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二物理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2:33
文档

初二物理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1)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时不能成像(5)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3
推荐度:
导读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1)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时不能成像(5)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3
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

(1)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

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时不能成像

(5)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

3.当物距___________ 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实像;当物距___________焦距时,成虚像,并且虚像的尺寸___________。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图3-3-1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图3-3-2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8.(2010江苏徐州课改区模拟)如图3-3-3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立的实像,若想使像变大,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_移。

图3-3-3

9.(2010河南模拟)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___透镜的焦距。

图3-3-5

    A.8 cm        B.10 cm            C.11 cm           D.14 cm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的主光轴上,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该物体的明亮、清晰的实像,当用不透光的物体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后,物体此时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

 A.只有上半部分,亮度不变 B.只有下半部分,亮度不变

 C.与原来相同,亮度不变 D.与原来相同,亮度变暗

17.(2010江苏南通模拟)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 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8.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主光轴方向平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棒AB,如图3-3-6所示,则形成的像A′B′为

图3-3-6

 A.比实物短,且B′端比A′端粗 B.比实物短,且A′端比B′端粗

 C.比实物长,且B′端比A′端粗 D.比实物长,且A′端比B′端粗

19.(2010福建莆田模拟)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3-3-7中的(    )

图3-3-7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3-3-8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B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C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

图3-3-8

21.(2010广西柳州课改区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像的正倒
13015缩小
22020等大
31435放大
410/不成像/
58/放大
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第5次实验中,从____________一侧透过透镜看到在____________一侧放大的像。

初二物理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答案

1,思路解析:由于f=10 cm,当u=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且像距在10 cm到20 cm之间,当u=20 cm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像距为20 cm,即像由缩小到等大,像距由10 cm到20 cm之间变为20 cm。

答案:B

2,思路解析:对于一个确定的凸透镜,焦距是唯一的,成像的情况只取决于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远近。

答案:大小  虚实  正倒  位置  焦距

3,思路解析:物距大于2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放大的虚像。

答案:大  倒立  小于  大于物的尺寸

4,思路解析: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成像条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必然大于2倍焦距,即u>2f。本题中有20 cm>2f,解不等式得:f<10 cm。

答案:C

5,思路解析:它是由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而成的。从室内通过”猫眼”向室外观看,可以看到室外正立缩小的景象,能看到较大的范围情况;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才会看到较大的范围,凹透镜应在外边,两透镜之间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C

6,思路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知道,当f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错。当u答案:A

7,思路解析:由题意可知u=30 cm,u=2f,求出焦距f=15 cm。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 cm处,此物距变为10 cm。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在光屏上得不到蜡烛的像,即成虚像。

答案:D

8,思路解析:本实验应将蜡烛、光屏和凸透镜调整到同一高度;若像变大,应减小物距,蜡烛向右移。

答案:降低光屏的高度  倒  右

9,思路解析:凸透镜成实像的变化规律是: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都能成实像,且像距也在大于焦距的范围内。若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动,向焦点靠近,则像逐渐远离透镜,且逐渐放大;若物体逐渐远离凸透镜,则像逐渐向凸透镜移动,接近焦点,且逐渐缩小。所以,题中应先后填上“远离”和“小于”。

答案:远离  小于

10,思路解析: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在2倍焦点以外运动时,所成的像始终为倒立、缩小的实像,但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距越大。

答案:C

11,思路解析:烛焰在d点时,位于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选项错误。

答案:D

12,思路解析:由于本题中物像异侧,说明此像是一实像;又由于像距比物距大,可推知此像是一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体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另一侧的二倍焦距之外。

即 ①

2 ②

综合① ② 解得9 cm答案:D

13,思路解析:根据题意当u=12 cm时成放大的实像、u=7 cm时成放大的虚像可得出:f<12 cm<2f,7 cm答案:D

14,思路解析:从条件“当u=30 cm时,成放大的实像”可得:f<30 cm<2f,即15 cm<f<30 cm。当物体移到物距为15 cm时,即物体在焦距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

15,思路解析:在凸透镜成像的情况中,当物体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像的位置也随之移动,像与物是朝同一方向移动的。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之外移向凸透镜时,像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且像变大;当物体离凸透镜接近二倍焦距时,像也接近凸透镜接近二倍焦距,像继续变大;当物继续移向凸透镜,像仍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像变为虚像,像仍变大;当物继续靠近凸透镜,像仍做远离凸透镜的运动,像继续变大,所以A正确。

答案:A

16,思路解析: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凸透镜成实像的原理:物体射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透镜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无论透镜多大都能成像,只是镜面小一些,透光量少些,像暗淡一些,不会影响像的完整性,尽管题中条件是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不透光,物体仍能够由它的下半部分透光成像,并且能够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是会聚在光屏上的光会少一些,像变暗,应选D.

答案:D

17,思路解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物在2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题干可知,点燃的蜡烛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小于2倍焦距而大于1倍焦距。如果在像的位置上放物体,那么物距就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成像在2倍焦距以外,且一定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所以BCD错,A正确。

答案:A

18,思路解析:因为u>2f所以f<v<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像A′B′比物体AB短,这样就排除了CD的正确性。又因A与B两点相比,B点物距小,其像距大,像也变大,故B端的像比A端的像A′要粗些。

答案:A

19,思路解析:由题意知u答案:B

20,思路解析:屏上成的像是实像,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大于像距,物、像在凸透镜的两侧。

答案:光屏  凸透镜  蜡烛

21,答案:(1)同一高度

(2)物距大于焦距时像是倒立的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  物距大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  光屏  蜡烛

文档

初二物理5.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五幅图(1)当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当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3)当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当时不能成像(5)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取决于物距和凸透镜的____________关系。3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