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制造中心项目四期工程
联合厂房
钢纤维地坪
地基加固(灰土)处理施工方案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8日
一、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部、研发中心及制造中心项目四期工程
2)、建设单位: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上海机电建筑设计院
4)、监理单位: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5)、总包单位: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建设地点: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工业区1013号地块,西至斜泾,南至兴顺路。
7)、建筑总面积:552.2m2。
8)、本项目联合厂房钢钎维混凝土耐磨地坪的面积约为32280m2。
2、施工部位
辅房2和联合厂房(堆货及装车发货区、电器装配车间、备件中心、生产车间、进卸货区)的地基基层处理约为35000m2。
3、图纸设计要求
(1)地坪液体固化剂;
(2)不生锈合金骨料耐磨面层(骨料用量15kg/m2,内埋磁力导线);
(3)250厚钢钎维砼地坪(钢纤维含量15kg/m3);
(4)0.4厚聚酯薄膜,搭接长度≥100;
(5)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6)300厚级配碎石垫层;
(7)500厚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水泥:石灰:土 = 7:10:83)
4、地坪基层加固原因分析与处理措施
根据现场地基土为回填土的实际情况(受雨水影响含水率较大),为了避免大面积砼耐磨地坪后期因基层不均匀沉降,致使表面出现开裂裂缝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其地坪基层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其底基层业主根据一期工程试验段的结果要求采用以下措施方案进行加固处理,即 500厚水泥石灰土底基层(水泥:石灰:土 = 7:10:83);土体压实度检测:E1:60~80MPa,压变模数:< 2.5。
二、编制依据
1、业主相关资料文件
(1) 工程施工图纸 (施工蓝图)
(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主要现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强制性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9)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1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3、我公司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
(1) 公司企业标准
(2) 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等
三、施工组织与部署
1、施工部署
(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划先对联合厂房进行地基土层处理,然后再进行辅房2的施工,本方案主要为500mm厚水泥石灰土基层施工控制措施。
(2)联合厂房和辅房2分别都将分区、分段进行操作施工,按流水作业顺序,区域工序安排平行作业,现场分两个班组两班24小时轮流施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具体详见附图和附表。
(3)联合厂房按照轴线跨度方向进行分区进行施工,合理组织、统筹计划,合理科学安排交叉作业,最大限度的降低与其他专业的界面影响。
(4)采用现场拌合法,土方利用现场现有的土方在厂区内进行挖出、倒运、晾晒、粉碎、运输、摊铺等工作,由专业施工班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
(5)如采用500mm厚灰土分二层进行施工,其中层与层之间养护间隔时间为5天,每层每一区域施工时间计划为3天,每一区域施工时间约为5~7天。在第一层施工时,计划先预留250~300mm厚土方不挖,初平后直接铺放石灰进行拌合,按照流程进行施工,在其第一层施工时,现场部分区域因土中含有较多砖块等杂物,灰土拌合机械难以施工,此区域计划采用挖土机将此土层挖出区域内集中堆放,按照其体积比例参合石灰拌合均匀,即将施工铺摊时再按比例参入水泥,摊铺压实。
(6)根据相关配合比,计算出石灰、水泥等材料用量,确保施工中能进场供货使用,石灰计划采购生石灰在现场消解,做好防雨覆盖措施,石灰和水泥按体积比例用量对堆放于紧靠相邻区域,水泥堆放区域下部采用木方或旧模板铺垫,防止受潮,堆放于厂房内的石灰和水泥无需覆盖,露天在厂房外的石灰采用防雨布覆盖。所有材料在施工前完成准备工作。(石灰消解等)
(7)施工人员应根据措施严格按照本公司环境作业文件的要求,保持环境免受污染,做到标准化文明施工,本施工场地由于地基土运输和搅拌时扬尘比较大,白天施工与其他班组立体交叉作业,地基土运输和搅拌时的扬尘对其他作业班组受极大的影响,又考虑到本工程为标准化文明施工场地,所以对地基土施工作业在夜间进行。
(8)灰土底基层施工计划安排在屋面彩钢板安装穿插进行施工,确保不受雨水影响,同时准备好足够量的防雨布,以便雨天能应急覆盖防护。对已做好的土层作防护棚措施。
2、主要劳动力计划
序号 | 工种 | 人数 | 备注 |
1 | 测量工 | 2~4 | 二组两班 |
2 | 司机 | 6~10 | 根据需要 |
3 | 维护电工 | 2~4 | 根据需要 |
4 | 辅助工 | 10~15 |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 |
序号 | 机具设备名称 | 数量 | 备注 |
1 | 水准仪 | 2 | 标高控制 |
2 | 挖土机 | 2~4 | 挖土 |
3 | 稳定土拌和机 | 1~2 | 拌合 |
4 | 带振动压路机 | 1~2 | 压实 |
5 | 运输车辆 | 5~8 | 运输土方 |
6 | 铁三角压路机 | 1~2 | 压实 |
7 | 洒水车 | 1~2 | 控制含水率 |
8 | 铲车 | 1 | 运输土方、石灰等 |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施工段方格填土挖除→初平及粉碎→方格布石灰及拌和→轻压整平→方格布水泥及拌和→标高调整碾压→养护养生。
2、施工方法及要求
(1)施工准备
先将基层上部的土方和道渣挖除至要求的标高,进行平整压实。平整压实后在两侧设置标高控制指示桩。如局部有土较湿、软弹现象,要采取开挖晾晒、换土等措施处理。
