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鸦片战争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0:59:07
文档

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是309历史(2)班58号蔡敏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
推荐度:
导读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是309历史(2)班58号蔡敏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
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案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我是309历史(2)班58号蔡敏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插图,阅读资料,自由阅读卡,培养学生的认识,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

1.归纳法。像鸦片走私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教学过程

[导入]《炮子谣》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炮子谣》这首诗,你们明白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鸦片比武器炮和火箭更害人。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态度如何?等等。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鸦片战争,从中找出答案。

[板书]

第一课  鸦片战争

一、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1原因: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完后回答下列问题:1.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教师分析]: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英国考虑到中国地大人多,以为占有广阔的市场。事实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中国当时的情况,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就是产品的生产主要是自己消费。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发生联系很少。因此,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布匹很难卖出去。而英国为了满足本国的需求,需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那样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资本家的本质是唯利是图,亏本的生意她们是不会做的。

[教师提问]那么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学生回答]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教师提问]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还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板书]2给中国带来危害:

[教师讲述]英国的资产阶级不允许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为了利益,它可以不择手段。鸦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可耻的商人们输进中国的。对于鸦片你们了解多少?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六页阅读这个自由阅读卡。

鸦片,俗称“大烟”“阿芙蓉”,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英国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请同学们翻到书本第二页,阅读下面蓝色小字体。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从中国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我们再来看第三页的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学生回答]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的速度特别快。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0200箱。

[教师引导]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发挥自己的想像,讨论 一下,归纳成几点。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答案一: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杀人抢劫,危害社会。

答案二:从课本所选的《炮子谣》里可以看出四个字:鸦片吃人。正如歌谣所写:“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答案三:劳动能力下降,士兵作战能力下降,使得人民越来越贫穷。

[教师归纳]下面我们来把鸦片的危害归纳一下:

一是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二是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三腐蚀统治机构,清更加。四是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地削弱了的战斗力。五是民风日下。(全国各地烟馆林立,吸食人数竟达200万。各色人等如王公大臣,军官将领,庶民百姓,甚至连妇女、僧尼也沾染恶习,整个社会一片萎顿萧条,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教师提问]针对鸦片输入带来的种种危害,清有哪些反应呢?

[学生回答]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请求禁烟,道光帝派林则徐到广东禁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学习禁烟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

[板书]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大家可以通过讨论来掌握。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引导]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吗?(不是)为什么?

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用生石灰和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教师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于是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

[板书]三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目内容。阅读完之后,找出鸦片战争的时间,标志,经过,结果。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先请同学们简述一下鸦片战争的经过。

[学生简述]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积极防御,英军无隙可乘,就沿海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又继续北上,直逼天津。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后将林则徐撤职查办。1841年初,英军占岛。清同英作战,1842年失败。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教师讲述]同学们请看《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板书]2.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讲解]同学们,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点,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它归纳出来。

[学生归纳]《南京条约》的内容可归纳为割地、赔款、通商、议税八字。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割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过渡]既然鸦片战争使清从领土、关税、贸易方面丧失了一系列主权,那么,这势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最后一个问题。

[板书]3.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上最后一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的国家,但其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巩固小结: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进行接龙复习。

●[布置作业]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板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1原因:

2给中国带来危害:

二、林则徐虎门销烟

1禁烟措施:

2影响:

二、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1时间:1840、6月~1842

2标志:英军在广东海面进行军事挑畔

3路线:广州—厦门—定海—天津

4结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

1内容:

2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文档

鸦片战争教案

第1课《鸦片战争》的教案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是309历史(2)班58号蔡敏花●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