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 B010416Z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工业设计 授课单位: 机械系
学时:30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董英娟 2012.2
学分:2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王冰 2012.5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是高职高专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课程之后,安排有实训模块视觉传达训练。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核心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学生应达到完成平面设计的要求。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三大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I》、《印刷工艺》,后续课程为《视觉传达训练》、《广告设计》、《CI设计》,并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考取平面设计师及顶岗实习做准备。
1.2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在设计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具备视觉传达设计职业能力为目标,将“实践与理论”、“技能与知识”、“单元与综合”、“训练与考核”有机地融于一体,将传统的“一言堂”讲授改变为单元模块化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观等教育理念。
1.3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中重点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握“行为引导法”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原则的发展性教育,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为后续的实训做准备。
《视觉传达》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视觉传达设计概述,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基本视觉元素设计,版面设计等。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的规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注重对学生创新设计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创新设计能力与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设计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能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会应用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设计元素准确地反映设计主题。能完成设计前期的设计调研、文字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运用以及版式排列等,完成平面广告创意与表现、设计的构图与色彩,进行平面设计创意与表现。
2.1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视觉传达设计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定义、概念和设计规律,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概念和术语;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设计原理。
2.了解视觉传达设计风格流派,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设计思维基本概念。基本掌握视觉传达中基本视觉元素的设计,掌握版式设计。
3.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及最新的经典设计作品有所了解。
2.2 过程与方法
1.认识视觉传达设计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把握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对设计课题进行思考分析并进行设计。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一般的设计思维方法,领悟视觉传达设计在不同需求中的应用设计的差异性,学会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体会视觉传达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应用,进一步认识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出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在实际设计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专业素养的基础和载体。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单元 | 重点 | 难点 | 能力知识素质目标 | 教学方法和手段 |
第一单元: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 视觉传达设计范畴 | 视觉传达设计理解 | 1、能举例说出什么设计属于视觉传达设计 2、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3、熟练掌握视觉传达设计分类 4、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5、基本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 6、基本了解视觉传达设计风格流派 | 实物演示,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法 |
第二单元: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视觉原理 | 设计思维的理解 | 1、掌握视觉符号语义 2、会进行图形的色彩分析设计 3、了解视觉组织的原理 4、了解设计思维常用的方式。 | 互动,多媒体教学 |
第三单元:文字传达设计 | 字体设计 | 字群设计 | 1.掌握各种字体的基本特征。 2.掌握字体形态设计的方法。 3.会针对不同的设计主题进行不同的字体形态设计。 4.能分析文字距离设计的特征,并能进行恰当的文字距离设计。 5.能根据实际主题选用合适的文字排列形式表现。 | 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 |
第四单元:图形传达设计 | 图形表现 | 图形的编码与视觉定位 | 1.掌握图形表现的多种形式。 2.掌握具象图形、抽象图形的设计方法。 3.会针对不同的设计主题运用不同的图形进行图形形态的设计。 4.能理解图形编码的方法,并能进行恰当设计。 5.能根据不同的主题选用合适的图形进行表现。 | 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
第五单元:版面设计 | 版面设计原理、文字编排 | 对视觉空间、图版设计的理解 | 1.掌握视觉空间设计特征。 2.掌握版面设计原理并在设计中恰当的应用。 3.基本掌握文字编排设计的要素。 4.能根据需要对主题进行图形设计、剪裁。 5.能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统计图设计。 | 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
第六单元:视觉传达应用设计 | 包装设计 | 包装的设计定位及设计 | 1.基本掌握包装的功能及类别。 2.能根据需要进行包装设计的定位及设计的应用。 3.能根据产品的特点进行包装的设计并进行包装陈列设计 | 实物演示,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 |
第一单元 视觉传达设计概述(4学时)
课题一: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及范畴(1学时)
课题二:视觉传达设计作用及目的(1学时)
课题三:视觉传达设计风格流派(2学时)
第二单元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6学时)
课题一:视觉符号语义及视觉特征(2学时)
课题二:视觉组织及色彩传达(2学时)
课题三:设计思维(2学时)
第三单元 文字传达设计(2学时)
课题一:字体形态设计(1学时)
课题二:字群设计(1学时)
第四单元 图形传达设计(2学时)
课题一:图形编码与视觉定位(1学时)
课题二:影像设计(1学时)
第五单元 版面设计(6学时)
课题一:视觉空间(1学时)
课题二:版面设计要素(1学时)
课题三:文字编排(2学时)
课题四:图版设计(2学时)
第六单元 视觉传达应用设计(4)
课题一:包装的功能(1学时)
课题二:包装的类别及材料(1学时)
课题三:包装设计定位(1学时)
课题四:包装色彩设计及陈列设计(1学时)
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 | 单 元 | 课时分配 | ||||
理论课 | 习题课 | 实验课 | 其它 | 共计 | ||
1 | 视觉传达设计概述 | 4 | 4 | |||
2 | 视觉传达设计原理 | 6 | 6 | |||
3 | 文字传达设计 | 2 | 2 | |||
4 | 图形传达设计 | 2 | 2 | |||
5 | 版面设计 | 6 | 2 | 8 | ||
6 | 视觉传达应用设计 | 4 | 2 | 6 | ||
机动 | 2 | 2 | ||||
合计 | 26 | 2 | 2 |
(1)、本课程在教学中,改变原来对学生以“教” 为主,转向重“学”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多媒体、实物展示、DV播放等教学手段。
(4)、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成绩考核分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其中包括平时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设计作业成绩占60%,总成绩为满分100分。
5、课程实施条件
5.1对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
任课教师必须是工业设计专业毕业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或从事平面设计多年,具备双师素质。
任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传授知识效果良好等基本教学能力。
任课教师能以“项目导向”方式带领学生完成设计课题。
5.2 对教学条件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训(验)室。
4、供学生进行校外实训的设计公司。
5.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选用与编写
推荐教材:
王延羽 《视觉传达设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参考资料:
《视觉传达设计》曹方 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2.02.
参考网站:
视觉中国网 http://www.chinavisual.com/
IDEA视觉 http://www.addidea.com/
6、其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