(2)备料
生石灰块在使用前充分消解。每吨石灰消解需要用水量为500~800kg,使石灰含水量控制在35%~40%,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稍湿的颗粒状,而不飞扬为宜。
根据各施工段灰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干混合料的重量。根据混合料配合比、材料的含水量及所用的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出材料<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和虚铺厚度,现场石灰主要通过铲车进行运输,计算出铲车斗的容量,确定每个方格区域内的摊铺数量,准确计量,做好记录。
(3)备土、铺土
土为现场挖出的土方,施工前清除石块、树皮、草根等杂物。
按照每平方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土量,用石灰粉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画出方格),直接整齐地卸土,但须注意备土时纵向必须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基本一致。统一作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铺土时采用挖掘机铺平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布土完成后,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较小时须用洒水车洒水、翻拌,按确定的松铺厚度整平,再用压路机静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达到一定的压实度。
(4)铺石灰
在上土整平后,根据现场土质情况确定的掺灰量和掺灰层的厚度,以及运输石灰车辆的运载量进行人工布格,布格的大小尽量与每车石灰摊铺面积相符以便控制掺灰均匀。石灰应控制好含水量,避免飞扬与过湿成团。
现场采用人工洒布石灰,设专人随时检验石灰摊铺量是否均匀,对不均匀处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掺灰的均匀性。
(5)拌和
用灰土拌和机拌和。拌和时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检查,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合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直到粉碎灰土层颜色达到一致,无灰条、灰斑、整体层位均匀一致,颗粒大小满足碾压要求。在掺灰结束后,采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当第一遍路拌机拌和时,下齿深度不得将施工层拌透 (预留3~4cm),待第二遍拌和时下齿到下层面的1~2cm处进行拌和,以利层与层间的结合,拌和的遍数以满足灰土颗粒达到压实要求为止。
(6)粗平
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用水准仪测量,石灰粉作出标记。用人工粗平一遍,消除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是表面大致平整。用振动压路机稳压1~2遍。
(7)铺撒水泥
根据各路段宽度、厚度及含水量,计算每一平方米水泥用量和每延米用量,并确定水泥摆放的纵横间距。将水泥从料场送到现场,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等重量的水泥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无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8)拌和
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 拌和深度应达到稳定层底, 设专人跟随拌和机, 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使水泥在灰土下层拌和均匀, 应控制在略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以利上下层粘结。此时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 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
(9)精平
拌和均匀后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按照振动压路机碾压后的压实系数,测量水平高程,并用白灰做标记。
然后用平地机刮平,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的底基层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最后一遍整平前,宜用洒水车喷洒一遍水,以补充表层水分,有利于表层碾压成型。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切忌表层找补。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
(10)碾压
整平完成后,用振动压路机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搭接15~20cm,用此法振压3~5遍,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终压收面, 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
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全部作业时间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11)接头处理
碾压完毕的水泥石灰土的端头立即将拌和不均、标高误差大或平整度不好的部分划线垂直切除,保持接头处顺直整齐。
下一作业段与之衔接处,铺土及拌和应空出2m,待整平时再按松铺厚度整平。
(12)养生
养生期一般不小于5天,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间要保持灰土表面经常湿润。养生期内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五、灰土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组织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建立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对每一个分项工程岗位明确到人,责任明确到人,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具体人员职责分工如下:
