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科目)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修订稿)》为依据,坚持从江苏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考查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适度测试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其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与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充分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
二、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二)测试能力要求
测试能级主要分为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四大类,主要侧重于前三类,在本考试说明的测试要求中主要用“了解”、“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来体现这些要求,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包含其中。
(三)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历史(2019与2018的比较:红字为增加或改动,蓝字为删除)
历 史(I)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 了解先秦时期政权的更迭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
中国古代集权制度的形成 | 了解秦的统一 了解秦朝的官制 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
明清君主制度的加强 | 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了解清朝的军机处 认识明清时期君主制度的加强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
1840年至1900年间中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 了解黄海海战 了解军民反割台斗争 |
侵华日军的罪行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 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了解南京大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表现(删除“及其意义”) 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太平天国运动 | 了解金田、定都天京、西征和北伐 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
辛亥 | 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 了解(原为“理解”)武昌和中华的成立 理解《中华临时约法》 探讨辛亥的历史意义 |
五四运动和中国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 | 了解五四运动 了解“一大” 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运动 了解南昌和秋收 理解八七会议 理解土地 了解红军长征及其意义 理解遵义会议 了解人民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南京 认识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伟大意义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调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 | 了解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 了解“一国两制”的构想 了解、澳门的回归(增“及其意义”) 了解海峡发展的重实 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 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 |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理解(原为“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 | 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了解中国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的外交活动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雅典民主政治 | 了解(原为“理解”)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 增“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
罗马法 | 了解《十二铜表法》 了解公民法和万民法 认识罗马法的作用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了解英国“光荣” 了解(原为“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 了解美国1787年的主要内容 理解美国联邦制 认识美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制约与平衡” |
民主政治在欧洲的发展 | 了解德意志帝国的主要内容 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 了解《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 |
十月的胜利 | 了解二月 了解“四月提纲”和彼得格勒武装 理解(原为“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了解(原为“理解”)“冷战”起源的背景 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了解北约、华约的建立 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了解古巴导弹危机 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了解欧洲联合的基本进程 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 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理解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和灌溉工具 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 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 |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 | 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制瓷和纺织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
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 |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了解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理解“重农抑商” 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晚清时期的民族工业 | 了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
时期的民族工业 | 了解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了解国民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认识(原为“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 了解“一五”计划 理解三大改造 了解 |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经济改革 | 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 了解(原为“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了解(原为“理解”)城市经济改革 |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 理解“南方谈话” 了解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的主要决定 |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 了解近代前期在(删除“饮食”)服饰方面出现的新现象 了解近代“废止缠足”与婚姻自由的习俗 |
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 了解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了解近代中国电话和有线电报的出现 |
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 | 了解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报刊 认识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新航路的开辟 | 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 了解荷兰、英国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 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 |
两次工业 | 了解(原为“理解”)工业发生的主要条件 了解两次工业中的主要发明 了解两次工业中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 认识两次工业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罗斯福新政 |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 了解(原为“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 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干预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战时主义向新经济的转变 | 了解战时主义 理解新经济 |
“斯大林模式” |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了解(原为“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改革 |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 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了解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 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 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 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世界经济全球化 | (删除“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删除“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增“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理解(原为“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
汉代儒学 | 了解(原为“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的设立 |
宋明理学 | 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与积极影响 |
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 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思想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
中国古代文学 |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汉字与古代中国的艺术 | 了解汉字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 了解京剧的产生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 了解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了解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了解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
新文化运动 |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的影响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中所起的作用 |
思想 | 了解思想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内容 了解七大把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了解在社会主义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 认识思想对近现代中国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
理论 | 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 了解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 | 了解“双百”方针(删除“贯彻该方针后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了解“科教兴国”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 |
欧洲启蒙运动 | 了解(原为“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 理解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及影响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近代物理学与生物进化论 |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了解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了解(原为“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 了解工业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 了解第二次工业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的应用(删除“带来的积极影响”) |
测试内容 | 测试要求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 了解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的主要成就 了解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增“和印度的文学成就”)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美术 | 了解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及其代表作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 | 删除“了解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的主要成就” |
19世纪晚期以来的影视艺术 | 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 |
(一)题型比例
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7:3。
(二)试题难度比例
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其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
历史(I)约占40%,历史(Ⅱ)约占35%,历史(Ⅲ)约占25%。
四、测试方法与时间
(一)测试方式
闭卷笔试。
(二)测试时间
75分钟。
(三)试卷满分值
满分为100分。