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1:02:25
文档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医学微生物学期末模拟考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L-formofbacterium:2.Colony:3.Mycoplasma:4.Subvirus:5.InapparentinfectionorSubclinicalinfection: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细菌的变异现象有:①变异、②变异、③变异、④变异、⑤变异等。2.吞噬细胞分为两类:①,主要指血液中的;②,主要指血液中的和各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过程包括:①、②、③、④等
推荐度:
导读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医学微生物学期末模拟考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L-formofbacterium:2.Colony:3.Mycoplasma:4.Subvirus:5.InapparentinfectionorSubclinicalinfection: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细菌的变异现象有:①变异、②变异、③变异、④变异、⑤变异等。2.吞噬细胞分为两类:①,主要指血液中的;②,主要指血液中的和各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过程包括:①、②、③、④等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模拟考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L-form of bacterium: 

2. Colony: 

3. Mycoplasma:

4. Subvirus: 

5. Inapparent infection or Subclinical infection: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细菌的变异现象有:①       变异、②         变异、③        变异、④       变异、⑤      变异等。

2. 吞噬细胞分为两类:①        ,主要指血液中的        ;②        ,主要指血液中的        和各种组织中的        。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过程包括:①      、②       、③        、④       等4个步骤;产生的后果有:①       、②         、③        。

3. 霍乱弧菌是引起烈性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已发现有两个生物型,即        和         ,其与肠杆菌科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阳性。霍乱弧菌有一根单鞭毛,取患者米泔样排泄物作悬滴观察,可见来往运动活泼,呈         排列。霍乱弧菌在TCBS培养基上形成       菌落。

4. 病毒是一类最简单的非细胞型微生物,其测量单位是纳米,繁殖方式是复制。病毒的基本形态结构有核心和衣壳,基本的化学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病毒的复制一般经历        、        、       、      、          5个阶段。

5.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可形成             菌落,并有明显的拉丝现象,IMViC试验为       ,动力试验         。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不受噬菌体侵袭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细菌细胞;     C:真菌细胞;   D:衣原体细胞;   E:螺旋体细胞。

2、下列生物制品,何种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3、有利于细菌在宿主体内扩散的物质是:( )

A:M蛋白;       B:荚膜;         C:菌毛;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4、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 )

A:白喉外毒素;                      B:肉毒毒素;                     C:霍乱肠毒素;

D:破伤风痉挛毒素;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5、鼠疫杆菌在肉汤培养基中一般不形成:( )

A:菌膜生长;  B:混浊生长;  C:絮状生长;  D:钟乳石状下沉生长;  E:颗粒状沉淀生长。

6、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的病原菌是:( )

A:空肠弯曲菌;  B:幽门螺杆菌;  C:克雷伯氏杆菌;  D:副溶血性弧菌;  E:白色念珠菌。

7、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

A: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B: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C:以二法繁殖;

D:对抗生素敏感;                 E:含有两种核酸。

8、培养钩端螺旋体的最佳温度为:( )

A:37℃;   B:35℃;   C:28℃;   D:24℃;   E:20℃。

9、下列有关减毒活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或致病作用;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要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要接种多次。

10、能使细胞融合的病毒结构是:( )

A:流感病毒的NA糖蛋白;   B:腺病毒的五邻体;   C:副粘病毒的F糖蛋白;

D:逆转录病毒gpl20;        E: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1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空气传播;  B:经血传播;  C:虫媒传播  D:粪一口传播;  E:垂直传播。

12、腺病毒衣壳五邻体可导致细胞:( )

A:变圆、脱落;   B:发生转化;  C:癌变;  D:新抗原形成;   E:溶酶体膜通透性增加。

13、下列病毒中不属于嗜神经病毒的是:( )

A:狂犬病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麻疹病毒;   D:HAV;   E:HSV。

1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是:( )

A:跳蚤叮咬;   B:蜱叮咬;   C:三带喙库蚊叮咬;  D:螨叮咬;   E:虱叮咬。

15、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传染源是:( )

A:幼猪;   B:黑线姬鼠;   C:狗;  D:蜱;   E:螨。

16、实验证明切断适当外周神经纤维可阻断:( )

A:HBV传入中枢神经;   B:HCV传入中枢神经;   C:HIV传入中枢神经:

D:EBV传入中枢神经;   E:HSV传入中枢神经。

17、感染病毒的细胞在细胞核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为:( )

A:包涵体;   B:蚀斑;   C:空斑;   D:极体;   E:异染颗粒。

18、朊病毒的化学本质是:( )

A:核酸、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糖脂;   C:核酸;   D:活性蛋白质;   E:糖蛋白。

19、溶菌酶的杀菌机制是:( )

A:裂解肽聚糖骨架的β-1,4糖苷键;        B:竞争肽聚糖合成中所需的转肽酶;

C:与细菌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D:竞争性抑制叶酸的合成代谢;

E:破坏细菌的细胞膜。

20、下列哪项不是内毒素的特点:( )

