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校区)
2015级高级部汽车维修专业(三年制)
实施性教学计划
编制:胡凤辉、杨光
审核:
批准:
二0一 五年五 月
汽车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适用于高级部2015级汽车维修专业)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学生
学 制:三年
培养层次:高级工+大专
二、培养目标
本本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专业技术能力和未来职业岗位上的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特色,结合国家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新型学徒制培养大纲,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以汽车服务市场需求为根本,努力培养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汽车企业技术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技能过硬、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培养方案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服务管理工作等岗位需求。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有一定中文写作、外语翻译能力;
2.掌握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在本专业中的应用;
3.掌握扎实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学好本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掌握汽车整车维修保养技术、汽车发动机控制技术、汽车底盘控制技术以及汽车电气新设备的安装技术等专业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具有熟练运用操作计算机办公的能力;
2.具有熟练的汽车构造读图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汽车制造拆装工艺、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与安装、汽车维护与整车检测的进行实战的能力;
4.初步具备对新能源汽车具有维护保养能力以及初级汽车企业技术管理的能力。
(三)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2.具备从事汽车制造专业方面与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基本业务素质;
3.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4.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的能力。
(四)职业能力要求
1、获得高级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2、“一专多能”,可以参加通过第二证培训:汽车美容、汽车维修电工、机械CAD、电工上岗证等证书。
四、主要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
本专业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总学时3280 学时,课程分为五种类型:
公共课平台:法律基础、体育、公文写作、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专业基础模块:机械制图、汽车材料、液压传动、汽车文化、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等。
基本技能模块: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发动机控制技术、汽车底盘控制技术、汽车电气设备维护与安装技术、汽车整车维护检测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等。
职业资格模块:汽车营销、汽车维修中级工、 汽车维修高级工。
2.课时分配表
项目 | 课程 门数 | 课时分配 | 备注 | |||
理论 | 一体化课程 | 合计 | 比例(%) | |||
公共基础课模块 | 11 | 312 | 200 | 512 | 15.6% | |
专业基础课模块 | 7 | 248 | 280 | 528 | 16.1% | |
基本技能模块 | 8 | 0 | 720 | 720 | 22% | |
职业资格模块 | 3 | 80 | 240 | 320 | 9.7% | |
综合维修实践 | 1 | 0 | 1200 | 1200 | 36.6% | |
总计 | 30 | 0 | 20 | 3280 | 100% | |
比例(%) | 19.% | 80.5% | 100% | 100% |
课程类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考试 类别 | 各学年学期计划安排(节) | ||||||||||||
总 学 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期 中 | 期末 | 成考8w | 理论12W | 理 论 | 一 体 化 | 一体化 | 一体化 | 一体化 | ||||||||
成人高考 | 1 | 成考统考复习课-语文 | ● | 32 | 4 |
工学一体化汽车维修综合实习1200
| ||||||||||
2 | 成考统考复习课-数学 | ● | 32 | 4 | ||||||||||||
3 | 成考统考复习课-英语 | ● | 32 | 4 | ||||||||||||
公共基础模块 | 4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 | 1W | ||||||||||||
5 | 法律基础 | ○ | ○ | 40 | 2 | 2 | ||||||||||
6 | 体育 | ○ | ○ | 80 | 一体化2/1w | 2 | ||||||||||
7 | 公文写作 | ○ | ▲ | 2 | 2 | |||||||||||
8 | 高等数学 | ○ | ▲ | 2 | 2 | |||||||||||
9 | 大学英语 | ○ | ▲ | 48 | 4 |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 ● | 80 | 4 | |||||||||||
11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 | ○ | 40 | 2 | |||||||||||
小计:总学时 | 512 | |||||||||||||||
专业基础模块 | 12 | 机械制图 | ▲ | ▲ | 120 | 6 | 6 | |||||||||
13 | 汽车材料 | ○ | ▲ | 80 | 2 | 2 | ||||||||||
14 | 液压传动 | ○ | ○ | 80 | 4 | |||||||||||
15 | 机械基础 | ▲ | ▲ | 80 | 4 | 4 | ||||||||||
16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 ▲ | ▲ | 80 | 4 | |||||||||||
17 | 汽车文化 | ▲ | 48 | 4 | ||||||||||||
18 |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 | ▲ | 40 | 2 | |||||||||||
小计:总学时 | 528 | |||||||||||||||
专业技能模块 | 19 | 发动机构造与维护 | △ | 90 | 5W | |||||||||||
20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 △ | 90 | 5W | ||||||||||||
21 | 汽车电气设备(I) | △ | 90 | 5W | ||||||||||||
22 | 汽车发动机控制技术 | △ | 90 | 5W | ||||||||||||
23 |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 | △ | 36 | 2W | ||||||||||||
24 | 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 | △ | 54 | 3W | ||||||||||||
25 | 汽车电气设备(II) | △ | 90 | 5W | ||||||||||||
26 | 汽车整车检测技术 | △ | 90 | 5w | ||||||||||||
27 | 校中厂综合维修实习 | △ | 90 | 5w | ||||||||||||
小计:总学时 | 720 | |||||||||||||||
职业资格 | 27 | 汽车营销 | ▲ | 80 | 4 | |||||||||||
28 | 汽车维修中级工综合 | ● | 120 | 6 | ||||||||||||
29 | 汽车维修高级工综合 | ● | 120 | 6 |
小计:学时 | 320 | ||||||||||||||||
周学时数 | 2080 | 26 | 8 | 18 | 26 | 26 | 30 | ||||||||||
理论课程总学时 | 0 | ||||||||||||||||
一体化课程总学时 | 20 | ||||||||||||||||
教学总学时 | 3280 | ||||||||||||||||
一体化课程总学时占教学总学时的80.5% |
(2)本专业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安排中级汽车维修工和高级汽车维修工考证,获得证书后,方可毕业。
(3)第三、四学期下午安排理论课程,上午为实习课程。
六、教材选用
表二:高级汽车维修专业(三年制)教材选用参考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材编号 | 教材名称 | 出版社 | 版次 | 备注 |
1 | 成考语文 | |||||
2 | 成考数学 | |||||
3 | 成考英语 | |||||
4 | 入学教育与军训 | |||||
5 | 法律基础 | |||||
6 | 体育 | |||||
7 | 公文写作 | |||||
8 | 高等数学 | |||||
9 | 大学英语 | |||||
10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
11 | 就业与创业指导 | |||||
12 | 机械制图 | |||||
13 | 汽车材料 | |||||
14 | 液压传动 | |||||
15 | 机械基础 | |||||
16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 | |||||
17 | 汽车文化 | |||||
18 |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 |||||
19 | 发动机构造与维护 |
20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 |||||
21 | 汽车电气设备(I) | |||||
22 | 汽车发动机控制技术 | |||||
23 | 汽车底盘控制技术 | |||||
24 | 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 | |||||
25 | 汽车电气设备(II) | |||||
26 | 汽车整车检测技术 | |||||
27 | 汽车营销 | |||||
28 | 汽车维修中级工强化 | |||||
29 | 汽车维修高级工综合 |
八、其他说明
1.本计划在2015级开始实施。
2.学生所修课程均应参加考核,并结合平时学习情况评定学习成绩,成绩在60分或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及格的课程,学生应根据学校的规定可以进行补考,直至获得合格的分数,补考合格分数一律记为60分。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均应填在学生成绩登记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