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下power oN,打开电源开关;
2.向右旋转All Stop,打开紧急停止开关;
3.按下Ready,打开准备开关;
4.按面板上MANUAL PRIVE键,打开手动画面选择ORIGIN原点复归键后,再按面板上方向键X、Y,机台则自行进行原点复归,以找出机械原点所在;并对Mach-pos(机械坐标)清零;
5.由铜线轮上拉出铜线,按铜线绕立方式绕立,拉至穿过上机头,且穿进下机头后,且拔动吸线开关,直到铜线通过流后为按下面板上stop键,即完成穿线过程;
6.将垂直度放置于床台的左边,且将触点伸出床台10mm以上,(床台边缘10mm为ALARM范围);
7.将上机头用下降距床台70mm处,将Z轴锁定柄向后推,锁定Z轴;
8.将上、下机头以铜线为准移至垂直度计,距高触点部份各2mm左右;
9.按下WIRE ALIGN键后按下方向键-X,稍间隔10秒左右,再按方向键+Y,即开始自动校正垂直度,直到机台自行停止,即表示此过程完成,机械坐标中U V轴自行设定为零;
10.按下面板上,X或Y键(非方向键),再按键C.B,REL.POS(归零坐标)U、V轴归零;
11.取走垂直度计;
12.将工件入置于床台上,且非基准边置床台上,尽量摆放为L型,以增加床台的接触面,用压板与螺丝锁紧,压板与工件的接触点不可超了床台边缘,以防平面度较差,工件属于直接有产品的哪些面,压时须垫上小铜片,以防工件受损;
13.校正基平面度,当平面度不平时,调整其压板的锁附力,使之平面度达到±0.002;
14.校正其角度,以机台本身的X轴向为零度,用千分表接触工件基边点两次接触时,表上针所指刻度都应一样,且在第一点时,将坐标REL-POS中X、Y坐标归零,将第二点值(相对第一点的坐标)代入DISplay-2中,其中将绝对值大的一个绝对值输入15H,视角度之正负,输入±小值的于16V,机台自动计算出14K值,将14K值输入DISplay-2-4轴参数,第四项AR即轴旋转角度中即可,完毕之后再用表来回移动,检查其值的准确性;
15.将其机头移至其边上机头降到迁当位置,按下EDGE.POS,根据其边在线的方向基边所在方向进线径的Φ/2,以上此边为线所在中心,另一边同理;
16.DISplay-3呼叫程序即可;
17.最后确认上述步骤的完整性,开始加工.
序号 | 名 称 | 作 用 |
1 | 铜线座 | 装夹铜线之处 |
2 | 引线轮 | 此轮动作的快慢绝定线的张力 |
3 | 导向轮 | 将铜线导向 |
4 | Z轴运动轮 | 旋转此轮时,上机头就上下动作 |
5 | Z轴锁定柄 | 向后推紧时,Z轴即不可上下动作 |
6 | 夹齿轮 | 当铜线由上、下机头减断时,不至于绕在引线,轮导向轮上的线,松动,即保持夹持轮与引线轮之间的有力状态 |
7 | U轴马达 | U轴齿进马达,达行程为±17.0mm,v轴在I区正后面,过度不可超越120mm/分 |
8 | 上机头绝缘板 | 将上机头铜座上电源与机台金属部份切断 |
9 | 上机头铜座 | 提供铜线之电压部份 |
10 | 下机头 | 下机头铜座部份,即另一种电荷提供者,同时还有下机头滚轮起到换向作用 |
11 | 床台 | 工件放置,处机台大于一般以床台的大小及床台的承受重量来显示 |
12 | X轴步进马达 | X轴运动量提供者,以u为单位 |
13 | 画笔 | 当床台运动时,会带动画笔他画板上画出它的轨迹,可用来检查程序 |
14 | 图板 | |
15 | 机械本体 | 支持下机头,且保证床台的平面度及Z轴与床台的垂直度 |
16 | 弱水开关 | 使用弱水时,用以调节水的流量 |
17 | 辅助水开关 | 辅助水管的控制阀,一般在弱水时使用 |
18 | 吸线开关 | 铜线由导向轮、引线轮等通过,上、下机头,还未到铜线回收,滚轮时不能自行运动,则开此开关,充水带动线走 ,直至绕到回收滚轮上为止 |
19 | 流量计 | 流量控制器调节上下机头水流量的大小,不分强弱水,左为Down下机头,右为up上机头 |
20 | 铜线回收滚轮 | 回收滚轮,即铜线运动及张力的产生,直接由此两轮发出 |
21 | 铜线回收箱 | 废铜线收集箱 |
22 | 操作面板 | 操作面板见附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