A:食物中毒;   B:发热;   C:休克;   D:DIC;   E:白细胞反应。

21、病毒最基本的结构为:( )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衣壳体;   E:刺突。

22、不能作为病毒在细胞内生长繁殖指标的一项是:( )

A:致细胞病变作用;    B:红细胞凝集;    C:干扰现象;

D:细胞培养液变混浊;  E:细胞培养液pH改变。

23、不属于副粘病毒科的病毒是:( )

A:副流感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麻疹病毒;  E:腮腺炎病毒。

24、能引起临床症状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数量一般为:( )

A:1个;   B:10个;   C:100个;   D:1000个;   E:10000个。

25、关于抗感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的感染;   B:抗体与细菌结合可直接杀死病原菌;

C: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的感染;   D: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屏障是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E: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是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26、较少产生耐药性菌株的细菌是:( )

A:结核分枝杆菌;     B:绿脓杆菌;     C:痢疾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7、LD50最小的毒素是:( )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破伤风溶血毒素;   C:金葡菌肠毒素;

D:肉毒毒素;          E:白喉外毒素。

28、为预防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禁忌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是:( )

A:育龄期女青年;  B:婚前女青年(结婚登记时);

C:注射过抗风疹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非孕妇;    D:妊娠期妇女

E:1岁以上的少年儿童。

29、下列病毒中,能引起潜伏感染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HSV;    C:狂犬病毒     D:流感病毒;    E:HAV。

30、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可通过虫媒传播;       B:在中枢神经细胞胞浆内形成内基小体(Negri Bodies);

C:不会引起化脓性脑炎;   D: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扩散到脑干;

E:病毒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6℃ 30分钟即可杀灭。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述细菌、真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8分)。

2.简述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和注意事项(6分)。

   

3.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6分)

  

4.简述不同的RNA型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基因组复制及mRNA翻译病毒蛋白的过程。(12分)

5.简述HIV的复制过程(8分)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卷一参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L-form of bacterium: L-细菌:某些细菌在内外环境及抗生素等作用下,可部分或全部失去细胞壁,称为L-细菌,该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重新返祖为原菌。

2. Colony: 菌落:单个细菌在培养基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3. Mycoplasma: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型微生物。

4. Subvirus: 亚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比病毒更小、结构更简单的传染性颗粒,包括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5. Inapparent infection or Subclinical infection: 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当侵入病原菌的毒力较低,数量较少,同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正常或相对较强时,细菌感染没有对机体造成较大损伤,不出现明显症状时称为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形态结构 抗原性 菌落 毒力 耐药性

2.小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大吞噬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趋化 接触 吞入 杀灭和消化 完全吞噬 不完全吞噬 组织损伤

3.古典生物型 El-Tor生物型 氧化酶试验 鱼群状 黄色

4.吸附 穿入 脱壳 生物合成 组装和成熟释放

5.相互融合的粘液状 --++ 阴性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A       2、C       3、E        4、B        5、E

6、B       7、B       8、C        9、D       10、C

11、D      12、A      13、D       14、C       15、B

16、E      17、A      18、D       19、A       20、A

21、D      22、D      23、B       24、D       25、B

26、E      27、D      28、D       29、B       30、A

四、问答题(共40分)

1.简述细菌、真菌与病毒的主要区别(8分)。

特 征

细 菌

真 菌

病毒
形态球形、杆形、弧形球形球形、杆形、砖形等
大小较小,一般<10µm

较大,一般几十µm

很小,一般几十nm

繁殖方式二法繁殖出芽繁殖复制
培养方式无生命培养基无生命培养基严格活细胞内寄生
核酸DNA和RNA

DNA和RNA

DNA或RNA

核糖体
细菌滤器不能通过不能通过能通过
对抗生素敏感不敏感不敏感
对干扰素不敏感不敏感敏感
2.简述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和注意事项(6分)。

    紫外线的杀菌机制主要是损伤细菌的DNA构型,干扰DNA的碱基配对,导致细菌死亡或突变。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一般波长在240nm~280nm时具有杀菌作用,以265 nm~266 nm杀菌作用最强。

    应用紫外线杀菌时应注意:①紫外线的穿透力弱,不能透过玻璃或纸张等,适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②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角膜有一定损伤,应注意个人防护。

3.简述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6分)

区别点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
免疫出现时间慢,1~4年

快,立即
免疫维持时间长,半年~数年

短,2~3周

用途预防治疗或紧急预防
4.简述不同的RNA型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基因组复制及mRNA翻译病毒蛋白的过程。(12分)

    RNA病毒的生物合成及成熟释放过程因不同的RNA病毒而异,除正粘病毒科和逆转录病毒科病毒需在细胞核内复制基因组外,其余RNA病毒均在细胞质内复制。

    (1)单股正链RNA(ssRNA)病毒,包括无包膜的小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型肝炎病毒等)和有包膜的披膜病毒、冠状病毒等。

