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世说新语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21:02:40
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世说新语

25、《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
推荐度:
导读25、《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
25、《世说新语》两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咏雪

一、导入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学习《咏雪》。  

1.一读课文: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5.五读课文能背诵:  

6.归纳主题: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不俗之才。   

7.想一想 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三、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机智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能让梨的…..孔融,还有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年仅七岁的陈元方,他是课文P129《陈太丘与友期》里的主要人物     

板书: 《陈太丘与友期》   

2、解题:首先看看标题怎么理解,陈太丘不是人名,太丘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相同的还有苏东坡,期是约定,综上所述,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的人和朋友有约定. 

二. 整体把握 

(一)朗读感知 

1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 。      强调不----通“否” 

2. 学生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3.齐读课文 

 (二).理清字句 

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走近学生。指名2个学生质疑字句,师生共同答疑  其实文中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字词,还有需要理解并积累的字词教师板书字词意思 。

①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乃:才) 

②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   委:丢下,舍去) 

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顾:回头看) 

④区分尊君(尊称) 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有个学生在质疑时,提出了“相”,在文中意为“我”. 

3. 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来,同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比如: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 “日中”是哪一天的日中, “不至”是谁不至,明显是省略了一些成分, 相同的还有文中的“过中不至”,指名翻译,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翻译其他的句子。

 (三)整体把握和合作探究 

1.通过刚才对字句的学习, 文章的大概意思也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回到课文,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②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小结: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  补充板书: 信 礼 

  

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直接指名学生回答,补充板书:聪明 机智 可我们也发现了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是否礼貌?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桌或者4人小组之间交流看法 

小组讨论并回答   

三. 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 

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 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 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五.布置作业:完成新学案  熟读并背诵 

文档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5世说新语

25、《世说新语》两则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