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补充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藏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
(3)______,拂堤杨柳醉春烟。______
(4)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
(5)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
2. 按课文《小池》内容填空。
《小池》
(宋)
泉眼______ , ______爱晴柔。
小荷才露______ , _______立上头。
3. 填空。
(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师说》)
(2)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元日》)
(3)看到兄弟反目成仇,我想用这样的两句诗来劝诫他们:______,______。
(4)敬爱的老师,你的谆谆教诲恰似春雨滋润我的心田,这让我想起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
4. 春意盎然,在括号里填上带“春”字的词语。
①______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______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③______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______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⑤______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⑥______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⑦______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⑧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不度玉门关。
5. 按照课文内容回答。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除了开头描写“悼念鲁迅”之外,还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3)詹天佑是我国______,他修铁路,采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
(4)《穷人》一课中,采取了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等,从这些描写中,你看出桑娜是一个______人。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①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②浪淘风簸:形容黄河浪高风急。③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④牵牛织女:银河两侧的两座星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织女本来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妻。王母娘娘知道后非常生气,把织女召回,牛郎一直追到天上。为了惩罚他们,王母娘娘用银河把他们隔开,一年只许在七月七日这天相见一次。
(1)请你从诗中找出一个多音字,按照不同的读音组词。
(2)诗中哪句诗描写了黄河的全貌?
(3)诗中哪句写到了优美的神话故事?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填空。
(1)孔子说“______,______”,就是教导我们要不断地复习,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甚至可以成为老师了。
(2)古诗词是我们祖国的瑰宝。陆游《示儿》中的“______,______”一句给儿子留下了遗嘱,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而张志和《渔歌子》中的“______,______”则通过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大自然春天的秀丽图画。
(3)你想祝愿好友今后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取得佳绩,充实自我时,你会说:“______,______。”(用上成语或诗句)游览了苏州、杭州后,人们会由衷地感叹:______。(以俗语称赞最佳)
(4)______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莫泊桑被称为“______”。
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①使:______ ②浥:______ ③客舍:______
(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 读《四时田园杂兴》,按要求作答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写出划线词的意思。
昼:______ 当家:______
解:______ 供:______
傍: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______。这是一首______诗。
10. 阅读《清平乐·村居》中词句,完成练习。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解词。
相媚好:______
翁媪:______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解词。
无赖:______
卧剥:______
11. 古诗积累。
(1)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浣溪沙》)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己亥杂诗》)
(3)天下的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看人也要客观全面,正所谓“______,天下物无全美。”亦不可因为一两件小事就断定一个人的好坏。
(4)唐代的王昌龄曾经在芙蓉楼对他即将回乡的好友辛渐说“______,______”,以此来表明自己为官的正直清廉。
(5)烟花三月,漫步在柳浪闻莺,看到彩蝶在花间嬉闹,听到黄莺在枝头唱歌,我情不自禁吟诵道:______ ,______ 。柳浪闻莺,名副
其实啊!
12. 根据语境默写诗句。
(1)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2)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3. 对《如梦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词。
B .“如梦令”是这首词的题目。
C .词人回忆了年轻时一次愉快的郊游场景。
D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早期生活的情趣和愉快的心境。
14. 写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完成填空练习。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1)第一句中______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______ ______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 二、三句中______ ______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分享学习课文的乐趣。
(1)读完《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我想到了成语“尺______,寸______。”
(2)“树多成林______,线多搓绳______。”“______不是春,______春满园。”这些谚语让我们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3)《赠汪伦》是诗人______写给汪伦的一首送别诗。诗句“______潭水深______,______汪伦______。”表达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16. 阅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
②逶迤:______
③磅礴:______
④云崖: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17. 按要求填空。
(1)照样子,连一连。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______ 《春夜喜雨》 李白
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 杜甫
③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______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亚。______ 《石灰吟》 于谦
(2)联系课文,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8. 根据积累填空。
(1)《七步诗》中曹植有感于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发出感叹:“______,______?”
(2)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不同。古代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______”。
(3)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请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这个意思。
(4)请借用古人的诗句(上下句)或借用一副对联描述春节。
(5)清风、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请用诗句表达这样的情感。
(6)下面关于名人和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19. 默写。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2)鸟翼______,这鸟便不能______。
(3)潮头像______,白花簇簇, ______;又如______,以______
之势压了过来。
(4)______,师项橐。 ______ ,尚勤学。
(5)《增广贤文》中的名句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学习及人生积极向上的看法。请你写一句,激励自己认真读书。______
20.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
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
领家鞭笋过墙来。
(1)给下列字注音。
膏______ 频______ 晌______ 畦______ 笋______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描写的是春 季的景色。本诗描写的是春 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绿秀 可以看出,诗中的频 反映景色变化得特别快。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 ?
21. 名句积累。
(1)学而时习之,______!(《论语》)
(2)满招损,______。(《古今贤文》)
(3)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王冕《墨梅》)
(4)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5)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6)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对西湖作了一个绝妙的比喻:“______,______。”
22. 连线题。
(1)作者我知道。
吴承恩______ 古希腊大学者
苏格拉底______ “学界泰斗”
莫泊桑______ 明代小说家
季羡林______ 法国著名作家
(2)诗句我会连
赤日炎炎______ 春 露似真珠月似弓
鸟语花香______ 夏 草色遥看近却无
粉妆玉砌______ 秋 映日荷花别样红
枫叶似火______ 冬 北风吹雁雪纷纷
23. 画线处应该填入的一句是( )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________________,可爱深红爱浅红。
A .东风不与周郎便
B .但使龙城飞将在
C .桃花一簇开无主
D .洛阳亲友如相问
24. 读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做一做。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 )
(2)诗中“翠”的意思是( )
(3)诗中“磨”的读音是( )
(4)“在皓月银辉之下,远远望去,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别致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说的是诗中哪两句的意思?
25. 根据诗句填成语。
①千里江陵一日还 一______千______
②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______风______
③春色满因关不住 ______枝______展
④疑是银河落九天 ______落______丈
⑤独在异乡为异客 ______掌______鸣
⑥白云深处有人家 ______中______阁
26. 古诗阅读:补充诗句,并填空。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
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______。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______。千门万户______,总把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元日”是农历______,即______。
(2)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①______:一年已尽。
②______:药酒名。
③______: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
(3)判断对错。
“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 )
(5)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 )
27. 填空题。
(1)童真童趣:______,怕得鱼惊不应人;
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
(2)真挚友情: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
(3)正直做人: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生当作人杰,______。
(4)古今贤文:______,乐以忘忧;从善如流,______。
28. 读诗《小池》,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29. “青箬笠,绿蓑衣”的下一句是( )
A .斜风细雨不许归
B .斜风细雨不许回
C .斜风细雨不须归
30. 读儿歌,回答问题。
xiànɡ rì kuí,huā er huánɡ |
向日葵,花儿黄, |
yì tiān dào wǎn cháo tài yánɡ |
一天到晚朝太阳。 |
pán er dà,zǐ er zhuànɡ |
盘儿大,籽儿壮, |
cónɡ bù jiāo ào bǎ liǎn yǎnɡ |
从不骄傲把脸仰。 |
(2)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植物?请在儿歌中写出来。
(3)它的花是什么颜色?请在儿歌中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