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村镇银行发展的困境及研究
【摘要】 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性银行支农功能不全、商业银行支农功能不断弱化以及农村信用社的垄断与低效,使农村金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为满足农村多元化与多层次金融服务需要,解决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脱轨问题,村镇银行作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核心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村镇银行虽然产生时间不长、规模不大,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却非常重大,它是破解农村金融困境、微小企业融资难的突破口,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面临困境及其化解困境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村镇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创新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联系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面临困境、制度重构及其发展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首先,对我国发展村镇银行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对村镇银行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对村镇银行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其次,分析村镇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从金融制度、农村金融生...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发展意义; 面临困境; 制度重构; 重庆市;
采买全文加:
摘要2-3
ABSTRACT3-4
1 绪论7-1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7-8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8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8-10
1.4 创新点及存在不足10-11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1-15
2.1 基本概念界定11-12
2.2 理论借鉴12-13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
3 发展村镇银行的意义和重庆村镇银行发展现状15-22
3.1 发展村镇银行的意义15-17
3.2 重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17-18
3.3 重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呈现的特点18-22
4 重庆村镇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22-29
4.1 主发银行要求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22-23
4.2 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造成股权结构失衡23
4.3 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缺失23
4.4 公信度低造成吸收存款能力弱23-24
4.5 运营成本较高,竞争力不足24
4.6 数量相对较少,对农村金融格局影响甚微24-25
4.7 存贷款业务量小,吸收存款较难,存贷比高25-26
4.8 企业贷款多,农户贷款少,对农户支持力度不够26-27
4.9 贷款集中度高,贷款“垒大户”现象突出27-29
5 重庆村镇银行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29-34
5.1 金融制度视角:村镇银行准入门槛高,导致数量较少29-30
5.2 农村金融生态视角:交易成本高,不愿意对农户发放贷款30-32
5.3 村镇银行视角:经营模式和贷款模式创新性不足32
5.4 监管部门视角:支持力度不足,加大吸收存款难度32-33
5.5 视角:支持力度不够,进一步恶化村镇银行的竞争劣势33-34
6 重庆村镇银行摆脱困境的制度重构34-39
6.1 监管部门应继续深化改革,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34-35
6.2 村镇银行应改变观念、创新经营模式和贷款模式35-38
6.3 应建立多重机制以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力度38-39
7 发展重庆村镇银行的建议39-42
7.1 申请“民间资本控股”改革试点39-40
7.2 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村镇银行40
7.3 建立农户贷款差别化的激励机制40
7.4 引导村镇银行向两翼地区和乡镇发展40-41
7.5 完善“三权”抵押贷款配套41
7.6 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支农再贷款支持41-42
结论42-43
参考文献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