树根、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3、填土方法(人工填土法)
(1)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土。
(2)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300mm,夯实至200mm。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4)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
4、施工工艺
(1)人力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2)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0mm,打夯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打夯,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3)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5、压实排水要求
(1)填土层如有地下水或滞水时,应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将水位降低。
(2)已填好的土如遇水浸,应把稀泥铲除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填土区应保持一定横坡,或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排水。
(4)当天填土,应在当天压实。 | ||||||
技术负责人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