    ①病毒ssRNA即为mRNA,脱壳后迅速进入宿主细胞质内核蛋白体(ribosome)并编码病毒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RNA聚合酶等)。

    ②同时以病毒ssRNA为模板,在宿主细胞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作用下,按碱基配对原则(U=A,G≡C,A=U,C≡G),在细胞质光滑内质网内复制±RNA双链中间体,并裂解为-ssRNA模板,继续不断地复制子代ssRNA。

    ③ssRNA装配进蛋白衣壳内,构成衣壳体(在无包膜RNA病毒,即为病毒体),细胞自溶,释放出大量子代病毒。

    (2)单股负链RNA(-ssRNA)病毒,包括正粘病毒科、副粘病毒科、弹状病毒科和布尼雅病毒科病毒等,均为有包膜的病毒。

    ①病毒穿入宿主细胞,脱壳释放出-ssRNA,依-ssRNA为模板,按碱基配对原则,在病毒本身具备的依赖RNA的RNA聚合酶作用下,由细胞提供核苷酸原料,复制±RNA链双股中间体(RI)。

    ②RI双股氢键裂解为ssRNA,继续复制子代-SSRNA基因组,同时,ssRNA又作为mRNA编码衣壳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在基因组分节段的病毒(如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基因组分为7~8个节段),各个基因节段分别编码出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在基因组不分节段的病毒(如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等),则先编码大分子蛋白,再切割为各种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包膜蛋白等)及功能蛋白。-ssRNA基因组复制,除正粘病毒科病毒是在宿主细胞核内进行外,其余-ssRNA病毒复制均在细胞质内进行。

    ③在细胞质内组装成衣壳体,细胞膜与包膜蛋白共同构成病毒包膜,以出芽生方式释放出病毒体。

    (3)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包括HIV、人类嗜T细胞病毒(HTLV)等,其基因组为两条相同的正股RNA链。

    ①病毒核衣壳穿入宿主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及神经元细胞)并脱壳后,两条ssRNA分别作为模板,以宿主细胞tRNA作引物,在病毒本身的逆转录酶作用下,逆向转录为RNA-DNA杂交中间体,经RNA酶H降解掉RNA链后,其余-ssDNA为模板,又复制出双股(ds)DNA。

    ②dsDNA移行至宿主细胞核内,并与核内染色体成整合体,称为前病毒(provirus)。前病毒进而在宿主细胞的RNA多聚酶II作用下,病毒DNA转录为RNA并进入胞浆,其中有些RNA经拼接成mRNA,进而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及非结构蛋白。另一些RNA经加帽接尾成为病毒的子代基因组RNA。

    ③病毒的衣壳体从细胞膜出芽加装包膜,释放出病毒体到细胞外。

    (4)双股RNA(dsRNA)病毒,主要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病毒,为双层衣壳无包膜病毒。dsRNA病毒的生物合成均在宿主细胞质内进行,其穿入脱壳及成熟过程和小RNA病毒相似。dsRNA病毒基因组分为10~12个dsRNA节段,每个节段均由病毒本身的依赖RNA的RNA多聚酶转录为mRNA。dsDNA基因组中-ssDNA作为模板复制RNA→再复制-ssRNA,合成dsRNA即子代基因组。

    (5)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是一类必须依靠辅助病毒(helper virus)参与,才能复制增殖的病毒,如HDV。缺陷病毒的基因组不完整,必须依靠辅助病毒提供部分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才能成熟为病毒体,如HDV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闭合环状RNA病毒,但其包膜为HBsAg,由HBV提供,HDV复制过程中的mRNA不能编码包膜蛋白,故HDV必须与HBV共同感染同一宿主肝细胞才能进行HDV复制。

5.简述HIV的复制过程(8分)

    HIV病毒体的包膜糖蛋白gPl20刺突与宿主细胞膜上的CD4受体结合,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内脱壳,释放其核酸RNA.在病毒的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的RNA为模板,籍宿主细胞的tRNA为引物经逆转录产生互补的负股DNA,构成RNA:DNA杂交体,杂交体中的亲代RNA股被RNA酶H水解,再以负股DNA为模板,产生正股DNA,构为双股DNA链,在DNA两端形成LTR序列,并由胞浆移行到细胞核内。在整合酶的作用下,双链DNA基因组整合进宿主细胞染色体,成为前病毒。当前病毒被激活时,可在宿主细胞的RNA多聚酶II的作用下,转录形成RNA,经加工成为mRNA,一部分转译、切割成病毒的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另一部分作为子代病毒的RNA,与结构蛋白装配成核衣壳,并从宿主细胞膜上获得包膜,形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最后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文档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一医学微生物学期末模拟考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L-formofbacterium:2.Colony:3.Mycoplasma:4.Subvirus:5.InapparentinfectionorSubclinicalinfection: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细菌的变异现象有:①变异、②变异、③变异、④变异、⑤变异等。2.吞噬细胞分为两类:①,主要指血液中的;②,主要指血液中的和各种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和杀菌过程包括:①、②、③、④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