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社会学就是这样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和()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答案:社会互动
题目2()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并建立起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答案:孔德
题目3社会学中,有一种引人瞩目的视角,更加关注社会的微观方面——社会互动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这被称()视角。答案:互动论
题目4()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用于研究因果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答案:试验
题目5()是指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答案:社会
题目6()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交往,他们又是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意义的。答案:互动论
题目7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答案:帕森斯
题目8宏观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答案:布劳
题目9社会化的特点有:社会强制性、主观能动性、终身持续性和()。答案:双向互动性
题目10文化的功能具体包括文化整合、文化区分、文化导向和()。答案:文化负功能
题目11社会学可以为个人就业或者更好就业做准备。答案:“对”。
题目12卡尔·马克思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答案:“错”。
题目13与孔德的社会服从于“自然”规律的观点对立,马克思相信社会主要是由经济力量决定的。他将人类历史看成是经济上的各个阶级不可避免的相互冲突的过程。答案:“错”。
题目14功能主义比较适合研究稳定的、大规模的社会,通常将社会变迁解释为来自外面的力量干预了系统的平稳运行。答案:“错”。
题目15冲突论强调人们会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发生永恒的斗争,这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答案:“对”。
题目16马克思从一般的意义上指出了社会的本质,即社会是人们通过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答案:“对”。
题目17系统论强调,社会的每一个部分都对整体发生作用。答案:“错”。
题目18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答案:“对”。
题目19由于内部文化观念带来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内化性变迁。答案:“对”。
题目20文化变迁的方式包括贸易、旅行、战争、文化传播和政权变更。答案:“错”。
题目21社会学就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答案:社会关系,社会行为
题目22()是社会学地位不高的外部因素。答案:权力对于社会学研究的压制
题目23社会学的学科意义包括()。答案:咨询,社会预测,社会监控与描述
题目24()被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答案:马克思·韦伯/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涂尔干
题目25目前中国社会学界普遍认同社会构成的“三要素”论,包括()。答案: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题目26简述社会研究的科学程序有哪些阶段。
答:(1)仔细地陈述要研究的问题并提出假设。(2)进行研究设计。(3)按照研究设计收集资料。(4)依据假设分析资料。(5)解释调查结果并得出结论。(6)公开发表调查结果。
题目27在理解社会如何运转的问题上,当代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理论有哪些?
答:在理解社会如何运转的问题上,当代社会学家最为常用的理论有功能论,冲突论和互动论。
题目28简述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通常被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或部分:1)方: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2)研究方式:研究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类型3)具体方法和技术: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以及各种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技术。
题目29扬扬妈带着6岁的扬扬到游乐场玩。当时,游乐场里还有另外一位妈妈带着孩子在玩,那孩子是个“小霸王”。每当扬扬看到想玩的玩具,“小霸王”就一定会放下他自己手头的过来跟扬扬抢……扬扬抢不过“小霸王”,只好向妈妈求助。扬扬妈就过去和对方的母亲商量,希望她能够管管自己的孩子。谁知对方爱理不理地说:“小孩的事情小孩自己解决,大人掺和什么?”扬扬妈哑口无言,只好引导扬扬自己去跟“小霸王”商量,看看能不能轮流玩。结果那“小霸王”根本不吃这一套,最后两个孩子打了一架,结果自然是扬扬吃了点亏,扬扬妈心里也很不痛快,就干脆拉着儿子要走,岂料扬扬更生气,还咬了妈妈一口……根据此案例分析哪些外在因素会对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答:(1)家庭;(2)学校; (3)同辈群体; (4)工作单位; (5)大众传媒媒介。
《社会学概论》第二次形考任务
题目1()指的是个人和群体主动的、有目的地介入另一个民族的技术、社会和思想的习俗。答案:指导性变迁
题目2()是指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交流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概念、新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现象。答案:文化涵化
题目3美国电影中有关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影片《末代皇帝》和《花木兰》等是典型()这一种文化变迁的方式。答案:文化传播
题目4()是指一个人通过世袭得到其于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从出生起就被赋予的无法改变的社会地位。答案:先赋地位
题目5()即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答案:首要地位
题目6社会对处在某一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他们规定了行为规范和要求,这就是社会对角色的期望,称之为()。答案:角色期待
题目7()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答案:角色冲突
题目8()是指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答案:初级群体
题目9依据成员的身份归属,社会群体可分为所属群体和()。答案:参照群体
题目10()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进行物质、精神交流的社会活动。答案:社会交往
题目11贸易是一种直接的进行文化变迁的方式。答案:“错”。
题目12坚持文化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成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基础。答案:“错”。
