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名称 |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 课程 类型 | 专业理论课 | ||||||
培养 层次 | 高级技工 中级技工 | 课程 考核方式 | 考查 | 总学时 | 60 | ||||
推荐 教材 |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第二版 劳动出版社 ISBN 978-7-5045-5809-1 | ||||||||
编写人员签名 | 申 建 明 | ||||||||
专业组长签名 | 系主任 签名 | 教务主 任 签名 | |||||||
编制 部门 | 广州市冶金技师学院机电工程系 |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类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常用的编程指令及其编程方法、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设计与系统调试方法。结合工程实际,运用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有关电气控制应用方面的一般工程控制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功能和硬件结构,主要性能指标,循环控制原理及特点。以及可编程控制器与其它工业控制装置的区别。
2、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系统特性及I/O地址设置,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指标参数。
3、了解可编程指令结构以及编程的基本原则。掌握位逻辑指令、定时指令、计数及比较指令、数据块及数据传送指令的功能及应用。理解移位/循环、转换以及数算指令的功能及数据格式。
4、了解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能够根据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合理选用PLC的各种模板,掌握程序设计与现场调试的常用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知识
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知识
教学要求: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组成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软件功能
第二章 基本指令及编程
教学内容:
基本指令介绍
定时器
计数器
基本指令综合运用
基本指令综合运用(二)
基本指令综合运用(三)
教学要求:
了解基本指令介绍、定时器、计数器、
掌握基本指令综合运用
第三章 步进顺序控制指令应用
教学内容:
顺序控制及状态流程图
单流程控制程序
并行性流程控制程序
选择性流程控制程序
顺控指令综合运用
顺控指令综合运用(二)
教学要求:
理解顺序控制及状态流程图、单流程控制程序、并行性流程控制程序、选择性流程控制程序
掌握顺控指令综合运用
第四章 功能指令应用
教学内容:
功能指令简介
传送指令运用
移位指令运用
运算指令运用
数据处理指令运用
功能指令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
掌握传送指令运用、移位指令运用、运算指令运用、数据处理指令运用、功能指令综合运用
第五章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举例
教学内容:
X62w万能铣床的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双面钻孔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恒压变频供水电气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掌握系统调试方法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并能够进行简单控制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配置及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系统的I/O接线图、系统的流程图、控制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
四、实践环节
(一)、基础实验
1、三相电机正反转PLC控制
2、三相电机星-三角启PLC控制
(二)、应用实验
1、为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手动、自动、单循环3种工作方式,编程并在PLC中应用。
2、设计具有随机点亮功能的彩灯控制系统并在PLC中应用。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80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开展教学,着重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理论综合能力以及实 验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七、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环节 | 讲课 | 习题课 | 讨论课 | 实验 | 其他 | 合计 |
第一章 | 2 | |||||
第二章 | 8 | 8 | ||||
第三章 | 8 | 4 | ||||
第四章 | 6 | 8 | ||||
第五章 | 6 | |||||
合计 | 40 | 20 | 60 |
考查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 材:《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第二版 劳动出版社 2007年
参考书:《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李建兴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