施工总负责人:郭建国 负责全面工作
安全生产负责人:杨燕锋 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技术负责人:马庆人、孙开祥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
质检负责人:张全民 负责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具体实施负责人: 彭光林 吴津 负责整体施工管理
试验负责人:李朝阳 负责现场取样及送检
测量负责人:吴津 负责现场测量及控制网的建立
材料管理负责人:胡小明 负责现场材料进出管理及台帐的建立
材料保管负责人:马德树 负责现场材料保管入库
现场施工员:周洪亮 陈中尧 陈家庆 刑华
现场安全员:颜勇锋 沈利 颜金龙
施工班组组长:吴云水 负责班组的具体实施 。
(2)施工技术措施
1)、施工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的书面针对性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当天的作业环境、气候情况,主要工作内容和各环节的操作安全要求,以及特殊工作的配合等,并做好上岗签字记录。
2)、要求现场每个施工人员熟悉了解本施工组织设计,使每个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对相关要求明确,对本岗位的责任,质量要求和技术要求心中有数。
(3)材料管理措施
原材料检测:工程施工期间需分批购进,分批使用的原材料要及时进行抽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场,对已进场的要定期运走,合理使用,严把原材料质量关,进场的原材料做好台帐的建立。
(4)过程控制措施
过程质量检测:工程施工中首先做好自检,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施工中对每个施工区域做好相关施工记录,对隐蔽工程要拍摄好拍照片和做好原始记录,具体施工记录表格详见附件。
在施工底基层前,原有土层可能含水率较大,为保证质量,一方面可以在周边利用排水沟进行引排降低其含水率,同时可以利用现有天气晾晒。另一方面施工前可以在其表面铺放石灰和水泥已达到加强的目的。
2、保证工期措施
1)、为了满足主车间总体进度要求,保证在施工工期内完成地基灰土施工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流程,分区分段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及施工工期见附图;
2)、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具体参见人员和设备表。
3)、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确保机械完好率。
4)、及时采购施工材料进场,保证不影响现场施工。
5)、在现场内除现有临时道路外,再设置一条临时施工道路,位置在14~15轴间,便于现场运输车辆的通行。
六、灰土质量检验要求
1、每层回填土施工完毕后,采用静载试验测定每层的承载力,同时测试其压实度,压实系数不小于0.95(环刀取样试验,环刀取样按1点/1000m2)。
2、试验及取样注意事项
1)、取样操作不应在雨天进行。
2)、现场取样应优先采用随机选点的方法。
3、 现场已回填未夯实的承台基础部分,同样按照要求施工夯实满足压实度要求。
七、现场排水措施
1、施工期间,要及时掌握气象情况,遇有恶劣天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保证其基层的施工质量。
2、施工期间,钢结构屋面板穿插进行,雨期间避免基础土层不受雨水浸泡的影响,在施工的部位搭设雨水防护棚,并在D轴、F轴、H轴天沟的部位设置雨水排放,因虹吸系统安装进度原因,先采用临时排放系统进行排水,在D轴、F轴、H轴的北侧设置一条东西向排水明沟,天沟内的雨水通过临时管道引排至地面排水明沟,再通过5~6轴、16~17轴两条南北向明沟抽排到外部排水系统。确保厂房内的雨水通过排水沟顺利排出,排水明沟的位置详见附图。
3、为了防止厂房内的排水沟的水渗到周边的地基土中而影响其施工质量,计划在排水明沟内铺放黄砂,然后再采用PE膜铺设水沟内进行排水(或采用C10混凝土铺浇作排水明沟处理)。
4、水沟部分的地基灰土处理最后进行施工,做好与周边已完成的灰土层搭接,搭接宽度不少于1.2米,确保施工质量。
八、环保措施
施工人员应根据措施严格按照本公司环境作业文件的要求,保持环境免受污染,做到标准化文明施工。
1、土方开挖及运输时,应注意道路扬尘的控制,行车道路应经常洒水,尽量降低施工中造成对环境的影响,控制行车速度。
2、土方开挖及回填作业时,严禁远距离抛掷碎土,开挖完毕后及时将土方运至集中存放点。
3、现场施工用水应随手关阀门,以节约用水。
4、抓精细管理,现场施工人员一律统一着装,统一配戴安全帽及胸卡,上、下班一律统一持证进出现场。
5、认真做到“工完料净场清”,及时清理现场,保持施工工地整洁。
九、安全保证措施
1、每项工作之前,都必须参加安全交底和工具箱会议,熟悉安全技术规程;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的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穿防护鞋、反光背心、防护眼镜等)。
2、每个施工作业面由施工队长为安全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到严格执行安全施工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施工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违章者停工教育,并视情况给予经济处罚。 3、窨井口进行覆盖固定和围栏,严禁车辆从窨井上部通过(使用铁盖板不需要围栏)
4、 倒车要有倒车警示和安排专人进行指挥,施工车辆不能碰及现有的钢柱及砼基础等结构 ;
5、 遇有坑洼不平地段,应进行平整压实后车辆才可以进入
6、 使用挖掘机平整,作业范围内进行围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7、防止触电事故,所有使用的电源均应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并灵敏有效
8、所有进出道车辆必须得到清理后方可进入市政道路,控制车辆运输对路面的污染。
十、附件(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