题目13自致地位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成就努力争取回来的社会地位,或者是指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通过行使知识、能力、技巧、耐力等所取得的结果。答案:“对”。
题目14角色期待的内容往往是一成不变的。答案:“错”。
题目15角色紧张的程度取决于角色冲突和个人适应能力及正确处理角色关系的能力。答案:“对”。
题目16角色调整归根到底是为了解决角色冲突。答案:“错”。
题目17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差异,社会群体可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答案:“对”。
题目18社会交往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答案:“错”。
题目19符号互动论以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和库利为代表,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媒介,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是一种“符号运动”。答案:“对”。
题目20集合行为具有自发性、狂热性、无组织性和短暂性的特点。答案:“对”。
题目21广义的文化指作为群体的人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非自然状态的一切()。答案: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
题目22社会手段主要包括()。答案:政权,法律,,宗教
题目23文化的构成包括()。答案:符号,价值观,社会规范,物质文化
题目24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以下()因素经常影响群体的形成。答案:共同兴趣,群体的工具作用
题目25依据群体成员间关系的亲密程度,社会群体可以分为()。答案: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题目26结合实际,论述多元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答:多元文化对世界的影响(1)人际交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2)社会的整合度下降;(3) 人们产生更多的精神焦虑; (4)社会群体的道德感趋于弱化。
题目27简述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内容。
答: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内容有:(1)阶级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2)阶级是有相同的经济地位和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 (3)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 (4)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的必然产物。
题目28简述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特征。
答: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特征有:(1)片面强调社会分层的负面影响;(2)一维的社会分层尺度; (3)动态的社会分层。
题目29举例说明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1)交换; (2)合作;(3)冲突; (4)竞争; (5)强制。
《社会学概论》第三次形考任务
题目1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特点是:党政不分和()。答案:党政合一
题目2社会组织的功能包括资源整合、()、目标实现。答案:利益协调
题目3()就是居住在同一地域中人们的生活共同体,并在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的社会实体。答案:社区
题目4()是虚拟社区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答案:网民的主体意识
题目5社会制度具有行为导向、()、传递与创造文化的功能。答案:社会整合
题目6()是指由一对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答案:核心家庭
题目7拟剧性互动论注重分析个体间()的互动和际遇,主要包括:自我的呈现、互动的策略、印象管理的艺术、人际交往仪式的意义以及对于互动情境的界定和区分等。答案:秩序性
题目8宗教制度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整合、()、社会控制功能和预言功能。答案:加强道德秩序
题目9()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合需要或不能容忍的社会失调或冲突现象;这些现象影响了多数人的生活,妨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关注,必须以社会群体的力量加以解决或消除。答案:社会问题
题目10()认为,社会问题现象具备几个方面的要素或条件:客观而非主观臆断的现象,表现为社会某些方面的失调,并影响到社会机能和社会生活,其表现和影响相当普遍,引起社会关注,需要并且只能依靠社会力量解决。答案:综合要素论
题目11高度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提供者,社会组织在各国建设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答案:“对”。
题目12狭义的社会组织包括企业、、学校、医院、家庭等。答案:“错”。
题目13前工业社会时期,社区建筑形式和社区空间构成比较有地方特色和传统特色层。答案:“对”。
题目14基本的社会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宗教制度。答案:“对”。
题目15广义的家庭就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单元。答案:“错”。
题目16按家庭中的代际数量和亲属关系的特征分类,可将家庭分为夫妻家庭、单身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答案:“错”。
题目17国家的最高权力由选举产生,并在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而且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君主制。答案:“错”。
题目18早期功能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社会秩序,强调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反对激烈的社会变迁,认为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为专门化的社会角色提供训练有素的能力。答案:“对”。
题目19社会病理学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是健康的,而社会中的群体或个人在社会心理上与社会活动中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则是不健康的、病态的。答案:“对”。
题目20周克华多出持抢劫杀人的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属于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失范。答案:“错”。
题目21()是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包括氏族、家庭、秘密团体、、和学校等。答案:广义的社会组织
题目22社会组织的特征包括()。答案:社会组织组建目的明确,组织内部形成明确的分工体系,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正式,社会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交强
题目23按照功能差异或社区主要活动的特点来划分,社区可以分为()。答案:行政型社区,文化型社区
题目24虚拟社区不同于传统社区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答案:虚拟性,兴趣导向明显,非地域性,开放性
题目25社会制度的构成包括()。答案:规范体系,社会机构与设施
题目26简述社会流动的原因。
答:社会流动的原因:(1)自然原因; (2)人口因素; (3)社会原因:①价值观; ②社会改革与社会;③由发明创造引起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题目27论述社会制度的层次。
答:社会制度的层次:(1)总体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2)一个社会不同领域的制度; (3)具体的行为准则。
题目28简述社会制度的特征。
答:社会制度的特征有:(1)普遍性;(2)相对稳定性; (3)复合性; (4)集体约束性。
题目29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贫困的原因。
答:我国贫困的原因有(1) 自然环境恶劣; (2)收入分配不公;(3)社会保障缺失; (4)家庭规模过大。
《社会学概论》第四次形考任务
题目1影响人口变化的要素包括:医疗水平与条件、经济水平、()和思想观念的影响。答案:因素
题目2环境问题是指由于()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答案:生态平衡
题目3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那些违规范的行为,即()的控制。答案:越轨行为
题目4()、道德和宗教这三种控制方式,除了有组织的宗教,其他往往都是非正式的控制方式。答案:习俗
题目5()与法律法规这两种社会控制方式,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进行的正式控制。答案:政权
题目6()是犯罪的本质特征。答案:危害性
题目7()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根据,从周围身边的事物就可以看出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答案:科学技术的进步
题目8社会工作主要包括()、预评估、制定计划、介入、评估几个环节。答案:接触
题目9()国家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当其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或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的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维持基本生活,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答案:社会保险
题目10()是缩小差距、避免两极分化的关键手段,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答案:社会保障制度
题目11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增长过快。答案:“错”。
题目12某人准备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期间有一段时间在休息,这个人属于结构性失业。答案:“错”。
题目13周期性失业又称为总需求不足的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者萧条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引起的短期失业;这是人们最不想看见的失业。答案:“对”。
题目14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的界限是绝对的,不能相互转化。答案:“错”。
题目15社会是社会上众人关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议论和意见,它包含了对于此事件或现象的是非曲直评价。答案:“对”。
题目16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可分为道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答案:“错”。
题目17社会改良是一种渐进式的社会变迁的形式。答案:“对”。
题目18人口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变迁的重要原因。答案:“错”。
题目19孔德的社会变迁思想带有浓厚的进化论的色彩,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是双向进行的,社会历史是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答案:“错”。
题目20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既可是赢利性的,也可是非赢利性的。答案:“错”。
题目21社会失范与社会问题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答案:社会失范是转型期突出的社会问题,社会规范的发展与完善是任何一个社会问题解决的必备条件
题目22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以下()等方面。答案: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环境影响并制约着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与其他的社会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题目23根据社会控制有无明文规定来划分,分为()。答案:正式控制,非正式控制
题目24社会控制的特点有()。答案:普遍性,阶级性,强制性
题目25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对全球社会现代化具有的重大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答案:现代经济结构的建立,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西方社会走向民主化,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题目26简述越轨的消极作用。
答:越轨的消极作用:(1)越轨可能会弱化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的动机;(2)越轨会使生活变得不可预知,并导致遵从者与越轨者之间的紧张和冲突; (3) 越轨会破坏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信任;(4)越轨还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题目27简述越轨行为的积极作用。
答:越轨行为的积极作用:(1)越轨行为的存在有利于明确社会行为规范; (2)越轨有助于定义恰当行为的尺度;(3)越轨能带来社会系统所需要的变迁;(4)越轨促使人们更愿意遵守社会规范和群体规范。
题目28简述社会保障的特征和基本内容。
答:社会保障的特征:(1) 国家强制性; (2) 具有社会性; (3)福利性; (4)互济性。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1)社会救助;(2)社会保险;(3)社会福利。
题目29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治理贫困的思路。
答:我国治理贫困的思路:(1)通过各种宣传手段, 让人们树立正确的对待贫困的态度和治理贫困的观念;(2)科学制定计划生育,合理促进人口分布; 3)完善各项制度,实现公平的分配和合理的再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